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自來水生產、高純水制備以及海水淡化等水處理作業的人員。
1. 操作取水、凈水、加壓等設施和設備,進行自來水生產、高純水制備與海水淡化等水處理作業;
2. 化驗分析原水,調整藥劑用量和設備狀態,逬行生產控制;
3. 操作冷卻水取水、處理、循環等設施和設備,逬行工業設施設備冷卻;
4. 填寫生產運行記錄,整理歸檔。 2100433B
為了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根據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和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在污染治理業實行職業資格證書上崗制度的通知》(蘇環監理〔2001〕 43號)的規定,特開辦2008年度廢水處理...
可以到當地的人事考試中心查詢。
你好 用面筋就可以啦 單板布置
格式:pdf
大小:595KB
頁數: 16頁
評分: 4.5
污廢水處理工職業培訓要求 1 職業概況 1.1職業名稱 污廢水處理工 1.2職業定義 具備污廢水處理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綜合技能 ,能夠操作和管理各類工業廢水處理設施 (設備 )和小城鎮污水處理廠 ,能將污染的水進行凈化處理并達到國家規定的牌坊標準 ,或滿足 國家規定的各類用水標準的操作人員 . 1.3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四個等級 ,分為 : 初級、中級、高級、技師 . 1.4職業環境 室內及室外 ,常溫 .接觸有毒有害等污染物質及傳染性病原體和異味 ,應依據國家有關規定 1.5職業能力特征 表 1.職業能力特征 職業能力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 學習能力 √ 手臂靈活性 √ 動作協調性 √ 色覺 √ 手指靈活性 √ 計算能力 √ 表達能力 √ 形體知覺 √ 空間感 √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 (或同等學歷 ). 1.7培訓要求 1.7.1 培訓機構 污廢水處理工的培訓機構應具備基
格式:pdf
大小:595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1 水處理劑的定義分類及特點 一、水處理劑的定義: 水處理劑指用于水處理的化學藥劑。 通常指用于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 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輕工、日化、紡織、印染、建筑、冶金、機械、醫藥衛生、交通、 城鄉環保等行業,以達到節約用水和防止水源污染的目的。 包括冷卻水和鍋爐水的處理、 海水淡化、膜分離、生物處理、絮凝和離子交換等技術所需的藥劑。 如緩蝕劑、阻垢分散 劑、殺菌滅藻劑、絮凝劑、離子交換樹脂、凈化劑、清洗劑、預膜劑等。 污水處理藥劑, 污水排放導致水資源、 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 為了阻止這種現象的 惡化,水處理行業研制了多款大型水處理設備, 使其應用在人們生產生活污水治理中。 有很 多企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物質通過單一的水處理設備是無法有效去除的, 所以很 多時候要依據污水水質的特殊性合理添加污水處理藥劑, 使其處理后的污水符合國家排放標 準。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劑是工
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工業污水的治理方法是一種處理工業污水的方法,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
生產污水處理工藝是將污水引往集水池,對集水池末尾一格調節pH,用一級溶氣水泵提升到一級壓力溶氣罐,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在一級壓力溶氣罐內的一級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一級氣浮池形成一級處理水;一級處理水溢入緩沖池,再在控制pH用二級溶氣水泵將一級處理水提升至二級壓力溶氣罐內,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二級壓力溶氣罐內的二級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二級氣浮池形成二級處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一、二級氣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壓濾成濾餅,濾液回引至集水池。該方法處理的工業污水的CODcr、脫色率、SS、BOD5的去除率分別為80~90%、95%、90%以上、75-80%,符合GB8978-1996一級水排放標準。
沼氣發電是集環保和節能于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它利用工業污水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驅動沼氣發電機組發電,并可充分利用發電機組的余熱用于沼氣生產,使綜合熱效率達 80 %左右,大大高于一般 30~40% 的發電效率,用戶的經濟效益顯著是處理工業污水的好方法。
微電解法用于工業水的處理 1、技術概述:微電解技術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系統通水后,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 、Fe2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堿調pH 值后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于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于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傳統上微電解工藝所采用的微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堿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又因為鐵與炭是物理接觸,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微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導致了頻繁地更換微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還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另外,傳統微電解材料表面積太小也使得廢水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增加了噸水投資成本,這都嚴重影響了微電解工藝的利用和推廣。
一、均衡生產,調度有序
生產經理為了確保均衡生產所要做的工作:
第一,配合公司,根據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指標,結合生產部的生產實力,具體組織生產計劃的實施工作。
第二,負責實施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指標,貫徹落實至班組。
第三,制定和執行現場作業標準及工藝流程,從而使生產按照客戶的需要進行,保證進度和質量。
第四,實現全面均衡的同步生產,使最終的產品便于包裝及裝箱。
二、產品質量控制
產品質量的控制是生產控制的重點之一: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生產經理的工作有:
第一,接單后,組織各組現場管理人員分析該標準的工藝特點,仔細閱讀工藝單的制作要求。
第二,根據標準樣品與各個部門協商制定質量標準,制定工藝流程。
第三,新產品上線前務必督促有關現場管理員制作產前樣品、對一線生產員工的操作輔導到位,要求組長、質檢人員進行巡檢和半成品抽檢。
第四,嚴格要求并督促各組員工按工藝標準制作,并及時向業務部門提供大貨樣。
第五,產品在上線前即將生產時,督促有關現場管理人員組織本班組員工開生產例會或早會,對該產品作詳細的說明,并將技術部提供的樣品、工藝單及質量標準進行書面通知,公布于眾。
第六,組織督促各現場管理員將質量問題解決于車位之上,處理于成品之前,以降低成品的返工率,從而保證產品質量。
三、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是每一個部門經理的工作責任之一。生產經理在生產人員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工作:
第一,負責生產部人員的安排、調度,制定、修訂各項工作流程標準,核定部門員工的工作量。
第二,可根據生產任務指標,歸類所下單中各產品的性質,根據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結合自身對車間各班的了解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并固定人員生產,督促生產進度及現場收尾工作。
第三,協調各班組的生產分配,使之恰到好處。根據有關人員的技術水平,結合各方面因素,進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第四,負責本部門員工的培訓、教育和管理,配合人力資源部進行考核、獎懲,跟進部門員工的工作。
第五,帶頭遵守廠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制度的規則上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員工及有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之為公司更好地服務。
第六,督促每位員工準時上下班,做好車間有關人員的考勤工作。在考勤時,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實為根據。
第七,調動車間生產員工的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產工作氣氛,使生產線員工士氣高漲。
四、生產計劃與安排
第一,根據銷售部下達的訂單,擬訂生產計劃和交貨期,下達生產指令,保證按時交貨,負責對市場部收取訂單后的后續工作,負責產品的品質、交貨期并參與供應廠商的評估。
第二,及時追蹤正下單的原輔材料,如有需上報解決的問題應及時上報處理。
第三,組織車間各有關人員做好一切產前準備工作,如生產設備的配置、人員的調配、工具的搭配等。
第四,配合技術部準備好相關的工藝裝備、實物樣板等各類生產的必備用品,使每款產品上線都井井有條。
五、生產設備的管理
生產設備的管理要確保完好、運轉正常。
第一,制定生產設備使用、保管、點檢、保養及故障維修的制度。
第二,督促各車間各組員工負責保養好各自的機器設備,做到“誰使用一誰保管一誰維護”。
第三,督促有關人員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檢修、調整、維護和保養。
第四,督促各組員工每天上班清潔機器,檢查自用設備是否完好,發生異常及時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以保證機器運作正常。
六、生產安全管理
生產安全也非常重要,具體工作有:
第一,做好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第二,做好安全生產、消防等方面的宣傳工作。
第三,嚴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種進入生產車間,車間內杜絕吸煙。
第四,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關人員檢查車間每個角落,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第五,下班后督促各有關人員關閉好門窗,大門上鎖前務必檢查各門窗是否關閉妥當,清理車間人員,關閉車間電路。
第六,督促每位員工養成人離機關的習慣,并提醒有關人員定期安檢。
七、現場管理
1.做好現場整理整頓工作
相關工具、設備定位放置,排放整齊,不準隨意擺放、挪動或調換;
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物品(如茶杯、零食等)嚴禁帶入車間;
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齊,不可隨意捆綁,不能落地,次品隔離并加以標志,防止機器漏油造成污漬,對不同型號的半成品或成品分開,以免造成混亂;
保證生產現場的環境衛生清潔,督促有關人員每天打掃生產現場,督促各組員工保持環境衛生;
督促有關人員定期擦洗門窗、現場地面及各生產備用工具。
2.解決現場中的各種問題并使之標準化
生產現場的活動是很復雜的,在生產作業現場常見問題也有很多,如作業流程不順暢、設備故障、安全事故、重復返工、物品標志不清、異常未及時發現、異常事故重復發生等等。當發現生產現場的問題時,首先要界定問題——問題點究竟出在哪里。當真正清楚了問題點的核心所在時,要針對核心的問題進行專門、細致的分析,思考究竟使用什么樣的技巧和方法去解決問題,才能卓有成效地幫助企業的相關管理者徹底找出完善的整改計劃。在實施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之后,還需要將所做的有效措施進行標準化,把應做到的事情都分別按步驟地逐個記錄下來,并要求每個部門都嚴格地按照標準運行。
100處水景觀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