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加強和規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制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辦公會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4月10日起施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
二○○七年三月五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加強和規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據《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的申報、審核、評價等管理行為。
本辦法所稱工程中心,是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戰略需求。工程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條 工程中心的宗旨是以國家和行業利益為出發點。
第四條 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務:
(一)根據國家和產業發展的需求,研究開發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
(二)以市場為導向;
(三)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
(四)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五)提供工程技術驗證和咨詢服務;
(六)為行業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第五條 工程中心的責任與義務:
(一)根據國家和行業發展需要,以及相關批復文件的要求,實現設定的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目標;
(二)主動組織、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并為行業提供技術開發及成果工程化的試驗、驗證環境;
(三)承擔國家和行業下達的科研開發及工程化研究任務,并依據合同按時完成任務;
(四)將承擔國家和行業任務所形成的技術成果通過市場機制向行業轉移和擴散,起到科研與產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第二章 申報與審核
第六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制定并發布工程中心有關政策文件,指導、組織工程中心的審核、評估等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部門,計劃單列中央企業(集團)(以下簡稱“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或所屬單位工程中心的申報和管理,督促、協調工程中心的建設和運行。
第八條 根據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等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適時發布工程中心建設領域指南,明確工程中心建設重點方向和申報時限要求等事項。
第九條 擬申請工程中心的單位(以下簡稱“申報單位”)須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文件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具體情況,提出工程中心申請報告(編制提綱見附件一),報相應主管部門審查。
第十條 申報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工程中心建設領域及相關要求;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良好市場前景、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研究開發和技術集成能力及相應的人才隊伍;
(三)具有以市場為導向,將重大科技成果向規模生產轉化的工程化研究驗證環境和能力;
(四)具有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良性循環的自我發展能力;
(五)具有對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條件允許的還應具有工程設計、評估及建設的咨詢與服務能力;
(六)原則上采用公司法人形式,確有必要,也可探索其他有效的組織形式;
(七)工程中心董事會(理事會)應包含兩名獨立董事(理事),獨立董事(理事)由相關主管部門選派,一般應由熟悉工程中心所在行業情況的高級技術或管理專家出任;
(八)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知識產權管理等管理制度。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由相關領域的優勢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社會投資機構聯合申請建設工程中心。鼓勵跨地區、跨行業的建設形式,促進區域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鼓勵引進海外一流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十二條 主管部門應認真審查本部門(地區)所屬單位提出的申請,將符合條件的工程中心申請報告(一式四份)及相關申報文件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第十三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受理主管部門提出的申報文件后,組織專家根據本辦法第十條對工程中心申請報告進行評審。評審重點包括工程中心建設的意義與必要性、申報單位的條件、發展目標等。評審過程中,可要求申報單位就有關問題進行說明。
第十四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必要時可征求相關部門和地方的意見,對工程中心申請報告進行初核,經綜合研究后擇優批準。
第十五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在工程中心建設領域指南規定的申報截止日期后90個工作日內完成工程中心申請報告的初核工作。專家評審和征求有關部門、地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此期限內。
第十六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申請報告后,工程中心進入預備期,可暫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籌)”的名義開展工作,實施工程中心申請報告中確定的各項任務。
第十七條 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加強對工程中心預備期相關工作的監督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稽察、檢查和審計等工作。
第十八條 工程中心的預備期一般不超過三年。達到預先設定的預備期發展目標后,申報單位應編制總結報告(編制提綱見附件二),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由主管部門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正式核定申請。
第十九條 對逾期不能達到預定目標的工程中心,主管部門應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報告,說明原因、擬采取的措施和計劃完成日期。
第二十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海關、稅務等部門對主管部門報來的總結報告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正式核定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授牌。
第二十一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工程中心享受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稅收的有關優惠政策。
第三章 評價
第二十二條 工程中心實行優勝劣汰、動態調整的運行評價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兩年對通過正式核定的工程中心進行一次評價。
第二十三條 評價程序:
(一)數據采集。工程中心應于評價當年4月15日前將評價材料報主管部門。評價材料包括:工程中心年度工作報告(編制提綱見附件三)、工程中心數據填報表(附件四)及其相關附件和證明材料。
(二)數據初審。主管部門對工程中心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于當年5月20日前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三)數據核查與分析。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相關中介評估機構對工程中心上報的材料及相關情況進行核查,按照工程中心評價指標(附件五)的規定進行計算、分析,得出評價結果,形成評價報告。
(四)國家發展改革委對評價結果和評價報告進行審核。
第二十四條 工程中心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一)評價得分85分及以上為優秀。
(二)評價得分75分(含75分)至85分之間為良好。
(三)評價得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之間為合格。
(四)有以下情況之一的評價為不合格:
1、評價得分低于60分;
2、連續兩次評價得分65分至60分(含60分)之間;
3、無不可抗拒因素,逾期一個月不上報評價材料;
4、上報材料內容和數據嚴重虛假;
5、有偷稅、騙取出口退稅及其它重大違規、違法行為。
第二十五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評價結果予以公布,并將其作為工程中心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六條 工程中心要定期填報免稅進口科技用品統計表(附件六),于每年3月1日前報送省級財政部門,由各省級財政部門匯總后報財政部。
第四章 資金補助
第二十七條 進入預備期的工程中心,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批復文件,提出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申請國家資金補助。
對于已通過正式核定三年以上,且評價結果為優秀或良好的工程中心,圍繞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為提高持續創新能力,也可提出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申請國家資金補助。
第二十八條 申請國家資金補助的工程中心,須委托具有甲級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或相當資質的工程設計機構)編制工程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編制提綱見附件七),報送相應主管部門。
第二十九條 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后,將工程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有關評估咨詢機構對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進行評估或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必要時,可征求有關部門或地方的意見,根據國家財政資金情況、綜合平衡后,批復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第三十條 工程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的具體申報、審批程序及項目管理,按《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執行。對于中央預算內資金采取直接投資和資本金注入方式的工程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五章 變更與處罰
第三十一條 工程中心應嚴格執行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申請報告。如出現以下兩種情況需要調整的,應及時報告:(一)對于不影響實現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務的調整,由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二)對于發生重大變化,影響實現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務的調整,由主管部門提出調整建議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
第三十二條 對于無法完成預備期發展目標的工程中心,主管部門要及時找出原因、明確相關責任,提出處理建議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通報批評、追回國家投資上繳國庫、撤銷工程中心(籌)稱號等處理。對情節惡劣或后果嚴重的,依法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第三十三條 對于評價得分65分至60(含60分)分之間的工程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給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整改。對于評價結果為不合格的工程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撤銷其工程中心稱號。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工程中心命名統一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英文名稱為:“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 × ”。
第三十五條 各主管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省(部門)級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7年4月10日起施行。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試行)》(計科技〔1992〕2239號)和《國家計委關于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指導性意見》(計辦高技〔2002〕767號)同時廢止。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1)根據國家和產業發展的需求,研究開發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
(2)以市場為導向,把握技術發展趨勢,開展具有重要市場價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統集成;
(3)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持續不斷地為規模化生產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4)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5)提供工程技術驗證和咨詢服務;
(6)為行業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以國家和行業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建立工程化研究、驗證的設施和有利于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機制,培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研究開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
(1)根據國家和行業發展需要,以及相關批復文件的要求,實現設定的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目標;
(2)主動組織、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并為行業提供技術開發及成果工程化的試驗、驗證環境;
(3)承擔國家和行業下達的科研開發及工程化研究任務,并依據合同按時完成任務;
(4)將承擔國家和行業任務所形成的技術成果通過市場機制向行業轉移和擴散,起到科研與產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檔案管理制度1、各種檔案按組卷要求,由立卷人整理,按有關規定裝訂并移送檔案室統一保管。2、各種檔案的文字書寫,必須用藍黑或黑墨水書寫,禁用其它筆書寫。3、檔案一般不外借,確因工作需要借閱檔案時,均應在...
轉載,供參考。公司圖紙管理規定3頁資料簡介開始 為妥善保存技術圖紙,方便相關人員的使用,并確保公司對技術圖紙的所有權,使技術圖紙管理規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本制度。目的為妥善保存技術圖紙,方便相關人員...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完整的品質管理控制流程1。QCC:品質保障圈。包括IQC,IPQC,FQC,OQC,QA,QE,TQC等2。IQC:進料品質檢驗。企業在物料需求訂單下達后,對供應商供應之產品進行驗...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區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負責)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負責)是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作為國家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中文名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英文名稱:“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戰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為目標,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
序號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2 |
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重慶融海超聲醫學有限公司 |
3 |
油氣勘探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油油氣勘探軟件公司 |
4 |
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5 |
煉焦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唯煉焦技術公司 |
6 |
煉油工藝與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7 |
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8 |
合成纖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
9 |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
10 |
聚烯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11 |
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12 |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公司 |
13 |
煤層氣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14 |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正陽信息安全技術公司 |
15 |
光盤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 |
16 |
表面活性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 |
17 |
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 |
18 |
動物用生物制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所等 |
19 |
木材工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
20 |
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礦業大學、淮南礦業集團 |
21 |
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22 |
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
23 |
基礎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 |
24 |
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 |
25 |
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26 |
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27 |
纖維基復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
28 |
移動通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29 |
通信軟件與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所 |
30 |
新型電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所 |
31 |
輸配電及節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32 |
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院 |
33 |
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達連鑄技術公司 |
34 |
橡塑模具計算機輔助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鄭州大學 |
35 |
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6 |
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7 |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農業大學 |
38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學 |
39 |
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0 |
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1 |
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楊凌西部植物化學公司 |
42 |
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兗礦魯南化肥廠 |
43 |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44 |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公司 |
45 |
電站鍋爐煤的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46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 |
47 |
光纖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48 |
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公司 |
49 |
水泥節能環保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等 |
50 |
電氣傳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 |
51 |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學 |
52 |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公司 |
53 |
衛星導航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合導航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54 |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邦膜技術公司 |
55 |
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
56 |
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7 |
農藥沈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8 |
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59 |
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公司 |
60 |
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現代藥物制劑有限公司 |
61 |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62 |
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輕合金精密成型公司 |
63 |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公司 |
64 |
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學 |
65 |
船舶運輸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66 |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 |
67 |
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68 |
工業過程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
69 |
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公司等 |
70 |
清潔高效煤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院等 |
71 |
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有限公司 |
72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公司 |
73 |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公司 |
74 |
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等 |
75 |
光盤系統及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6 |
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7 |
農藥天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開大學 |
78 |
視像音響數字化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熊貓數字化開發有限公司 |
79 |
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80 |
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公司 |
81 |
煤礦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 |
82 |
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83 |
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華潤生化玉米開發公司 |
84 |
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東創大豆科技發展公司 |
85 |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農業大學 |
86 |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科技大學 |
87 |
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公司 |
88 |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南理工大學 |
89 |
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工制造裝備數字化公司 |
90 |
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北制藥集團新藥公司 |
91 |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公司等 |
92 |
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海利惠霖生命科技公司 |
93 |
經濟領域系統仿真技術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科工仿真技術公司 |
94 |
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 |
95 |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公司 |
96 |
高效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
97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有限公司 |
98 |
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電發電設備有限公司 |
99 |
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北京瑞科等 |
100 |
電力系統自動化-系統控制和經濟運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京自動化院 |
101 |
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
102 |
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漢方現代中藥公司 |
103 |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公司 |
104 |
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暨大基因藥物公司 |
105 |
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州大學 |
106 |
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南大學 |
107 |
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北大學 |
108 |
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109 |
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110 |
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
111 |
手性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成都凱麗手性技術有限公司 |
112 |
中藥復方新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中研同仁堂醫藥公司 |
113 |
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正旦國際科技公司 |
114 |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微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115 |
無污染有色金屬提取及節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16 |
高效軋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學 |
117 |
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凱因生物技術公司 |
118 |
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學等 |
119 |
制造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
120 |
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電研究所 |
121 |
大規模集成電路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 |
122 |
電子政務應用基礎設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 |
123 |
精密超精密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
124 |
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 |
125 |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博奧生物芯片公司 |
126 |
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北大軟件工程公司 |
127 |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豐原發酵技術有限公司江南大學等 |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 7頁
評分: 4.7
1 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貫徹《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 創新型城市的決定》,提高產業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進步, 推進以企業為主體、 市場為導向、 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建設,加強和規范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 根據《國 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 (以下簡稱市工 程研究中心)的申報、審核、評價等管理行為。 本辦法所稱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是根據建設創新型城市、 培 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戰略需 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為 目標,由企業、轉制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獨立或聯合 組成的研究開發實體。 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市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 部分。 第三條 市工程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以我市和行業利益為出 發點,通過建立工程化研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 8頁
評分: 4.5
1 附件: 常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常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是我市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內 容之一,也是構建我市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任務。為加強我市工程技 術研究中心的組建和管理,形成具有我市特色與優勢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 發揮其在工程化研究開發、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的作用, 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宗旨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 求,圍繞市科技工作的重點工作任務,通過政府引導,產學研緊密聯合,探 索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途徑,加強“創新、產業化”的中間環節,開發產業 發展中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建立成果轉化所需系統集成的工程化驗證環境, 推動具有市場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增強我市產業的自主開發能力和市 場競爭力。 第三條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依托于本市行業、 領域科技實力較強的 科研機構和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建成擁有省內一流的工程
序號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2 |
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重慶融海超聲醫學有限公司 |
3 |
油氣勘探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油油氣勘探軟件公司 |
4 |
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5 |
煉焦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唯煉焦技術公司 |
6 |
煉油工藝與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7 |
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8 |
合成纖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
9 |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
10 |
聚烯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
11 |
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12 |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公司 |
13 |
煤層氣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14 |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正陽信息安全技術公司 |
15 |
光盤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 |
16 |
表面活性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 |
17 |
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 |
18 |
動物用生物制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所等 |
19 |
木材工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
20 |
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礦業大學、淮南礦業集團 |
21 |
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22 |
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
23 |
基礎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 |
24 |
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 |
25 |
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26 |
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27 |
纖維基復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
28 |
移動通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29 |
通信軟件與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所 |
30 |
新型電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所 |
31 |
輸配電及節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32 |
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院 |
33 |
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達連鑄技術公司 |
34 |
橡塑模具計算機輔助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鄭州大學 |
35 |
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6 |
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37 |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農業大學 |
38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學 |
39 |
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0 |
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1 |
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楊凌西部植物化學公司 |
42 |
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兗礦魯南化肥廠 |
43 |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44 |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公司 |
45 |
電站鍋爐煤的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46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 |
47 |
光纖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48 |
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公司 |
49 |
水泥節能環保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等 |
50 |
電氣傳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 |
51 |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學 |
52 |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公司 |
53 |
衛星導航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合導航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54 |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天邦膜技術公司 |
55 |
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
56 |
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7 |
農藥沈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58 |
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59 |
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公司 |
60 |
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現代藥物制劑有限公司 |
61 |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62 |
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輕合金精密成型公司 |
63 |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公司 |
64 |
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學 |
65 |
船舶運輸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66 |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 |
67 |
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68 |
工業過程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
69 |
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公司等 |
70 |
清潔高效煤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院等 |
71 |
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有限公司 |
72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公司 |
73 |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公司 |
74 |
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等 |
75 |
光盤系統及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6 |
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 |
77 |
農藥天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開大學 |
78 |
視像音響數字化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熊貓數字化開發有限公司 |
79 |
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80 |
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公司 |
81 |
煤礦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 |
82 |
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83 |
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華潤生化玉米開發公司 |
84 |
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東創大豆科技發展公司 |
85 |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農業大學 |
86 |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中科技大學 |
87 |
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公司 |
88 |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南理工大學 |
89 |
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工制造裝備數字化公司 |
90 |
微生物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華北制藥集團新藥公司 |
91 |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公司等 |
92 |
人類干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湖南海利惠霖生命科技公司 |
93 |
經濟領域系統仿真技術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科工仿真技術公司 |
94 |
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 |
95 |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公司 |
96 |
高效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
97 |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有限公司 |
98 |
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哈電發電設備有限公司 |
99 |
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北京瑞科等 |
100 |
電力系統自動化-系統控制和經濟運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京自動化院 |
101 |
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
102 |
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州漢方現代中藥公司 |
103 |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公司 |
104 |
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廣東暨大基因藥物公司 |
105 |
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州大學 |
106 |
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南大學 |
107 |
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東北大學 |
108 |
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109 |
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110 |
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大連船舶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
111 |
手性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成都凱麗手性技術有限公司 |
112 |
中藥復方新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中研同仁堂醫藥公司 |
113 |
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正旦國際科技公司 |
114 |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微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
115 |
無污染有色金屬提取及節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16 |
高效軋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學 |
117 |
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凱因生物技術公司 |
118 |
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學等 |
119 |
制造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
120 |
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機電研究所 |
121 |
大規模集成電路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 |
122 |
電子政務應用基礎設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 |
123 |
精密超精密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
124 |
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 |
125 |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博奧生物芯片公司 |
126 |
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北大軟件工程公司 |
127 |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豐原發酵技術有限公司江南大學等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區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負責)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負責)是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作為國家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戰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為目標,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