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學前沿叢書》編寫說明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城市雨洪模型
第3章市政排水與水利排澇設計標準銜接關系
第4章低影響開發雨水利用系統雨洪調控效應評估
第5章深圳市龍華民治片區雨洪調控技術
第6章珠三角城市內澇成因及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彩圖 2100433B
本書主要介紹了城市雨洪模型及其在珠三角城市雨洪調控中的應用。以廣州市為研究區域,分別從不同暴雨選樣、設計暴雨及設計流量等進行市政排水與水利排澇標準銜接關系研究,基于PCSWMM模型構建適用于廣州市荔灣區典型社區的城市雨洪模型,分析各種LID方案對減緩該社區洪澇災害和城市面源污染的效果。基于Arc GIS和SWMM模型構建深圳市民治片區城市雨洪模型和內澇預警預報系統,評估城市化和工程整治措施對洪水的效應,在對珠三角城市暴雨內澇成因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內澇整治經驗,提出珠三角城市內澇的綜合應對措施。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前言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互換性概述第二節 加工誤差和公差第三節 極限與配合標準第四節 技術測量概念第五節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與基本要求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章 光滑孔、軸尺寸的公差與配合第一節 公差與配合的...
第一篇 綜合篇第一章 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實踐第二章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體情況第三章 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第四章 綠色建筑委員會國際合作情況第五章 上海世博會園區生態規劃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第六...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1 工程常用圖書目錄(電氣、給排水、暖通、結構、建筑) 序號 圖書編號 圖書名稱 價格(元) 備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動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結構體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能專篇-暖通空調 ?動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 -剪力墻、框 支剪力墻結構、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前言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相關研究進展
1.3技術路線與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城市雨水利用潛力模型研究
2.1降雨徑流觀測計算
2.2集水量計算模式分析研究
2.3不同頻率年降雨與徑流關系分析
2.4城市雨水資源化徑流模型
第3章城市雨洪調控與利用模式
3.1基本技術模式
3.2雨洪調控與利用綜合模式
3.3城市雨洪調控與利用推廣模式
第4章城市人工暗河蓄排系統技術研究
4.1城市雨水集蓄利用主要模式
4.2城市雨水增滲模式
4.3節能環保型城市雨水除污集蓄系統
4.4人工暗河雨水蓄排系統
第5章城市化對雨水資源影響及調控措施
5.1鄭州市區概況與降雨徑流特性
5.2城市化對市區降雨徑流影響分析
5.3降低城市化對城市降雨徑流影響措施
第6章人工暗河雨水蓄排系統實驗實例
6.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龍子湖校區基本情況
6.2雨水利用技術原理
6.3主要設施
6.4校園雨水灌溉和消防利用
第7章城市雨水利用管理建議
7.1立法與管理
7.2城市雨水利用推廣途徑與政策
7.3加強城市雨水利用宣傳
參考文獻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自然資源,是生態和環境良性循環的控制因素之一。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大多數城市發展的瓶頸。隨著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不科學的土地利用越來越嚴重地影響城市產匯流規律。
《城市雨洪調控利用與管理》(作者張澤中、王海潮、劉廣柱)以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1309098)和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8570005)研究成果為基礎,整合水利部科技推廣計劃項目(TGll34)和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0PTGs507—1)部分研究成果,以城市雨洪人工暗河蓄排系統為核心,詳細論述了城市雨水調控、利用技術和管理建議。
雷暴雨洪水
也稱驟發暴雨洪水。局部地區因強對流作用,挾帶水汽的氣流急速上升而產生雷暴雨。這種雷暴雨的特點通常是歷時短、雨強大、雨區小,常在小流域上造成來勢猛、漲落快、峰高量小的洪水。雷暴雨洪水往往能在小流域上造成嚴重災害。
臺風暴雨洪水
夏秋季在亞洲大陸東南側沿海地帶因臺風產生暴雨而造成的洪水。由于臺風能挾帶大量水汽,臺風暴雨洪水常峰高量大,能在稍大流域上造成洪水威脅;或者由于臺風中心受天氣形勢影響而在一定地區上空打轉,暴雨形成多峰形洪水。中國臺風暴雨洪水常見于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西、江蘇、山東和遼寧等地,有的年份也可深入到湖北、湖南和陜西南部等地。1975年 8月淮河上游發生的臺風暴雨洪水,在約762平方公里的流域上產生洪峰流量達13000立方米/秒。臺風暴雨洪水的典型過程線見圖2。 與臺風暴雨洪水相似的還有,大陸上低渦由于在移動過程中不斷增強形成暴雨而引起的洪水。中國大陸低渦有產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西南低渦和產生在青海湖附近的西北低渦。1963年 8月海河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水就是受西南低渦的影響造成暴雨而引起的,在約1318平方公里的流域上,產生洪峰流量達8360立方米/秒。
鋒面暴雨洪水
因冷暖氣團交綏而產生的暴雨引起的洪水,鋒面雨一般歷時較長,雨強較小而降水總量大,它形成的洪水在中小流域上也往往表現為峰低量大,但在大流域上則可能出現較大的洪峰與洪量。由于它持續時間久,覆蓋范圍大,往往形成組合型天氣系統的暴雨洪水,造成較嚴重的洪水災害。鋒面暴雨洪水的典型過程線見圖3。 鋒面暴雨洪水的特點,因鋒面雨的性質不同而異。一般,冷鋒雨造成的洪水峰值較高,靜止鋒降水往往在較大范圍內造成連續持久的降雨天氣而導致大流域上的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