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滲透率曲線可以用來確定水油層的最終采收率。
大量實驗還證明:油——氣系統的相對滲透率和飽和度的關系曲線,從趨向上與油——水系統中的基本相似,即具有一般非潤濕相——濕潤相系統共同關系。在水——氣——油三相系統中,當用水驅混氣油時,殘留的非潤濕相飽和度大致一樣。在注水時如果將油井流壓降至略低于飽和壓力,即可增加產量,又可增加采收率。 2100433B
實驗表明,當油層中油水兩相同時流動時,其相對滲透率與各自的飽和度有一定的關系,它可用曲線來表示。這種曲線稱為油水相對滲透率圖。在巖層的孔隙壁和微小孔隙中,水以吸附狀態存在,而且是以束縛水的形態存在著,對于油流不太起阻礙作用,所以油層只出油而不出水,且油的相對滲透率很高。當油水飽和超過臨界含水飽和度時,油層中的水開始流動,油的相對滲透率迅速下降。
隨著含水飽和度進一步增加,油的相對滲透率急劇下降,這是由于孔隙中少量的水參與流動后產生水阻效應的結果。這就說明,當油井見水但含水很少時,油井產量將迅速下降,隨著含水飽和度的增加,水滴匯成斷續水流,水的流動阻力減小,相對滲透率增加,出現油水混流。當含水飽和度達到某一點時,孔隙中的油完全被分散開,被水隔成油滴或油片,此時油并不出油,只出水,這時的含油飽和度稱為臨界含油飽和度或者殘余油飽和度。
不同的油層中,由于儲油巖石特性、孔隙結構、流體性質及濕潤性不同,所得的相對滲透率曲線雖然相似,但是臨界含水飽和度和臨界含油飽和度的位置卻極不相同。
實際油層中,都存在著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流體,例如,油——氣,油——水,或油——氣——水等,特別是在注水油田中,油層中經常是油水共流和油水并存。當油層壓力下降到飽和壓力以下時,油層中還會發生油——氣——水三相共存和并流現象。在這種多相流動情況下,由于各相巖石的濕潤性不同,各相流體之間存在界面,在多孔巖石中就呈現毛細管力;各相的物理化學性質,如粘度,密度和組成都不一樣,而且各相的飽和度也不同,因此在巖石中各相流體在流動時就會發生相互干擾。干擾程度主要與各相飽和度有關。
絕對滲透率是指當單相流體通過橫截面積為A、長度為L、壓力差為ΔP的一段孔隙介質呈層狀流動時,流體粘度為μ,則單位時間內通過這段巖石孔隙的流體量為:Q=KΔPA/μL。有效滲透率是當多流體共存時,巖石允許每一相對流體通過的能力。油和水的有效滲透率總是低于巖石的絕對滲透率。相對滲透率則是多相流體共存時,每一相的有效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
1. 滲透率的單位為二次方微米(μ㎡),1μ㎡=1.01325達西(D)=1013.25毫達西(mD),在實際應用中:1μ㎡=1D=10^3mD,1mD=10^(-3)D=10^(-3)μ㎡2....
一、實際上就是滲透系數乘以含水層的厚度,它實際上只是一個一維流或平面二維流的指標。描述滲透性能的是滲透系數K,單位是米每秒或每天也就是通常看到的m/d。二、滲透率的概念:壓力梯度為1時,動力黏...
滲透系數和滲透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滲透率是土體的固有滲透性,與流體性質無關;它只與顆粒或孔隙的形狀、大小及其排列方式有關,單位是:平方米。滲透系數的影響因素有兩項,一項為土體的滲透率;另一項為流體...
滲透率是儲油(氣)巖的物性基礎,不論對油氣運移聚集,還是油(氣)田開發都是基礎數據。但其數值在不同的油(氣)層中差別是很大的。由幾個毫達西(md)到幾千個毫達西(md)不等。
我國和世界一些油田的滲透率
油田名稱 |
層位 |
滲透率(md) |
油田名稱 |
層位 |
滲透率(md) |
大慶油田 |
薩一組 |
300-2500 |
(美)東德克薩斯 |
屋德拜層 |
1300 |
勝利油田 |
沙二 |
200-1500 |
(蘇)羅馬什金 |
II 1層 |
200-1200 |
玉門油田 |
M層 |
24.2 |
(加)帕賓那 |
狄姆層 |
15-20 |
在1999年時被世界租賃年報引入,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相關,是用租賃的廠房和設備投資總額比上GDP。
GDP滲透率基于一個更大的分母,指標更為可靠。此外,所有國家的GDP信息更容易獲得。通過對與租賃相關的整體經濟活動進行測量,能夠看出哪些國家租賃行業相對成熟,在有些情況下也能看出租賃是哪些地區提升戰略投資的資金來源。2100433B
自1978年開始應用于世界租賃年報,是用租賃的廠房和設備投資總額比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投資滲透率是與其他替代融資方式相比較的較好指標,然而投資滲透率的計算取決于工廠投資的正確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