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總結了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領域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了當今在這一領域的關鍵技術與熱點技術。全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系統地介紹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的原理及新技術、新方法,并從工程應用的角度,重點論述系統電磁兼容性工程設計仿真理論與方法預測分析,試驗與評估、電磁兼容控制等研究內容,最后選取工程典型樣例,對系統電磁兼容工程技術應用進行介紹 。
"第1章緒論001
1.1引言001
1.2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技術002
1.2.1系統電磁兼容技術工程應用需求002
1.2.2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技術研究內容005
1.3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流程017
1.4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相關標準019
參考文獻023
第2章系統電磁兼容原理024
2.1基本概念024
2.2電磁干擾源027
2.2.1電磁干擾的條件027
2.2.2電磁干擾源的分類028
2.3電磁能量的耦合與傳輸理論029
2.3.1電磁干擾的耦合途徑029
2.3.2傳導耦合的基本原理030
2.3.3輻射耦合的基本原理034
2.4電磁敏感源特性040
2.4.1接收機通道模型041
2.4.2接收機的阻塞、交叉失真和互調042
2.5電磁兼容原理應用實例042
參考文獻044
第3章系統電磁兼容工程設計045
3.1設計方法045
3.2設計原則046
3.3設計流程047
3.3.1確定設計邊界048
3.3.2預測分析048
3.3.3分級設計049
3.4設計內容049
3.4.1設備/分系統電磁發射和敏感度控制設計050
3.4.2天線間干擾控制設計060
3.4.3線纜間干擾控制設計063
3.4.4電磁防護設計073
3.4.5搭接和接地設計080
3.4.6雷電防護設計085
3.4.7靜電防護設計087
3.4.8電源設計089
3.5工程設計實例091
參考文獻094
第4章系統電磁仿真理論與方法095
4.1電磁仿真方法095
4.1.1矩量法097
4.1.2時域有限差分法102
4.1.3高頻算法107
4.1.4高低頻混合算法113
4.1.5并行電磁計算116
4.2機載天線系統電磁兼容仿真實例123
4.2.1機載單極子天線輻射特性123
4.2.2機載微帶相控陣輻射特性125
4.2.3金屬平板上方波導縫隙相控陣輻射特性137
4.2.4機載波導縫隙天線陣輻射特性139
參考文獻143
第5章系統電磁兼容預測分析145
5.1系統電磁兼容預測原理145
5.1.1電磁兼容預測方程145
5.1.2發射機模型146
5.1.3接收機模型150
5.1.4天線模型153
5.1.5傳播模型157
5.2系統電磁兼容預測方法162
5.2.1系統電磁兼容預測步驟162
5.2.2系統電磁兼容預測方法163
5.3電磁兼容預測軟件介紹169
5.3.1國內外電磁兼容預測軟件169
5.3.2機載平臺電磁兼容軟件171
5.4系統電磁兼容預測實例174
參考文獻178
第6章系統電磁兼容性試驗與評估180
6.1電磁兼容性測試與試驗體系架構180
6.2系統電磁兼容性測試與試驗內容182
6.2.1設備級/LRU級電磁兼容性試驗182
6.2.2分系統/機柜級電磁兼容性試驗184
6.2.3系統級電磁兼容性試驗185
6.2.4系統電磁環境適應性驗證試驗188
6.2.5系統電磁兼容測試結果與報告要求189
6.3電磁兼容性試驗設施與場地190
6.3.1開闊試驗場190
6.3.2半電波暗室190
6.3.3混響室191
6.3.4橫電磁波室193
6.3.5吉赫橫電磁波室193
6.3.6屏蔽室194
6.4系統電磁兼容性試驗評估方法195
6.4.1電磁干擾發射和電磁敏感度試驗方法195
6.4.2系統內電磁兼容性試驗方法202
6.4.3系統間電磁兼容評估方法208
6.5典型電磁兼容性試驗評估平臺與應用實例210
6.5.1設備及分系統電磁兼容驗證系統210
6.5.2電磁環境及電磁頻譜監測系統212
6.5.3高功率微波電磁環境激勵系統214
6.5.4電磁環境效應驗證評估系統218
參考文獻223
第7章系統電磁兼容控制225
7.1空域電磁兼容控制技術227
7.1.1空域控制基本原理227
7.1.2空域控制設計流程229
7.2頻域電磁兼容控制技術232
7.2.1頻率指配基本原理232
7.2.2頻率管理流程234
7.3能域電磁兼容控制技術237
7.3.1濾波技術基本原理238
7.3.2濾波器設計流程238
7.4時域電磁兼容控制技術239
7.4.1時域控制基本原理239
7.4.2時域控制工作流程239
7.5系統電磁兼容控制實例240
參考文獻245
第8章工程應用實例與新技術發展246
8.1系統電磁兼容設計246
8.1.1系統電磁環境基本狀態247
8.1.2系統電磁環境設計247
8.2預測仿真249
8.2.1預測分析249
8.2.2仿真分析249
8.3系統電磁兼容測試250
8.3.1設備級/分系統級測試250
8.3.2系統級測試251
8.4系統電磁兼容性控制253
8.4.1設計控制253
8.4.2測試控制255
8.5系統電磁兼容評估256
8.6電磁兼容新技術和發展257
8.6.1綜合設計技術257
8.6.2仿真預測技術260
8.6.3試驗測試技術261
8.6.4頻譜管控技術263
參考文獻266
縮略語267" 2100433B
該書共分11章,主要描述了光電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各種檢測器件的結構、原理、特性參數、應用,光電檢測電路的設計,光電信號的數據與計算機接口,光電信號的變換和檢測技術,光電信號變換形式和檢測方...
《大設計》無所不在。在會議室和戰場上;在工廠車間中也在超市貨架上;在自家的汽車和廚房中;在廣告牌和食品包裝上;甚至還出現在電影道具和電腦圖標中。然而,設計卻并非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它...
本書分為上篇“平面構成”和下篇“色彩構成”兩個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節選編了一些本校歷年來學生的優秀作品作為參考,圖文并茂、深入淺出。此外,本書最后部分附有構成運用范例及題型練習,可供自考學生參考。本...
《電磁兼容基礎及工程應用》從實際工程工作的需要出發,全面系統講解電磁兼容設計技術,包括電磁兼容預測技術以及工程中常遇到的屏蔽、搭接、系統接地和隔離等設計技術,詳細闡述了電子產品電磁兼容測試和整改技術。全書共分為12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電磁場基礎、電磁干擾源、電磁干擾的傳播、電磁干擾控制技術、屏蔽的原理和技術、濾波技術及其應用、接地技術及其應用、搭接理論及其應用、電磁兼容預測和管理、電磁兼容標準與認證、電磁兼容試驗技術。
《工業與民用智能建筑電磁兼容設計技術與應用手冊》圍繞工業企業及民用智能建筑中電磁兼容設計經常遇到的電磁干擾等諸多問題,講解包括電磁兼容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電磁干擾源的預測與分析、干擾場強的計算、電磁兼容技術、電磁干擾對電子、電氣設備、人體(生物體)的影響、防護允許限值、防護距離的計算及應采取的各種具體方法等。
《工業與民用智能建筑電磁兼容設計技術與應用手冊》內容詳實豐富,配有圖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達,力求避免抽象敘述和繁雜公式推導,適合于從事工業企業及智能建筑、建筑工程、城市規劃、工礦企業選址、建筑選點,電子信息、建筑電氣強弱電工程設計、生物醫學、智能建筑開發商、施工管理部門、政府機關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專業人員和管理工作者借鑒。
本書介紹了電磁兼容的基本知識,并提供了電磁干擾源、電磁兼容/電磁干擾測量、控制電磁干擾的技術工藝、計算機仿真與設計以及國際電磁兼容標準的新信息。本書將以嚴格解為基礎的電磁兼容基本理論與最新的實際應用相結合,簡明直觀,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有實際經驗的工程師參考,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