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1月初萌發,7月初開花,8月初結實,9月以后開始枯黃。抗旱力較強。結實數量很大,種子繁殖力很強,根蘗也很發達,從母株不斷長出新枝條。具有一定耐寒性。鐵桿蒿是適中溫早生半灌木,是干草原和草甸草原的重要組成植物。是中國溫帶森林草原地帶主要植物,井可深入到落葉闊葉林地區的干旱坡地,是森林破壞后次生植物之一。
鐵桿蒿出現地區,多處于低山丘陵坡地,尤其是陽坡、半陽坡水分條件差,生境仍然干旱,土壤為灰褐土和淡灰褐土。在海拔較高處則出現在土層不厚的砂礫質土的陽坡上,土壤為栗鈣土。鐵桿蒿常與叢生禾草和雜類草形成群落,共建種有多種針茅鐵桿蒿也是優勢成分之一。在草甸草原中也常以亞建種出現。
多年生半灌木,高30~100厘米。莖直立,基部木質化,多分枝,暗紫紅色,無毛或上部被短柔毛。莖下部葉在開花期枯萎;中部葉具柄,基部具假托葉,葉長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3~14厘米,寬3~8厘米,二至三回櫛齒狀羽狀分裂,小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全緣或有鋸齒,羽軸有櫛齒,葉幼時兩面被絲狀短柔毛,后被疏毛或無毛,有腺點;上部葉小,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多數,近球形或半球形,直徑2~3.5毫米,下垂,排列成復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背面綠色,邊緣寬膜質;緣花雌性,10~12枚;盤花兩性,多數,管狀;花托凸起,裸露。瘦果卵狀橢圓形,長約1.5毫米。
主要分布于華北西部和西北部的低山丘陵,陜北白于山南麓,海拔高度800~1600米。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北疆各山地的中山帶,南疆也有分布。多處于草原帶較濕潤的地帶,海拔高度為1600~2000米。亞高山的撂荒地上也廣為分布。
鐵桿蒿產于新疆、內蒙古、甘肅、陜西、山西、遼寧、吉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區。生于海岸,湖濱,沼澤及鹽堿地。也分布于朝鮮、日本、蘇聯西伯利亞東部至西部、中亞、伊朗、歐洲、非洲北部及北美洲。
鐵樹是南方植物,在南方生長的很好,在北方就不是很健壯,鐵樹又名蘇鐵、鳳尾蕉。裸子植物,蘇鐵科。一般7~8月開花,在熱帶地區,達到一定樹齡后可每年開花,在溫帶一般不常開花,一般情況下,鐵樹20至30年便...
在微堿性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好溫暖水濕、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漸枯死。以根莖在泥中越冬。中國南北各地池塘、河溝、沼澤中常有生長,常與穗狀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長旺盛。冬季生長慢,能...
喜光,耐寒,抗旱,能適應干涼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濕,但能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萌芽力強,耐修剪 。
鐵桿蒿性味苦,辛,平。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之效,中國民間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小兒驚風、退熱、殺蟲、闌尾炎、急慢性胃腸炎[1];可以作為“茵陳”代用品;又作為止血藥,飼料。藥用部位一般為其地上部分,也可為全草。因此,對萬年蒿的研究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鐵桿蒿出油率0.352%、d0200.9464、η0201.4790、酸值2.4743、酯值27.69、乙酰化后皂化值105.53。含酮量12.8942。
萬年蒿的其它藥理活性研究較少,而與它同屬的植物茵陳蒿則研究較多,后者具有多種藥理活性[18~20],如利膽作用、保肝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腫瘤作用、心血管系統作用、解熱鎮痛消炎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新生兒黃疸、膽道蛔蟲癥、高血脂癥、嬰兒濕疹、痤瘡等疾病。
藥材
【別名】阿爾泰紫菀、阿爾泰狗哇花
【來源】菊科鐵桿蒿Heteropappusaltaicus(Willd.)Novopokr.[AsteraltaicusWilld.],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新疆、華北。
【性味歸經】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于肝炎,闌尾炎,小兒驚風,陰虛潮熱;外用治創傷出血。散寒潤肺,降氣化痰,止咳,利尿。主治陰虛咳血,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3~4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研粉撒患處。
從鐵桿蒿的地上部分中分得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除表中所列外,呂惠子等[8]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萬年蒿多糖,用硫酸"_blank" href="/item/苯酚">苯酚法測定含量,多糖含量測定結果為22.45%。樸光春等[9]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了萬年蒿水提液中宏量元素Na,Mg,K和微量元素Cr,Mn,Fe,Cu,Zn的含量,發現微量元素中Fe,Mn含量最高;用高效液相法測定了維生素A,D,E,B1,B2,B6,B12,β"_blank" href="/item/維生素B6/2629250" data-lemmaid="2629250">維生素B6含量最高。
鐵桿蒿揮發油的化學成分[10~13]與艾蒿、苦蒿類相仿,但倍半萜類化合物,如β石竹烯,β畢澄茄烯成分比苦蒿類植物多。鐵桿蒿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樟腦(Camphor)、樟烯(Camphor)、桉油精(Oneole)、石竹萜烯(Caryophyllene)、桂烯(Myrcene)、異松苷醇(1"_blank" href="/item/葛縷酮">葛縷酮(Carvone)、α"_blank" href="/item/胡椒酮">胡椒酮(Piperiton)、香燴烯(Sabinene)、側柏酮(Thujone)、α"_blank" href="/item/松油醇">松油醇(α"_blank" href="/item/乙酸龍腦酯">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a)、莰烯(Camphene)、異蒎莰酮(Isoplnocamphone)、γ"_blank" href="/item/黃酮類">黃酮類,花和葉含有傘形花酯[1]、東莨菪內酯、胡蘿卜素、有機酸、倍半萜內酯及維生素、粗蛋白、脂肪、纖維等。
適口性中等。羊、駱駝喜食,其次是馬,牛多不采食。冬春季節馬喜食有所提高,蛋白質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纖維素含量較少,為14.16%,結實期纖維素為21.56%。含脂肪較高,是秋季家畜抓膘及春季恢復體膘的優良牧草。生長后期纖維素增加也不顯著。
模擬長期干旱條件下的突然降雨,研究短期施水對長期干旱條件下鐵桿蒿(Artemisiasacrorum)光合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水后,鐵桿蒿的葉水勢得到恢復,表觀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顯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氣孔因素和非氣孔因素得到緩解;鐵桿蒿的光化學活性(Fv/Fm)在施水后完全恢復,實際光量子產量(PhiPSII))增加,PSII的還原比例和非化學猝滅(NPQ)降低;不同水分條件下,鐵桿蒿葉片的葉綠素熒光光誘導過程存在較大的差異;施水后葉片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和PhiPSII上升速率明顯加快,而非化學猝滅(NPQ)啟動速度和最大值相對較小。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農村環境建設長效管理制度, 是確保農村環境長治久潔 的關鍵,也是解決農村環境工作治難鞏固更難的關鍵。 根據我村實際 情況創建環境衛生考核標準要求, 現將村莊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制度規 范如下: 一、村莊環境建設長效管理制度的四項基本原則 1. 以著眼長遠,注重長效為原則。 2. 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思想,切實把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抓緊抓好的原 則。 3. 以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專業隊伍與群眾運動 相結合原則。 4. 能有效改善村莊環境面貌和保護生態為原則。 二、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制度 1. 道路保潔制度。(1)成立道路保潔小組,增加道路保潔人員,主 要負責本村區域內進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內居民區、公共活 動區及場所的衛生清掃、垃圾收集、清運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無垃圾、無雜草、無堆積物、無積水。村主要道路兩側可視 范圍內道路保潔標準執行。 (3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 1 - 新鮮村建立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方案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 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按照鎮黨委、政府建立環境衛生 整治長效機制的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全面落實黨的 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把開展全村環境衛生整治 作為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廣泛宣傳發動,科學制定規劃, 明確各方責任,落實關鍵措施,全面組織推進;以全村環境衛生 為突破口,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探索和推行農村環 境建設管理長效機制,打造全村農村新形象、新面貌,為我村爭 創文明健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做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情況 新鮮村地處武威城區北郊,東、南、西三面與市區交錯,轄 區內共有 14個村民小組,共 1226戶人家,總人口 4089人。雷臺 東路、北二環路兩條主干道路橫穿全村,
銀蒿是山地荒漠草原植被中的次要伴生種。生長在干旱谷底,流過水的地方,稍有坡度的地方不見。常常在一些局部地段形成單一密集的群叢。4月中旬返青,花期8-9月。生育時間長,生活力強,適應極硬的土壤,要求水分條件比博樂蒿、冷蒿、豬毛蒿、鐵桿蒿等蒿類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