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壽命,是指設備的使用費處于合理界限之內的設備壽命。在設備物資壽命的后期,因設備故障頻繁而引起的損失急劇增加。購置設備后,使用的年數越多,每年分攤的投資越少,設備的保養和操作費用卻越多。在使用期最適宜的年分內設備總成本最低,這即經濟壽命的含義。
物資壽命,是根據設備的物資磨損而確定的使用壽命,即從設備投入使用到因物資磨損使設備老化損壞,直到報廢拆除為止的年限。
技術壽命,是指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出現技術上更先進、經濟上更合理的替代設備,使現有設備在物資壽命或經濟壽命尚未結束之前就提前報廢。這種從設備投入使用到因技術進步而使其喪失使用價值所經歷的時間稱為設備的技術壽命。
經濟壽命的計算,即:N0=(2(P-Ln)/λ)^0.5 ——設備的經濟壽命; ——設備的低劣化值。 N0=(2(1000-0)/100)^0.5=(20)^0.5=4.47(年)。
你的式子錯在:認為第一年發生的5000元也發生在第二年了。正確應該是(5000*0.9434+6000*0.89)*(A/P,6%,2),第一年的5000應該用第一年的現值系數0.9434
主要看石墨基座的使用情況,不同規格和工藝價格是不一樣的。
折舊壽命,是指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或企業自行規定的折舊率,把設備總值扣除殘值后的余額,折舊到接近于零時所經歷的時間。折舊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國家或企業所采取的政策和方針。
設備的壽命通常是設備進行更新和改造的重要決策依據。設備更新改造通常是為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節約能源而進行的。其中,設備更新也可以是從設備經濟壽命來考慮,設備改造有時也是從延長設備的技術壽命、經濟壽命的目的出發的。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設備的經濟壽命計算通常包括靜態和動態兩種方法本,文介紹了這兩種方法并對這兩種方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了比較,提出了動態方法的簡化計算方法。
設備的經濟壽命是指在設備使用的后期,花費更多的維修費用可能得不償失,因而要考慮是否需要更新,這種以經營費用為標準而確定的設備壽命叫經濟壽命。經濟壽命一般來說就是設備的最佳更新周期。
設備從開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贏利最高)的使用年限為設備的經濟壽命,設備的經濟壽命是從經濟觀點(成本觀點或收益觀點)確定的設備更新的最佳時刻。 2100433B
設備的經濟壽命指設備從開始使用(或閑置)時起,至由于遭受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貶值)再繼續使用在經濟上已經不合理位置的全部時間,即設備從全新狀態安裝投入使用之日起,到其年壽命總費用最低年份而被迫退出原定服務功能為止的時間。設備的更新一般取決于設備的經濟壽命。只要設備的平均使用成本得到最小值,即可確定設備的經濟壽命。
設備的技術壽命就是指設備從投入使用到因技術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續的時間,技術壽命主要是由設備的無形磨損所決定的,它一般比自然壽命要短,在估算設備壽命時,必須考慮設備技術壽命期限的變化特點及其使用的制約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