中文名 | 皮帶流槽 | 外文名 | Belt chute |
---|---|---|---|
作????用 | 收集粉末材料的裝置 | 高除塵效率 | 90-95% |
優????點 | 易于維護、制造容易、運行可靠 | 缺????點 | 單位面積處理能力小 |
如圖《皮帶溜槽構造》所示。分選是在一條無極皮帶上進行。帶面長3m,寬1m,皮帶兩側有擋邊,并用張緊裝置保持帶面平整。皮帶上方裝有給礦勻分板和給水勻分板,使礦漿和沖洗水成簾狀均勻分布在帶面上。
給礦勻分板以下為粗選區,礦漿沿帶面順流而下,在流動中輕、重礦物發生分層,重礦物沉到底部,隨帶面向上移動,過了給礦點進入精選區。精選區一般長0.6m。在這里沉積的礦物受到水流沖洗,進一步將輕礦物排出。然后,隨著帶面繞過首輪,利用帶面下方的噴水將帶面沉積物沖洗下來,排入精礦槽中。在噴水管后面還有精礦刷與帶面做反方向轉動,進一步將精礦卸凈。帶面坡度13°~ 17°之間。
影響皮帶流槽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帶面坡度、帶面速度、處理量、給礦濃度和洗滌水量。這種流槽利用大坡度提高剪切流動速度,同時又在平整的帶面上采取薄流膜形式流動。流態近似呈層流,避免了微細粒礦物損失。
影響皮帶流槽選別的因素較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帶面的運動速度是根據對精礦產品的要求而決定的,實踐表明精選作業的帶速以1.8米/分為宜。帶速越慢,礦粒移至尾礦端所需的時間愈長,精礦產率與回收率增高,可以提高處理能力,但精礦質量低。若是提高帶速后,加大給礦量可以增大礦漿的流速,即可使礦粒移至尾礦的時間減少。
這兩者的關系如何,需通過一些試驗才能找出規律。在保證質量和作業回收率的情況下,帶速由1.8米/分提高到3.6米/分,處理量可提高50~100%。說明帶速和處理量成正比。
皮帶流槽和其它分選設備一樣,給礦粒級不同,要求它的技術條件亦不相同。要求粗中無細,細中無粗,使粒度描制在一定范圍內,在斜面水流小有利于按比重分離。根據云錫的經驗,粒度范圍不能太寬。太寬的粒級,由于粗粒級商徑大,受表層水流速度大,斜面流速快,易于在帶面上形成急流,造成帶面粒溝現象,破壞整個帶面的水層分布,致使細粒級不能獲得沉降分層。
由于皮帶流槽是一種無壓流膜選礦,水層厚度較小。所以,它一般處理的粒級較細,常用來精選—37微米的細粒級精礦。當給礦中—37微米占75~77%時,平均粒級回收率可達78,57~87.41%。
給礦體積決定著礦漿的流速,當給礦體積一定時,濃度稀,礦粒運動的速度快,處理干礦量少。反之,濃度大礦粒運動速度慢,處理量高。云錫試驗資料表明:當其濃度一定對,礦漿流量的大小與精礦回收率及尾礦品位有如下關系。給礦體積大,回收率低,尾礦品位高。反之,給礦體積小,回收率高,尾礦品位低。通過許多試驗發現,只要負荷量保持不變,濃度在20~40%范圍內波動,相應的流量為1.4~3升/米寬,其分選指標變化不大。同時通過洗滌水量的增減,也可控制濃度和體積量的變化。生產實踐證明精選74~10微米的礦泥,適宜的給礦量是0.3~04噸/米2—日。 2100433B
皮帶流槽是一種用于收集粉末材料的裝置,包括:
a、靠近流槽下端設置并位于皮帶輸送機之上用于收集粉末材料的導管裝置;
b、設置在皮帶輸送機之上水平延伸的中空圓筒體;該圓筒體具有一與導管裝置連通的空氣流入口,并在其底部具有一槽,該圓筒體允許來自導管裝置的空氣流沿該圓筒體的內表面通過;
c、用于吸入圓筒體中的空氣的吸力鼓風機;
d、設置在圓筒體之下并在其底部具有一重量調節板的腔。
1、給礦體積和給礦濃度應該穩定在一定范圍內,超出了一定范圍,對分選指標影響較大。
2、皮帶流槽入選物料中應隔除渣屑等雜物,礦漿經給礦勻分板均勻地分布在帶面上,防止拉溝急流現象。
3、皮帶流槽用水應無渣屑,不渾濁,洗滌水應均勻給入帶面。
4、皮帶流槽的坡度,一般不經常調節,在給礦性質發生大的變化時,才進行調節。
5、皮帶不能帶油,生產一段時間后要刷去帶面上的礦泥。
6、經常注意觀察帶面的變化,若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找出原因,加以處理,直至正常,要經常檢查精礦的沖洗水,防止阻塞。
7、在上層皮帶下部加接礦盤,防止帶面砂水流至下層皮帶及首、尾輪。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 巷拆除皮帶和安裝皮帶措施 一 概況 時間 :****.*.** —****.*.** **** 巷現運煤系統為: **** 巷 80皮帶→二盤區軌道巷 80皮帶→二盤 區軌道巷溜子→ **** 皮帶巷 1米皮帶。 改造為: **** 巷 80皮帶→二盤區皮帶巷 1米皮帶→ **** 皮帶巷 1 米 皮帶。 工程為:將 **** 巷內二盤區軌道巷處 80 皮帶拆除,穩設于 **** 巷內 二盤區皮帶巷處并與二盤區皮帶巷 1米皮帶搭接。 施工負責人: *** 安全負責人: *** 技術負責人: ***** 為保證安全施工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 二 施工方法 首先拆除 **** 巷內二盤區軌道巷處 80皮帶,穩設于 **** 巷內二盤區 皮帶巷處,以巷道中線為皮帶中心線(即中線距右幫 1.3 米)。在皮帶頭 對應位置頂板打 2 組,每組 3根起吊錨索, 用于皮帶頭八字滾、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皮 帶 巷 更 換 皮 帶 安 全 技 術 措 施 一、工程概況 三部皮帶因 1.2m 皮帶老化需更換新皮帶,為保證高效安全施工,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方案 一)首先由地面用平板車裝運一臺 22kw 回柱絞車至主軌道巷 75kw 絞車處,利用原有吊裝點和 5 噸手拉葫蘆 將 22kw 絞車吊運至二部皮帶巷 22202 聯絡巷口處,采用四套 Φ22×1500mm螺紋鋼錨桿配一根 CK2335型和一 根 Z2335 型錨固劑將絞車穩固。 二)在三部皮帶巷 35 架 H架處皮帶正上方,分別鉆安兩根 Φ 18.9 × 6000mm錨索,配鎖具、吊鏈及 10 噸手拉 葫蘆,作為吊拉固定點以鎖死舊皮帶。每根錨索配一根 CK2335型和二根 Z2335 型錨固劑,錨索間距 500mm。 在三部皮帶巷靠聯巷(注氮硐室對側聯巷)側頂板處(兩巷相貫處) ,分別鉆安兩根 Φ 18.9 × 6000mm錨索,配
熔煉產物由鼓風爐咽喉口出來沿著流槽流入前床。沿著流槽連續流動的熔煉產物,特別是在貧冰銅時具有很大的侵蝕性。因此,流槽是由吹煉銅或紫銅制成并用水冷卻。流槽鑄成空心的,或鑄成實心的其中封入鐵管以流通水,在貧冰銅時,流槽加砌鎂磚。流槽做成兩種類型:直的和斜的。最方便的是具有青銅U形水套的斜流槽,在水的良好循環下在U形水套上形成被水冷卻的堅固的結塊。流槽的上端安于放出口水套上凸出部的下方。流槽的另一端則安于前床的上部邊緣上。
此外,冰銅流槽也用于爐渣的轉移,系統利用吊車將渣包吊起,通過流槽將除了固體爐料外的吹煉冰銅產生的液態轉爐渣由轉爐渣注入口把渣子倒入反射爐內,由反射爐處理。放渣現代反射爐熔煉時,每晝夜約排出700~1200噸爐渣。爐渣通常是間斷地由渣口經流槽放出。
流槽亦稱斜槽或長槽,是淀粉生產中淀粉和蛋白質等物質分離的重要設備。流槽分離法的原理是由精制篩過濾的懸浮漿液,所含物質不同的密度差沉淀分離的。懸浮漿液,在有一定流速、濃度、長度、寬度、坡度的流槽上流過后,分別按照不同的密度,不同的顆粒大小,沉淀在流槽的某一位置或流出流槽。流槽分離法具有動力消耗低,成本低廉,產品質量及收率穩定等優點。
但是就我國淀粉行業所使用的流槽現狀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從設計到施工、操作還處在較原始的狀態。流槽長短不一,寬窄不一;施工的流槽底面凸凹不平,坡度不勻;流槽使用管理不當。使淀粉出率降低,淀粉質量下降。
當然,隨著我國淀粉工業的迅速發展,引進國外的設備如:針磨、曲篩、旋流器、蝶片分離機及管束干燥機等從制造到使用都已走向趨于成熟的階段。可是,從生產實踐來看,該類設備的生產能力,物料平衡最佳配套淀粉年產量應在1.5~3.0萬噸以上。而在年產500t以下的小型淀粉廠使用該類先進設備其結果會適得其反。從投資、折舊、維修費用、動力消耗與其產量所得效益是入不敷出的。特別是蝶片分離機對分離甘薯淀粉效果還不盡理想,尚不成熟。因此,流槽具有動力消耗低,成本低廉,產品質量及收率穩定等優點。
閃速爐、電爐的渣量增大,渣溫升高,既是流槽損耗加劇的根本原因,又是生產發展的必然。銅水套流槽取代石墨流槽是生產能力提高的必要條件。既降低了成本,又解決了生產的實際問題,適應貴冶“四高”冶煉生產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