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國家、地方及企業有關水行業或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技研發項目;承接國家、地方及企業有關水行業或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政策或項目決策技術咨詢服務項目;承接復雜工業廢水處理的概念設計和試驗研究;承接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工程項目前期咨詢(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專項規劃編制)、項目招投標咨詢、工程運行調試、項目后評價或工程運行性能檢測與評估等工程咨詢業務;聯手國內優秀企業研發高效、實用的水工業關鍵設備與產品;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極具針對性的技術培訓;承辦國際性或國內專業技術交流會議。2100433B
中心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水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的核心工作目標,積極推進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在國家科技攻關、新技術新工藝開發、工程化應用轉化、技術與信息服務、行業服務和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績。先后承擔 “ 八五 ” 、 “ 九五 ” 、 “ 十五 ” 、 “863” 等國家科技攻關專題項目近 30 個,取得了 40 多項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編寫或制訂了 10 多項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和設備產品標準。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課題近 10 個。同時水中心始終堅持推進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應用轉化,開發出眾多先進、實用的水處理工藝技術及國內迫切需要的水工業關鍵設備,在全國建立了 40 余個示范工程并積極推廣實用技術及關鍵設備成套化、國產化。通過咨詢服務、項目評審等方式,中心為國家和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在水環境保護領域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技術支持,參與并完成淮河、海河、太湖等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和南水北調治污工程等技術咨詢和政策咨詢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和行業專家的充分肯定。借助主辦的《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的信息傳播,中心對行業的技術發展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世界銀行( WB )、亞洲開發銀行( ADB )保持著長期的交流與合作,并委派專家為這些機構在中國的資助項目提供決策咨詢。中心現為國際水環境聯合會( WEF )團體會員,是代表中國參會的理事單位。中心致力于以創新的發展思路、雄厚的研發實力和開放的技術服務打造成為具有相當競爭力和影響力以及廣泛美譽度的水行業專業機構。
給水工程主要是指和自來水公司有關的一些事宜,而.排水工程分兩個方面,一是市政排水,即和城市排水管道有關的,二是水處理,目前發展趨勢比較好,主要是污水處理廠和回用水處理等,在北方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發展空...
工程造價對女生較好。但是市政學院的給排水應該較好。畢業后可以到市政工程里的城市給排水管網有關的行業去。工程造價在工程方面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相關的證件。
給水排水工程中的“給”的讀音是[ jǐ ] 。
格式:pdf
大小:359KB
頁數: 11頁
評分: 4.5
1頁 城市給排水、管道工程 本章歷年考情: 本章近三年平均分值約 20分,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案例題。具體情況如下表: 章目 年度題量與 分值 單選 多選 案例 合計題量 分值 題量 分值 分值 第一章 2011 5 5 2 4 12 21 2010 4 4 2 4 27 35 2009 6 6 2 4 5 15 平均 5 4 11.33 20.33 本章重點: 1.給排水廠站工程結構與施工方法 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 3.供熱管道工程施工技術 4.燃氣管道工程施工技術 1K414010 給水排水廠站工程結構與特點 1K414011 掌握廠站工程結構與施工方法 一、給排水廠站工程結構特點 二、構筑物與施工方法 (一 )全現澆混凝土施工 1.水處理 (調蓄 )構筑物的鋼筋混凝土池體大多采用現澆混凝土施工 。 2.水處理構筑物中圓柱形混凝土池體結構,當池壁高度大 (12~18m
格式:pdf
大小:359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城市給水排水工程 1、給水排水廠站工程結構與特點 11.廠站工程結構與施工方法 一、給水排水石站工程結構特點: 構件斷面薄、配筋率高、具有較高抗滲性和良好的整體 性。 二、構筑物與施工方法 :全現澆混凝土、單元組合現澆混凝土、預制拼裝、砌筑、預制沉 井、土膜結構水池。 12.給水與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給水處理 :自然沉淀、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軟化、除鐵除錳。常用流程:原水 -> 混凝、沉淀或澄清 ->過濾 ->消毒 二、污水處理 :一級處理(針對水中懸浮物質,物理方法) ->二級處理(有機污染,微生 物法) ->三級處理(氮、磷等無機物,生物脫氮除磷、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 三、再生水回用 13.給水與污水處理廠試運行 一、試運行目的與內容 :檢驗、試驗和監視運行;記錄;評估。包括:單機、充水、空載、 負荷、自動開停機。 二、試運行要求: 單機試行不小于 2h;全廠聯機不少于 2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區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負責)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負責)是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作為國家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序號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2 |
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重慶融海超聲醫學有限公司 |
3 |
油氣勘探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油油氣勘探軟件公司 |
4 |
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5 |
煉焦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唯煉焦技術公司 |
6 |
煉油工藝與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7 |
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8 |
合成纖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
9 |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
10 |
聚烯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11 |
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12 |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公司 |
13 |
煤層氣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14 |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正陽信息安全技術公司 |
15 |
光盤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 |
16 |
表面活性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 |
17 |
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 |
18 |
動物用生物制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所等 |
19 |
木材工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
20 |
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礦業大學、淮南礦業集團 |
21 |
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22 |
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
23 |
基礎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 |
24 |
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 |
25 |
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26 |
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27 |
纖維基復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
28 |
移動通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29 |
通信軟件與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所 |
30 |
新型電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所 |
31 |
輸配電及節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32 |
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院 |
33 |
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達連鑄技術公司 |
34 |
橡塑模具計算機輔助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鄭州大學 |
35 |
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6 |
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7 |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農業大學 |
38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學 |
39 |
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0 |
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1 |
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楊凌西部植物化學公司 |
42 |
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兗礦魯南化肥廠 |
43 |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44 |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公司 |
45 |
電站鍋爐煤的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46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 |
47 |
光纖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48 |
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公司 |
49 |
水泥節能環保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等 |
50 |
電氣傳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 |
51 |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學 |
52 |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公司 |
53 |
衛星導航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合導航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54 |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邦膜技術公司 |
55 |
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
56 |
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7 |
農藥沈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8 |
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59 |
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公司 |
60 |
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現代藥物制劑有限公司 |
61 |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62 |
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輕合金精密成型公司 |
63 |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公司 |
64 |
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學 |
65 |
船舶運輸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66 |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 |
67 |
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68 |
工業過程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
69 |
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公司等 |
70 |
清潔高效煤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院等 |
71 |
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有限公司 |
72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公司 |
73 |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公司 |
74 |
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等 |
75 |
光盤系統及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6 |
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7 |
農藥天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開大學 |
78 |
視像音響數字化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熊貓數字化開發有限公司 |
79 |
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80 |
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公司 |
81 |
煤礦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 |
82 |
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83 |
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華潤生化玉米開發公司 |
84 |
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東創大豆科技發展公司 |
85 |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農業大學 |
86 |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科技大學 |
87 |
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公司 |
88 |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南理工大學 |
89 |
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工制造裝備數字化公司 |
90 |
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北制藥集團新藥公司 |
91 |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公司等 |
92 |
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海利惠霖生命科技公司 |
93 |
經濟領域系統仿真技術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科工仿真技術公司 |
94 |
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 |
95 |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公司 |
96 |
高效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
97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有限公司 |
98 |
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電發電設備有限公司 |
99 |
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北京瑞科等 |
100 |
電力系統自動化-系統控制和經濟運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京自動化院 |
101 |
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
102 |
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漢方現代中藥公司 |
103 |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公司 |
104 |
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暨大基因藥物公司 |
105 |
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州大學 |
106 |
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南大學 |
107 |
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北大學 |
108 |
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109 |
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110 |
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
111 |
手性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成都凱麗手性技術有限公司 |
112 |
中藥復方新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中研同仁堂醫藥公司 |
113 |
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正旦國際科技公司 |
114 |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微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115 |
無污染有色金屬提取及節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16 |
高效軋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學 |
117 |
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凱因生物技術公司 |
118 |
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學等 |
119 |
制造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
120 |
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電研究所 |
121 |
大規模集成電路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 |
122 |
電子政務應用基礎設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 |
123 |
精密超精密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
124 |
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 |
125 |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博奧生物芯片公司 |
126 |
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北大軟件工程公司 |
127 |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豐原發酵技術有限公司江南大學等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區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負責)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負責)是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作為國家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