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 青岡櫟 | 拉丁學名 | Cyclobalanopsis glauca |
---|---|---|---|
別????稱 | 青岡、青栲、鐵椆等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 目 | 山毛櫸目(Fagales) |
科 | 殼斗科(Fagaceae) | 屬 | 青岡櫟屬(Cyclobalanopsis) |
種 | 青岡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 | 分布區域 | 中國、朝鮮半島、印度及日本 |
青岡櫟的適應強,廣泛分布于我國亞熱帶地區,在日本、朝鮮、 印度、緬甸等國均有分布。其分布北界大致為我國常綠闊葉樹種的分布北界,即秦嶺-伏牛山南坡-桐柏山北坡-大別山北坡-寧鎮山地-上海大金山島一線;南可分布到廣西靖西、德保,廣東北部,福建南部以及臺灣的玉山主峰;西可分布到云南怒江上游,西藏喜馬拉雅山東南坡;向東分布到我國的淅江、福建沿海和臺灣等地。青岡櫟在廣西各地均有分布,常見于桂林、大新、靖西和容縣等地,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石灰巖山地石山坡積土、石穴土及石縫土中。
青岡櫟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可做為環保樹;因葉片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會隨天氣的變化而改變從而變色,可用作氣象樹。
青岡櫟木材性質優良,是車船,工具柄,滑輪、刨架鑿柄等重要材料。
種子含淀粉60-70%,可作飼料、釀酒;樹皮含鞣質16%,殼斗含鞣質10%-15%,可制栲膠。
青岡櫟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是重要的野生淀粉、糖料以及植物單寧重要資源。種仁所含的氨基酸類似牛奶、豆類和肉類味道,鮮美可口;種仁油的各種性質均類似橄欖油,是一種良好的食用油。種仁富含單寧和棕色素。
青岡櫟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質,包括單寧、多糖、生物堿、多酚、黃酮類化合物等,其中單寧含量較高,高達18%~25%。人類對青岡櫟單寧利用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朝鮮高能研究所利用青岡櫟單寧回收廢水中的鈾及其它重金屬。美國哥倫理比大學Chiou等人進行了青岡櫟單寧抗氧化性的研究。科羅拉多大學對青岡櫟單寧沉淀蛋白質的活性變化進行了研究。英國學者對青岡櫟中原花色素(單寧的水解產物)的分離和結構鑒定進行了研究。法國學者對青岡櫟單寧和多酚對牲畜的毒性以及生物體內的水解等進行了綜述。近年來,我國學者對青岡櫟提取物進行抗癌、抗疲勞、抗氧化、抑菌和降血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可達1米。小枝無毛。葉片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3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側脈每邊9-13條,葉背支脈明顯,葉面無毛,葉背有整齊平伏白色單毛,老時漸脫落,常有白色鱗秕;葉柄長1-3厘米。雄花序長5-6厘米,花序軸被蒼色絨毛。果序長1.5-3厘米,著生果2-3個。殼斗碗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0.9-1.4厘米,高0.6-0.8厘米,被薄毛;小苞片合生成5-6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或有細缺刻,排列緊密。堅果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直徑0.9-1.4厘米,高1-1.6厘米,無毛或被薄毛,果臍平坦或微凸起。花期4-5月,果期10月。
青岡櫟,正名為青岡,別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樹、細葉桐、鐵櫟、鐵稠。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 .殼斗科常綠喬木。為常綠闊葉林重要組成樹種,性耐...
產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生于海拔60-2 600 米的山坡或溝谷,組成常綠闊葉林或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本種...
常綠喬木,高達22m,胸徑1m。樹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無棱,幼時有毛,后脫落。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6-13cm,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邊緣上半部有梳齒,中部以下全緣,背面灰綠色,有平伏毛...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由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浙江富得利木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引領低碳消費,暢享橡木生活——《櫟木(橡木)地板消費指南》發布儀式,2010年3月在京舉行。
青岡櫟主要價值
良好的園林觀賞樹種,可與其它樹種混交成林,或作境界樹、背景樹。也可作四旁綠化、工廠綠化、防火林、防風林、綠籬、綠墻等樹種。
木材堅硬,材用樹種。青岡櫟的木材灰黃或黃褐色,結構細致,木質堅實,可作車船、滑輪、運動器械等用材;種子含有淀粉,可釀酒,做糕點、豆腐;殼斗、樹皮還可提取栲膠。
青岡白炭
青岡櫟木炭(charcoal)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是保持木材原來構造和孔內殘留焦油的不純的無定形碳。中國商代的青銅器和春秋戰國時代鐵器的冶煉都用木炭,利用其吸濕性來觀測氣候變化等。
除仍作生活燃料外,還用作金屬冶煉、食品和輕工業的燃料,電爐冶煉的還原劑,金屬精制時用作覆蓋劑保護金屬不被氧化。在化學工業上常作二硫化碳和活性炭等的原料。此外還在研磨、繪畫、化妝、醫藥、火藥、滲碳、粉末合金等各方面應用。亦可以用于燒制鋼炭。同時亦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木材。
青岡櫟是殼斗科的常綠喬木,五月開黃綠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細長下垂。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生于杯狀殼斗中,十月成熟。幼樹稍耐陰,大樹喜光,為中性喜光樹種。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幼年生長較慢,5年后生長加快,萌芽力強,耐修剪,深根性,可防風、防火。
高達20米,胸徑可達1米。小枝無毛。葉片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3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側脈每邊9-13條,葉背支脈明顯,葉面無毛,葉背有整齊平伏白色單毛,老時漸脫落,常有白色鱗秕;葉柄長1-3厘米。
雄花序長5-6厘米,花序軸被蒼色絨毛。果序長1.5-3厘米,著生果2-3個。殼斗碗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0.9-1.4厘米,高0.6-0.8厘米,被薄毛;小苞片合生成5-6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或有細缺刻,排列緊密。
堅果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直徑0.9-1.4厘米,高1-1.6厘米,無毛或被薄毛,果臍平坦或微凸起。花果期,花期4-5月,果期10月。
本標準適用于青岡櫟的人工造林及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