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功能區劃是一項技術性和行政性并重的工作,水功能區劃應本著下列原則進行。
水功能區劃結合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及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根據水資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環境的可承受能力,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并留有余地保護當代和后代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的結構與功能,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水功能區劃應將水系系統作為同一整體考慮,分析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省界間、市界間、縣界間,湖泊水庫的不同水域,近、遠期社會發展需求對水域保護功能的要求。堅持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并重的原則,統籌兼顧流域、區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規劃.上游水功能的劃分,要考慮保障下游功能要求;支流功能的劃分,要考慮保障干流水域的功能要求;當前功能區的劃分,不能影響長遠功能的開發。
水功能區劃要以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中確定的水資源主導使用功能為主,在人類活動和經展對水域未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之前,應保持現狀使用功能。同時水功能區劃要體現社會發展的超前意識,結合未來社會發展需求,引入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要為將來引進高新技術和社會發展需要留有余地。
根據河流、湖泊和水庫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環境容量,保證水功能區劃中水質標準的合理性,既充分保護水資源質量,又有效利用環境容量,節省污水處理費用。
綜合考慮江河湖庫的自然條件、污染現狀及使用目標的相似性進行功能區的劃分。
水功能區劃的水質功能與水量密切相關,分區時應將水質和水量統一考慮,既要考慮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水量的需要,又要考慮對水質的要求。
水功能區劃的方案要切實可行,其分配界限應盡可能地與行政區界線一致,以便于行政管理,使保護和改善水環境的措施能得以貫徹和落實,也便于行政監督管理的實施。同時必須將水功能區的劃分與水域允許納污量、入河排污口的布局及其允許排放量結合起來,真正有利于強化水資源保護的目標管理 。
劃分水域功能區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采取定性、半定量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采用系統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把研究區域作為一個系統,分清水功能區劃的層次,進行總體設計。
定性判斷法主要是在對河流、湖泊和水庫的水文特征、水質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規劃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進行河流、湖泊及水庫功能區的劃分,提出符合系統分析要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功能區劃方案。
采用水質數學模型,以定性劃分的初步方案為基礎,進行水功能區水質模擬計算,根據模擬計算成果對各功能的水質標準、長度、范圍進行復核。
一級功能區劃分的程序:首先劃定保護區,然后劃定緩沖區和開發利用區,最后劃定保留區。二級功能區劃分的程序:首先,確定區劃具體范圍,包括城市現狀水域范圍以及城市在規劃水平年涉及的水域范圍。同時,收集劃分功能區的資料,包括水質資料,取水口和排污口資料,特殊用水要求如魚類產卵場、越冬場、水上運動場等,以及規劃資料(包括陸域和水域的規劃,如城區的發展規劃,河岸上碼頭規劃等)。然后,對各功能區的位置和長度進行適當的協調和平衡,盡量避免出現低功能到高功能躍變等情況。最后,考慮與規劃銜接,進行合理性檢查,對不合理的水功能區進行調整 。
水環境功能區是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劃定的、執行某種特定功能的水域。
水環境功能區在空間上可以涵蓋整個流域,也可能是流域中的一部分水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在流域層次上進行。流域的一部分或一個河段不可能單獨進行功能區劃,因為水環境功能區劃不僅涉及某個功能區所在地自身的利益,還與該功能區的上下游發生利益沖突,只有在全流域協調下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流域的層次越高,水環境功能區劃越重要。就全國范圍而言,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步驟應該從一級流域逐漸向下一級流域擴展,上一級流域的區劃結果是下一級流域區劃的依據。
當然,任何一級的水環境功能區劃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上一級區劃結果是下一級區劃的依據,同時,下一級區劃規劃的結果又可能反饋到上一級,并修改上一級區劃的方案。水環境功能區劃是一個不斷反饋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其階段性的成果是一個流域的所有功能區都能夠達到或經過修改都能夠達到既定的水質目標。
水環境功能區劃是對水體功能進行甄別的過程,是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出發點和歸宿。規劃伊始,規劃人員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預先劃分和設定水體的環境功能區。預先設定的水環境功能區劃是否可行,需要通過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分析論證,這個論證過程就是水污染防治規劃。因此,一個合理的水環境功能區劃只能產生在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結尾,而不是它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水環境功能區劃貫穿于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全過程,是水污染防治規劃的一個重要環節。當然,在復雜的規劃過程中,功能區劃工作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子過程處理。
人們從主觀愿望出發,普遍期望水環境能夠提供優質的、能夠滿足多種用途的水,但是在客觀上,水環境質量受到自然和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和制約,往往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期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水環境功能區劃必定是需求與可能相妥協的產物。
水環境功能區劃是時間與空間的函數,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水環境功能區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由于跨流域調水改變了原先的水文條件,也改變了流域的環境容量;污染物排放量對水體的影響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發生了變化,水環境功能區也隨之產生變化;再如,流域的經濟發展增強了保護環境的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有必要重新修訂原先的水環境功能區劃 。
我們來到郊外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看看小河,里面都是吃過的食品袋和垃圾袋,還有許多其他的臟物。河里的小魚好象快沒有了氣似的,似乎在請求燕子幫助它們把水里的臟東西給清理一下。然后告訴人們不要...
1、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用于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1、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用于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一) 確定水系重點保護水域和保護目標區劃
按其水體功能的重要性,正確劃分出重要水體,做到高功能水域高標準保護,低功能水域低標準保護,專業用水區按專業用水標準保護。
(二) 達到水域生態環境系統良性循環的目標
通過合理的水功能區劃,確定生態環境惡化水域的功能恢復條件、要求和方法,達到既保證江河湖庫生態環境的需水量,又滿足水域生態環境系統要求的目標。
(三) 按擬定的水域保護功能目標科學地確定水域允許納污量
通過正確的水功能區劃,實現科學確定水域允許納污量,達到既充分利用水體同化自凈能力,節省污水處理費用,又能有效地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的目標。
(四) 達到入河排污口的優化分配和綜合整治的目標
在科學地劃定水功能區,并計算出允許納污量之后,制定入河排污口排污總量控制規劃,對輸入該水域的污染源進行優化分配和綜合整治,提出入河排污口布局、限期治理和綜合整治的意見,使保護目標管理落到實處,從而保證水域功能區水質目標的實現。
(五) 科學擬定水資源保護投資和分期實施計劃
水功能區劃的整個過程是在不斷科學地決策水資源保護綜合整治和分期實施規劃中完成的,因此,水功能區劃是水資源保護投資的重要依據,也是科學經濟合理地保護水資源目標的要求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zrwmap6" class="single-tag-height">88KB
頁數: 72頁
評分: 4.5
水環境功能區劃 _定稿_ ID 序號 水體功能 水系 河流湖庫 起點 57334 57334 農業 包金河 曲溪水庫 49820 49820 綜合 北環河 北環河 陽東大水口頂 22000 22000 綜合 北江 湞江 江西省界 22010 22010 綜合 北江 湞江 南雄市區 22020 22020 綜合 北江 湞江 古市 22021 22021 農業防洪發電 北江 湞江 孔江水庫 22022 22022 農業防洪發電 北江 湞江 中坪水庫 22023 22023 農業防洪發電 北江 湞江 寶江水庫 22024 22024 農業防洪發電 北江 湞江 橫江水庫 22025 22025 農業防洪發電 北江 湞江 尖背水庫 22030 22030 綜合 北江 北江 沙洲尾 22040 22040 綜合 北江 北江 韶關白沙 22041 22041 綜合 北江 北江 英德市馬徑寮 22042
格式:pdf
大小:88KB
頁數: 34頁
評分: 4.4
序號 功能現狀 水系 河流 起點 終點 長度 (km) 水質 現狀 水質目標 行政區 100 飲工農 粵東沿海諸河 黃崗河 饒平上善鎮上文 饒平黃崗河咸水線斷面 32.8 Ⅱ Ⅱ 潮州市 104 飲工農 粵東沿海諸河 黃崗河 饒平湯溪水庫大壩 饒平湯溪水庫尾 33.7 Ⅱ~Ⅲ Ⅱ 潮州市 106 飲工農 粵東沿海諸河 九村溪 饒平三中 饒平大光與黃崗河交界 16 Ⅲ Ⅲ 潮州市 110 飲工農 粵東沿海諸河 錢東渠 黃岡河高堂水閘斷面 硯山 7 Ⅱ Ⅱ 潮州市 115 農 粵東沿海諸河 食飯溪 大埔三縣頂 饒平河口 24 Ⅲ Ⅲ 潮州市 130 飲工農 粵東沿海諸河 新港航道 黃岡河交界斷面 汫洲咸水線斷面 8.4 Ⅲ Ⅱ 潮州市 210 農 粵東沿海諸河 大液河 犁仔耳 大液灑閘 10.5 Ⅲ 汕尾市 220 飲農 粵東沿海諸河 東河 東坑徑下 水東石塔 30 Ⅱ Ⅱ 汕尾市 230 飲
《關于請求批準龍巖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定方案的請示》(龍政綜〔2006〕446號)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經研究,原則同意你市的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定方案。
龍巖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于請求批準龍巖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定方案的請示》(龍政綜〔2006〕446號)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經研究,原則同意你市的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定方案,并就有關事項批復如下:
一、經依法批準的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水域,按國家規定的相應環境功能類別及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執行;其余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類別的劃定及執行標準,按你市呈報的方案執行。
二、請你市在媒體上公布劃定方案,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切實加強日常管理,保障環境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月一月二十八日
第六條 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應當遵循統一規劃、配套建設的原則。
第七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城市總體規劃、防洪規劃、水環境功能區劃組織編制城市排水規劃,經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城市排水規劃,分期提出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計劃,并監督建設單位組織實施。
第八條 現有的和經規劃確定的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調整,不得改變用途。
第九條 城市新區開發、舊區改建以及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排水設施應當按照雨、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設。在未實行雨、污水分流地區,應當實行污水截流,并逐步向雨、污水分流過渡。
第十條 城市公共排水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城市排水規劃的要求。城市新區開發、舊區改建以及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當根據城市排水規劃配套建設城市排水設施,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排水設施初步設計提出審查意見。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審查意見進行設計和建設。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公共排水設施,其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并依法實行招標投標。
承接城市排水設施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
第十三條 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竣工后,應當按照規定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將竣工資料交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城市建設檔案機構存檔。
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III類,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達到84.5%;對于劃定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水體斷面,珠三角區域消除劣V類,全省基本消除劣V類;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下水質量維持穩定,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近岸海域水質維持穩定,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保持70%以上。
到2030年,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進一步提升,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高標準穩定達標,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