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與低溫裝置》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制冷循環和機組、
食品冷凍技術與保鮮設備、冷藏裝置、固定式空調系統及裝置、移動空調裝置、空氣分離裝置、天然氣液化裝置、氫氦液化裝置和低溫制冷機。制冷機組和低溫制冷機是制冷與低溫裝置的核心部分,《制冷與低溫裝置》較全面地分析了各種類型的蒸氣壓縮式制冷機組、吸收式制冷機組和低溫制冷機。在闡述各種裝置時,著重講述其工作原理、主要結構及熱負荷計算。對一些近年來發展較快、與節能環保有密切聯系的技術和裝置,如冰蓄冷技術及裝置,書中也有介紹。
《制冷與低溫裝置》可作為高等院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制冷及低溫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從事該領域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自學和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制冷和低溫裝置的類型
1.2 制冷和低溫裝置在我國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制冷循環和機組
2.1 制冷循環
2.1.1 在恒溫的熱匯和低溫熱源之間運轉的制冷循環
2.1.2 壓縮式制冷循環
2.2 制冷劑與載冷劑
2.2.1 制冷劑
2.2.2 載冷劑
2.3 制冷機組
2.3.1 基于蒸氣壓縮式制冷循環的機組
2.3.2 吸收式機組
2.3.3 熱泵式機組
參考文獻
第3章 食品冷凍技術與保鮮設備
3.1 食品冷加工技術
3.1.1 食品儲藏保鮮機理
3.1.2 食品冷藏條件
3.1.3 食品的氣調保鮮技術
3.1.4 食品的真空冷凍干燥技術
3.2 冷庫
3.2.1 冷庫的類型、組成及容量確定
3.2.2 冷庫的建筑結構及隔熱結構
3.2.3 冷庫熱負荷計算
3.2.4 冷庫制冷系統及制冷設備
3.2.5 食品凍結、解凍與設備
3.3 氣調庫
3.3.1 氣調庫的結構
3.3.2 氣調設備
3.4 真空冷凍干燥設備
3.4.1 凍干機的制冷系統
3.4.2 真空冷凍干燥工藝
3.5 食品的真空冷卻紅外線脫水保鮮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 冷藏裝置
4.1 生活及商業用冷藏裝置
4.1.1 冷柜
4.1.2 展示柜
4.1.3 電冰箱
4.1.4 冰淇淋機
4.1.5 熱負荷計算
4.2 運輸用冷藏裝置
4.2.1 冷藏運輸的分類
4.2.2 鐵路冷藏運輸
4.2.3 汽車冷藏運輸
4.2.4 水上冷藏運輸
4.2.5 冷藏集裝箱
參考文獻
第5章 固定式空調系統及裝置
5.1 中央空調系統
5.1.1 全空氣系統
5.1.2 空氣一水系統
5.1.3 變制冷劑容量系統
5.1.4 冰蓄冷空調系統
5.2 空氣調節裝置
5.2.1 組合式空調機組
5.2.2 風機盤管機組
5.2.3 變風量末端裝置
5.3 冰蓄冷裝置
5.4 分散式空調裝置
5.4.1 分體式空調器
5.4.2 柜式空調機
5.4.3 恒溫恒濕空調機
5.5 空調的冷、濕負荷
5.5.1 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的確定
5.5.2 冷、濕負荷的計算方法
5.5.3 空調房間送風狀態和送風量的確定
5.6 冷水(熱泵)機組的選擇
參考文獻
第6章 移動空調裝置
6.1 汽車空調
6.1.1 汽車空調制冷裝置概述
6.1.2 汽車空調的制冷設備
6.1.3 汽車空調制冷裝置的控制方式與節能
6.1.4 汽車空調負荷的確定
6.2 列車空調
6.2.1 列車空調裝置概述
6.2.2 列車空調制冷設備
6.2.3 列車空調制冷裝置的控制
6.2.4 地鐵與輕軌空調裝置
6.3 船舶空調
6.4 飛行器用空調
6.4.1 飛機空調
6.4.2 航天飛行器空調
6.5 坦克、裝甲車空調
參考文獻
第7章 空氣分離裝置
7.1 空氣的凈化
7.1.1 空氣的除塵系統
7.1.2 空氣的凈化原理與方法
7.1.3 雜質的控制指標
7.2 空分設備流程組織
7.2.1 空氣低溫分離系統組織
7.2.2 空分裝置的制冷系統
7.2.3 空分裝置的精餾系統
7.2.4 空分裝置的換熱系統
7.3 空分流程系統中的新技術
7.3.1 增壓透平膨脹機技術
7.3.2 填料塔技術
7.3.3 全精餾無氫制氬技術
7.3.4 內壓縮工藝流程技術
7.3.5 高壓換熱器技術
7.4 空分裝置工藝流程的設計與計算
7.4.1 空分裝置工藝流程的設計
7.4.2 空分裝置工藝流程參數的確定
7.4.3 空分裝置工藝流程的計算方法
7.4.4 空分裝置的能耗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 天然氣液化裝置
8.1 天然氣的凈化
8.1.1 酸性氣體的脫除
8.1.2 水分的脫除
8.1.3 其他雜質的脫除
8.2 天然氣液化裝置的分類
8.2.1 根據負荷形式分類
8.2.2 根據流程方式分類
8.3 級聯(復疊)式液化裝置
8.4 混合制冷劑(MRC)液化裝置
8.4.1 采用閉式MRC循環的液化裝置
8.4.2 帶預冷的MRC循環液化裝置
8.4.3 采用開式MRC循環的液化裝置
8.5 利用膨脹機制冷的液化裝置
8.5.1 天然氣膨脹制冷的液化裝置
8.5.2 氮氣膨脹制冷的液化裝置
8.5.3 氮一甲烷膨脹制冷的液化裝置
8.5.4 制冷循環的選擇
8.6 液化天然氣的汽化及冷能回收
8.6.1 液化天然氣的汽化
8.6.2 液化天然氣冷能的回收利用
第9章 氫氦液化裝置
第10章 低溫制冷機
附錄
…… 2100433B
我是學化工機械的,但找工作的時候卻到了一家鋼鐵廠的制氧廠。我看過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由于鋼鐵產量的增加,以及化工方面乙烯產量的增加等,制冷這一產業鏈(包括制造設備的杭氧和需求氣體 的行業)可以說是在未來...
中國這方面的制造業還是前途比較看好,特別是節能方向的
制冷及低溫工程就業前景 (一)實用性強,發展潛力巨大 制冷及低溫工程是一門既成熟又極具活力的、實用性很強的技術學科應用前景與發展潛力十分巨大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的不斷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制冷及低溫工程的...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制冷與低溫工藝》的制冷工藝部分著重介紹了冷庫制冷工藝、運輸用制冷裝置、小型及專用制冷裝置,詳細介紹了冷庫制冷工藝基礎,氨、氟制冷系統及系統供液方式,制冷設備的選型與計算,機房、庫房的制冷工藝及制冷系統管理工藝,復疊制冷及食品速凍裝置等。低溫工藝部分著重介紹了氣體液化及天然氣液化工藝。
2100433B
《制冷與低溫原理(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是在第1版基礎上,吸收了國內外制冷與低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編寫而成的,具有內容新穎、深入淺出、簡明扼要等特點。全書分六章,介紹從室溫至接近0K廣寬溫區內的各種常用制冷與低溫的實現方法、基本原理及其應用,重點介紹制冷與低溫工質性質、蒸氣壓縮制冷、吸收制冷、低溫制冷、氣體液化與分離等。為了方便讀者重點理解和掌握內容,《制冷與低溫原理(第2版)》還配有PPT課件以及mini-REFPROP軟件,同時還給出大量例題和習題,書末附有常用工質物性圖表。
《制冷與低溫原理(第2版)》可作為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動力、機械、化工、建筑、航天、食品、醫藥等領域從事制冷與低溫、動力與氣體、建筑環境與設備(暖通空調)、化工過程與控制等有關的科研、設計、生產等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是在第1版基礎上,吸取了國內外制冷與低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編寫而成的,具有內容新穎、深入淺出、簡明扼要等特點。全書分六章,介紹從室溫至接近0K廣寬溫區內的各種常用制冷與低溫的實現方法、基本原理及其應用,重點介紹制冷與低溫工質性質、蒸氣壓縮制冷、吸收制冷、低溫制冷、氣體液化與分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