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直齒錐齒輪拉齒機精度 | 標準號 | JB 6095-1992 |
---|---|---|---|
制修訂 | 制定 | 發布日期 | 1992-05-16 |
批準發布部門 | 機械工業部 | 實施日期 | 1993-01-01 |
備案信息
備案號:2344-1992。
1切削運動和切削用量 1.1工件的加工表面 1.2切削運動 1.3切削用量 2切削部分的構造要素 3確定角度的參考系 3.1靜止參考系 3.2工作參考系 4角度的定義與各角度間的關系 4.1的標注角度...
直齒錐齒輪的安裝距,保證軸交角;保證兩個錐齒輪分錐交點重合;保證合理的齒輪形狀、結構尺寸;確定分錐交點到齒輪軸向定位的軸向尺寸,就確定了安裝距(兩個齒輪分別的安裝距)。錐齒輪安裝,不是中心距,是安裝距...
直齒錐齒輪的主要材料有:1,分錐角 2,模數(有標準)3,齒頂圓直徑 4,齒厚 5,內孔直徑 6,鍵槽。注明:如果是要加工,最好是一對,這樣嚙合度才會最高。
格式:pdf
大?。?span id="zy0bni1" class="single-tag-height">1011KB
頁數: 8頁
評分: 4.7
研究砂輪主軸偏心誤差及垂直度誤差對齒面誤差的影響規律,目的是研究它們之間的定量關系。基于展成法加工大輪,由嚙合原理建立無誤差砂輪與有誤差砂輪情況下的大輪齒面方程,通過理論齒面與誤差齒面的差曲面得到實際齒面的法向誤差。提出主軸偏心誤差及垂直度誤差的誤差敏感方向概念和確定誤差敏感方向的計算方法,得到誤差敏感方向上砂輪位置度誤差量與齒面誤差的關聯規律,以及發生砂輪位置度誤差時齒面誤差的分布規律。研究內容與方法有助于螺旋錐齒輪齒面誤差溯源與齒面加工反調。
格式:pdf
大小:101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非零正變位設計的弧齒錐齒輪具有較高的強度,對該齒輪副法進行大重合度加工參數設計,可彌補正傳動設計由于嚙合角增大而使得重合度降低的不足。對比了非零正變位設計與常規設計的幾何參數與加工參數,并對設計參數進行了TCA分析;基于UG對大輪進行了齒根受力分析。進行了齒輪的銑齒加工與滾動檢查實驗,結果表明,利用局部綜合法與非零變位技術可以設計高強度的弧齒錐齒輪,實際加工的齒輪副嚙合狀況良好。
直齒錐齒輪拉齒機是齒輪拉齒機種類。
直齒錐齒輪刨齒機用于加工直齒錐齒輪,采用兩把標準刨刀,按范成法原理進行精刨。粗刨時可采用無范成的切入法。當粗切使用切入法時,搖臺固定不動,即無范成運動。精切時刀具與輪坯互相滾動,切完一齒后,輪坯退出切削位置,分齒并進入切削下一個齒的位置。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全部輪齒切削完畢,機床自動停止。直齒錐齒輪刨齒機操作方便,剛性強而功率大,可長期保證機床的精度和使用壽命。直齒錐齒輪刨齒機工作主軸錐孔徑加大,剛性強,擴大了使用范圍,同時備有芯軸套,既可用公制錐度芯軸,也可用莫氏錐度芯軸。
機床的工作精度,可用試件切削加工其直徑320mm、齒寬40mm
相鄰周節差要求達到0.016mm
周節積累誤差要求達到0.051mm
齒向誤差要求達到0.012mm
加工原理及工件測定
插齒加工的原理是兩個齒輪無間隙咬合,其一是插齒刀,另一個是被加工齒輪。插齒加工是按滾切法進行的。如果插齒刀與被加工齒輪旋轉時不成一定的比例進行,那么被加工件就會被多切或少切而產生誤差。為了減少這些誤差,提高齒輪加工精度,就必須對這些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般對齒輪精度測定的主要項目為:
(1)齒形誤差
(2)相鄰周節誤差
(3)周節積累誤差
(4)齒面粗糙度
(5)齒向誤差
上述五項是齒輪精度的綜合反映。由于插切齒輪產生的誤差因素很多,一般有齒輪毛坯、刀具、工裝、裝卡、操作機床以及偶然性的誤差(如傳動件中進入贓物)等原因。
工作臺蝸桿、刀架體蝸桿的軸向竄動;渦輪副本身精度差或咬合間隙過大;傳動鏈傳動不平穩等。
造成周節累積誤差的主要因素是:
工作臺蝸桿旋轉中心線的同軸度超差;刀架體蝸桿輪旋轉中心與插齒刀中心線同軸度超差;刀架體渦輪旋轉中心線與刀軸插齒刀定位軸頸的同軸度超差;工作臺渦輪,刀架體渦輪節圓與其回轉軸中心線同軸度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