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3.1總則
3.2參數
3.3監測儀表
3.4標準基準條件
3.5機組輸出功率種類與運行方式
3.6輸出規定功率的條件
3.7啟動要求
3.8性能等級
3.9 電氣性能
3.10結構
3.11污染環境的限值
3.12經濟性
3.13安全性
3.14保護措施
3.15機組監控
3.16外觀質量
3.17成套性
4試驗
4.1儀器儀表
4.2試驗項目
4.3試驗要求
4.4試驗方法
5檢驗規則
5.1檢驗分類
5.2判定規則
6標志、包裝和貯運
6.1標志
6.2包裝
6.3貯運2100433B
《石油工業用天然氣內燃發電機組(GB/T 22343-2008)》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柴油發電機和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區別:柴油發電機適合于移動場合發電,它的功率小;汽輪機是使用高溫高壓飽和蒸汽來推動渦輪旋轉的,最好由活塞推動旋轉軸旋轉的,以及龐大的排氣系統,主要是調節燃油進油量來調節作...
沼氣發電機組一般用的是往復式內燃機,類似柴油機的原理。單機功率一般比較小,采用的燃料以生物沼氣為主。燃氣輪機采用的是透平原理,是渦輪發動機,單機功率大,可用的燃料種類比較多。以上說的都是動力部分,至于...
格式:pdf
大小:62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2012年石油天然氣國標圖書目錄 序號 標準號 標準名稱 1 GB/T 19830-2011 石油天然氣工業 油氣井套管或油管用鋼管 2 GB/T 20657-2011 石油天然氣工業套管、油管、鉆桿和用作套管或油管的管線管性能公式及計算 3 GB 11174-2011 液化石油氣 4 GB/T 12234-2007/XG1-2011 《石油、天然氣工業用螺柱連接閥蓋的鋼制閘閥》第 1號修改單 5 GB/T 12235-2007 石油、石化及相關工業用鋼制截止閥和升降式止回閥 6 GB/T 12235-2007/XG1-2011 《石油、石化及相關工業用鋼制截止閥和升降式止回閥》第 1號修改單 7 GB/T 13236-2011 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 儲罐液位手工測量設備 8 GB/T 13347-2010 石油氣體管道阻火器 9 GB 13348-2009 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
格式:pdf
大小:62KB
頁數: 54頁
評分: 4.8
附件 1 表 1 “十一五”期間已完成規劃項目表 序 號 專業 規劃項目名稱 標準編號 完成項目名稱 規劃 年限 完成 年限 未完成原因 1 物探 地面重力勘探技術規程 2006 2 物探 Io-system 系列地震數據采集系 統檢驗項目及技術指標 2006 3 物探 陸用數字地震檢波器使用與維 護 2006 4 物探 G.DAPS-4 地震數據采集系統 檢驗項目及技術指標 2006 5 物探 SEG-D 地震磁帶記錄格式 2006 6 物探 全數字遙測地震數據采集系統 檢驗項目及技術指標 2006 7 物探 陸上多波多分量采集技術規程 2006 8 物探 井間地震勘探資料采集技術規 程 2006 9 物探 表層調查輔助數據 SPS 格式 2006 10 物探 SEG-Y 地震磁帶記錄格式 2006 11 物探 石油物探工程總體設計規范 2007 12 物探 陸
第1章 緒論 1
1.1 內燃發電機組的組成與分類 1
1.1.1 內燃發電機組的組成 1
1.1.2 內燃發電機組的分類 2
1.1.3 內燃發電機組的性能等級 4
1.1.4 內燃發電機組的型號含義 4
1.2 內燃發電機組的技術條件與性能 5
1.2.1 內燃發電機組的主要電氣性能指標 5
1.2.2 內燃發電機組的工作條件 9
1.2.3 內燃發電機組的功率標定與修正 10
1.2.4 內燃機與發電機的功率匹配 12
1.3 內燃發電機組的選擇 13
1.3.1 選購內燃發電機組的依據 13
1.3.2 選購內燃發電機組的標準 13
1.3.3 常用內燃發電機組的選擇 15
1.3.4 應急內燃發電機組的選擇 18
1.3.5 內燃發電機組的訂貨要求 19
上篇 內燃機構造原理與維修
第2章 內燃機總體構造與維修基礎 20
2.1 內燃機總體構造與工作原理 20
2.1.1 內燃機總體構造 20
2.1.2 內燃機工作原理 24
2.1.3 內燃機的分類 30
2.1.4 內燃機型號編制規則 31
2.2 常用工具 33
2.2.1 扳手 33
2.2.2 螺釘旋具 35
2.2.3 手鉗 36
2.2.4 手錘 37
2.2.5 拉具 37
2.3 常用量具 38
2.3.1 鋼板尺 38
2.3.2 游標卡尺 39
2.3.3 千分尺 41
2.3.4 量缸表 44
2.3.5 厚薄規 45
2.3.6 汽缸壓力表 46
2.4 鉗工基本知識 47
2.4.1 鉗工的基本設備 47
2.4.2 鉗工的基本操作 51
第3章 機體組件與曲柄連桿機構 59
3.1 機體組件 59
3.1.1 機體組件構造 59
3.1.2 汽缸體與汽缸蓋檢修技能 65
3.1.3 汽缸檢修技能 70
3.2 活塞連桿組 77
3.2.1 活塞組構造 77
3.2.2 活塞組檢修技能 82
3.2.3 連桿組構造 89
3.2.4 連桿組檢修技能 92
3.3 曲軸飛輪組 98
3.3.1 曲軸飛輪組構造 98
3.3.2 曲軸檢修技能 104
3.3.3 軸承檢修技能 109
第4章 配氣機構與進排氣系統 115
4.1 配氣機構與進排氣系統的構造 115
4.1.1 配氣機構的結構形式及工作過程 115
4.1.2 配氣機構的主要零件 116
4.1.3 配氣相位和氣門間隙 123
4.1.4 進排氣系統 124
4.1.5 柴油機的增壓系統 126
4.2 氣門組零件檢修技能 132
4.2.1 氣門的檢驗與修理 132
4.2.2 氣門導管的檢驗與修理 135
4.2.3 氣門座的檢驗與修理 137
4.2.4 氣門的研磨 140
4.2.5 氣門彈簧的檢驗與修理 142
4.2.6 氣門彈簧鎖片和彈簧座的檢驗與修理 144
4.3 氣門傳動組零件檢修技能 144
4.3.1 氣門挺桿和導孔的檢驗與修理 144
4.3.2 推桿和搖臂的檢驗與修理 145
4.3.3 凸輪軸和正時齒輪的檢驗與修理 145
4.4 廢氣渦輪增壓器檢修技能 147
4.4.1 廢氣渦輪增壓器的拆卸 147
4.4.2 廢氣渦輪增壓器的清洗和檢查 149
4.4.3 廢氣渦輪增壓器的裝配 150
第5章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 152
5.1 燃油供給系統的構造 152
5.1.1 噴油器 152
5.1.2 噴油泵 155
5.1.3 調速器 164
5.1.4 噴油提前角調節裝置 174
5.1.5 其他輔助裝置 176
5.2 燃油供給系統的拆裝與檢查 180
5.2.1 噴油泵和調速器的拆裝及檢查 180
5.2.2 噴油器的拆裝和檢查 185
5.2.3 輸油泵的拆裝及檢查 187
5.3 燃油供給系統的試驗和調整 188
5.3.1 噴油泵和調速器總成的試驗和調整 188
5.3.2 噴油器的試驗和調整 190
5.3.3 輸油泵的試驗 191
5.4 噴油泵試驗臺的使用與維護 192
5.4.1 噴油泵試驗臺的結構 192
5.4.2 噴油泵試驗臺的使用 194
5.4.3 噴油泵試驗臺的維護 198
5.5 噴油器測試儀的使用與維護 199
5.5.1 噴油器測試儀的結構 199
5.5.2 噴油器測試儀的使用(固定式) 200
5.5.3 噴油器測試儀的維護 201
5.6 燃油供給系統常見故障檢修 201
5.6.1 噴油泵的故障 201
5.6.2 調速器的故障 204
5.6.3 噴油器的故障 205
5.6.4 輸油泵故障 207
5.7 PT燃油系統及其常見故障檢修技能 208
5.7.1 PT燃油系統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208
5.7.2 PT燃油系統的拆裝與調試 216
5.7.3 PT燃油系統常見故障診斷 222
第6章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 224
6.1 汽油的使用性能及供給系統組成 224
6.1.1 汽油使用性能 224
6.1.2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類型 226
6.1.3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組成 227
6.2 汽油機可燃混合氣形成與燃燒 231
6.2.1 汽油機可燃混合氣形成 231
6.2.2 汽油機正常燃燒 231
6.2.3 汽油機非正常燃燒 235
6.2.4 汽油機工況對混合氣成分的要求 236
6.2.5 影響汽油機燃燒過程的使用因素 237
6.3 化油器式汽油供給系統 239
6.3.1 簡單化油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239
6.3.2 實用化油器的輔助裝置 240
6.3.3 化油器的類型與操縱機構 243
6.3.4 典型化油器構造實例 245
6.4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248
6.4.1 汽油噴射系統的類型及其組成 248
6.4.2 汽油噴射裝置的構成與工作原理 250
6.4.3 空氣裝置構成與工作原理 253
6.4.4 控制裝置主要構成與工作原理 256
6.4.5 典型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259
6.5 供油系統常見故障檢修 260
6.5.1 不來油 260
6.5.2 混合氣過稀 262
6.5.3 混合氣過濃 262
6.5.4 怠速不良 263
第7章 汽油機點火系統 264
7.1 蓄電池點火系統 264
7.1.1 蓄電池點火系統的組成 264
7.1.2 蓄電池點火系統的工作原理 265
7.1.3 蓄電池點火系統的主要元件 268
7.2 磁電機點火系統 278
7.2.1 磁電機點火系統的組成及特點 278
7.2.2 有觸點磁電機點火系統 278
7.2.3 無觸點磁電機點火系統 279
7.3 晶體管點火系統 282
7.3.1 觸點式晶體管點火系統 282
7.3.2 無觸點晶體管點火系統 283
7.4 微機控制點火系統 288
7.4.1 有分電器微機控制點火系統 288
7.4.2 無分電器點火系統 291
7.5 點火系統常見故障檢修 292
7.5.1 電子點火器的檢查與常見故障檢修 292
7.5.2 火花塞常見故障檢修 292
7.5.3 點火系統常見綜合故障檢修 293
第8章 潤滑與冷卻系統 295
8.1 潤滑系統 295
8.1.1 潤滑系統構造 296
8.1.2 潤滑系統的維護與保養 301
8.1.3 機油泵檢修技能 307
8.1.4 潤滑系統常見故障檢修技能 309
8.2 冷卻系統 312
8.2.1 冷卻系統構造 312
8.2.2 冷卻系統的維護與保養 323
8.2.3 冷卻系統主要機件檢修技能 327
8.2.4 冷卻系統常見故障檢修技能 329
第9章 啟動系統 332
9.1 啟動電機 334
9.1.1 啟動電機的構造 334
9.1.2 啟動機使用與維護 338
9.1.3 啟動機常見故障檢修 341
9.2 硅整流發電機及其調節器 343
9.2.1 硅整流發電機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343
9.2.2 硅整流發電機調節器工作原理 345
9.2.3 硅整流發電機檢修技能 347
9.2.4 硅整流發電機調節器檢修技能 350
9.3 蓄電池 352
9.3.1 普通鉛蓄電池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352
9.3.2 蓄電池的電壓和電容量 359
9.3.3 鉛蓄電池的型號 359
9.3.4 閥控式密封鉛蓄電池的結構 360
9.3.5 蓄電池的日常維護與檢查 363
9.4 啟動系統輔助裝置 364
9.4.1 減壓機構 364
9.4.2 預熱裝置 365
9.4.3 電流表 366
第10章 內燃機性能與試驗 368
10.1 內燃機的性能指標 368
10.1.1 指示指標 368
10.1.2 有效指標 369
10.1.3 其他指標 371
10.2 內燃機的特性 372
10.2.1 內燃機的工況 372
10.2.2 負荷特性 373
10.2.3 速度特性 373
10.2.4 萬有特性 374
10.2.5 內燃機功率的標定及其修正 376
10.3 內燃機試驗 377
10.3.1 標準編號方法及有關說明 377
10.3.2 內燃機常用標準目錄 378
10.3.3 有效功率的測量 384
10.3.4 扭矩的測量 387
10.3.5 轉速的測量 388
10.3.6 燃油消耗率的測定 388
中篇 同步發電機與控制系統
第11章 同步發電機 390
11.1 同步發電機的基礎知識 390
11.1.1 同步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390
11.1.2 同步發電機的特點及其基本類型 396
11.1.3 同步發電機的基本結構 397
11.1.4 同步發電機的額定值及其型號 402
11.2 同步發電機的基本電磁關系 404
11.2.1 同步發電機的空載運行 405
11.2.2 同步發電機對稱負載時的電樞反應 407
11.3 同步發電機對稱運行時的特性 412
11.3.1 同步發電機的電勢方程式和相量圖 412
11.3.2 同步發電機的短路特性和零功率因數負載特性 417
11.3.3 同步發電機的外特性和調整特性 419
11.3.4 同步發電機的功率和轉矩方程式 421
11.4 同步發電機的并聯運行 422
11.4.1 同步發電機并聯合閘的條件和方法 423
11.4.2 同步發電機的功角特性 427
11.5 同步發電機常見故障檢修 430
11.5.1 無刷同步發電機常見故障檢修 431
11.5.2 相復勵和三次諧波發電機的故障及處理方法 439
第12章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及其調節器 442
12.1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概述 442
12.1.1 勵磁系統的組成與要求 442
12.1.2 勵磁系統的分類 443
12.1.3 半導體勵磁調節器概述 447
12.1.4 微機勵磁調節器簡介 448
12.2 自并勵勵磁系統 452
12.2.1 TZ-250型晶閘管自勵恒壓裝置 452
12.2.2 SMUJ-75型晶閘管自勵恒壓裝置 456
12.3 自復勵勵磁系統 459
12.3.1 相復勵勵磁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460
12.3.2 TZK型可控相復勵自勵恒壓裝置 463
12.3.3 KXT-3型可控相復勵勵磁調節器 465
12.4 三次諧波勵磁系統 471
12.4.1 三次諧波電勢的產生 471
12.4.2 三次諧波發電機的復勵原理 471
12.4.3 諧波勵磁發電機電路 473
12.4.4 諧波勵磁晶閘管分流電壓調節器 474
12.5 DVR2000E型數字勵磁調節器 483
12.5.1 DVR2000E型自動電壓調節器的特點 483
12.5.2 DVR2000E型自動電壓調節器的功能 484
12.5.3 DVR運行特性 486
12.5.4 保護功能 487
12.5.5 DVR2000E典型應用的接線與調整 488
12.6 勵磁調節器及其常見故障檢修 490
12.6.1 TLG1勵磁調節器及其常見故障檢修 490
12.6.2 KLT-5勵磁調節器及其常見故障檢修 495
12.6.3 E28型自動電壓調節器及其常見故障檢修 501
第13章 控制屏(箱) 507
13.1 控制屏(箱)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508
13.1.1 常見型號控制屏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508
13.1.2 常見型號控制箱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513
13.1.3 機組保護系統 525
13.2 控制屏(箱)主要設備與儀表 526
13.2.1 自動空氣開關 526
13.2.2 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 528
13.2.3 主要測量儀表的選用、接法與讀數 530
13.3 控制屏(箱)的使用與維修 533
13.3.1 控制屏(箱)的使用與維護 533
13.3.2 控制屏(箱)常見故障檢修技能 534
13.3.3 控制屏(箱)主要設備(儀表)常見故障 542
第14章 同步發電機試驗 545
14.1 同步發電機標準及試驗項目簡介 545
14.1.1 同步發電機常用標準目錄 545
14.1.2 三相同步發電機的試驗項目 547
14.2 電機通用試驗 548
14.2.1 絕緣電阻的測定試驗 548
14.2.2 繞組直流電阻的測定試驗 551
14.2.3 介電強度試驗 556
14.2.4 繞組匝間耐沖擊電壓試驗 560
14.2.5 對機殼(對地)耐沖擊電壓試驗 566
14.2.6 非正常工作條件試驗 566
14.2.7 熱試驗 568
14.2.8 防濕熱試驗 585
14.2.9 防鹽霧試驗 590
14.3 三相同步發電機試驗 592
14.3.1 空載特性測定試驗 592
14.3.2 額定勵磁電流測定試驗 593
14.3.3 固有電壓調整率測定試驗 595
14.3.4 發電機瞬態電壓調整性能試驗 595
14.3.5 發電機輸出電壓波形質量測定試驗 598
14.3.6 自勵恒壓發電機電壓調整性能試驗 599
14.3.7 自勵恒壓發電機三相不對稱負載試驗 600
14.3.8 效率測定試驗 6002100433B
全書共19章,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第1章:緒論,主要講述內燃發電機組的組成與分類、技術條件與性能以及內燃發電機組的選擇;從第2章到第10章為上篇(內燃機構造原理與維修)分別講述內燃機總體構造與維修基礎、機體組件與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與進排氣系統、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汽油機點火系統、潤滑與冷卻系統、啟動系統以及內燃機性能與試驗;從第11章到第14章為中篇(同步發電機與控制系統)分別講述同步發電機、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及其調節器、控制屏(箱)以及交流同步發電機試驗;從第15章到第19章為下篇(機組綜合技術及其應用)分別講述自動化柴油發電機組、柴油發電機組的環境污染及其控制、柴油電站設計與安裝、內燃發電機組使用與維修以及內燃發電機組的拆裝調試與試驗。
本書可作為內燃發電機組設計、使用、維修與管理人員的案頭工具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等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同時還可供內燃機、電機維修技師以及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自學。
天然氣發電機組采用盆型結構有兩個原因。
1、可以減,若做成各種形狀,則邊緣、底臺和口緣處將因持續高溫而燒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