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 | 機構屬性 | 國務院原有直屬機構 |
---|---|---|---|
成立時間 | 1998年6月 | 撤銷時間 | 2001年2月19日 |
根據《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辦發〔1998〕55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的內設機構5個機構。
(一)辦公室(外事司)
辦理局機關文秘、檔案、保密、行政事務等工作;組織政府間建材工業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二)規劃發展司
研究擬定建材工業發展戰略和行業規劃;引導建材行業合理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建材資源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推進新型建材及制品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工作。
(三)行業管理司
研究提出建材工業的行業法規;組織制訂行業規章、規范和技術標準;匯集、分析和發布行業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協調行業內部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掌握和分析行業生產動態,向有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
(四)企事業改革司
推進國有建材企事業單位的改革和重組聯合;指導國有建材企業扭虧解困、減員增效和實施再就業工程;促使直屬事業單位在3年內逐步走向社會、進入市場、減少補貼、減員增效。
(五)人事司
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承辦機關黨委的日常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局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辦事機構設在人事司。
根據《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辦發〔1998〕55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機關行政編制為80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2-3名,正副司長職數17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離退休干部工作機構、后勤服務機構及編制,按有關規定另行核定。 2100433B
根據《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辦發〔1998〕55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擬定建材工業發展戰略、行業規劃,提出發展建材工業的方針、政策;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引導行業合理布局。
(二)研究提出建材工業的行業法規,組織制訂行業規章、規范和技術標準;匯集、分析和發布行業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三)協調建材行業內部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掌握和分析行業生產動態,向有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促進建材資源綜合利用,推進新型建材及制品的開發和推廣應用。
(四)推進國有建材企事業單位的改革和重組聯合;指導國有建材企業扭虧解困、減員增效和實施再就業工程;促使直屬事業單位逐步走向社會、進入市場、減少補貼、減員增效。
(五)組織政府間建材工業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六)承辦國務院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建筑圍護材料及管道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在哪
“筑訊中國”網為你解答: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檢驗中心只有一個,設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南路69號(成都市三環路羊犀立交橋外側) 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是經公安部和...
根據送檢材料不同樣品數量不同,具體參考下列標準: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取樣標準(2012版)一、砂:1、執行標準:JGJ52-2006、GB/T14684-20012、檢驗批次:應以在施工現場堆放的...
在網上查檢驗單位電話號碼與檢驗報告書號碼是不是一至,然后在撥通網上公開電話并告知檢驗編號進行數據真偽查詢?,F在的檢測報告都是有二維碼的,你一掃,全部的信息都出來了,你看下是不是相符就可以了。拓展:1、...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一九九五度國家級科技獎勵評審業已結束,共評審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0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5項、二等獎182項、三等獎398項。經國家建材局推薦,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組織評審,建材局直屬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有10項獲此榮譽,現予公布: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
你局(85)建材人勞字第430號文收悉。同意你局下設辦公室、規劃計劃司、技術發展司、生產管理司、投資管理司、財務司、信息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勞動司、人才開發司、外事司、老干部局。
國務院
一九八五年六月八日 2100433B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和《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結合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以下簡稱國家建材局)直屬企業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加強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國家建材局直屬各單位都要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以健全內部控制,嚴肅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第三條 內部審計機構在本單位主要領導人直接領導下,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有關規定,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效益進行內部審計監督,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權,對本單位領導人負責并報告工作。
第四條 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負責組織和指導國家建材局直屬企業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
各直屬單位應定期向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報送季、年度會計報表、統計報表及有關經濟活動業務資料。
第二章 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和主要任務
第五條 國家建材局直屬大、中型及有下屬單位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設置與單位內部其他職能部門同級的獨立審計機構,并受本單位主要領導人直接領導。審計業務較少的小型企業事業單位設置專職內部審計人員,業務上受本單位主要領導或代管。內部審計機構(包括專職審計人員,下同)與其他部門在工作中應當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共同做好審計工作。
第六條 國家建材局直屬企業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業務上受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指導,定期向其報告工作,報送重要審計報告、審計調查報告、審計結論和決定,并按統一規定表格及時填報審計情況統計表,每年年度終了三十天內,報送上年審計工作總結及當年度審計工作計劃。
第七條 內部審計機構的主要任務是:
(一)貫徹國家審計法規,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內部審計制度,并參與本單位有關經濟、財務管理等方面規章制度的研究制定。
(二)建立定期審計制度,對本單位的年度財務決算、納稅申報、貸款申請等事項,實行審簽制度。對各種經濟核算(包括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及其他業務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及完整性進行審計監督。
(三)對本單位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各項預算內、外資金的周轉、運用及其效果進行審計監督,幫助挖掘潛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對本單位下屬企業廠長(經理)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五)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嚴密、有效以及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六)對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包括外匯收支計劃)和事業經費預算的編審、執行及完成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對上繳稅利各項資金的提留比例,以及各種經濟合同的簽訂和執行進行審計監督。
(七)對內部承包經營活動進行審計監督。
(八)對嚴重違反財經法紀的貪污、賄賂等不法行為進行專案審計。
(九)對本單位與境內外經濟組織舉辦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以及合作項目所投入資金、財產的使用及其效益,進行內部審計監督。
(十)指導下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
(十一)辦理本單位領導和上級審計機構交辦的其他審計事項,配合國家審計機關對本單位進行的審計。
第八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逐步把工作重點放到效益審計上來,圍繞本單位的經濟效益開展審計工作,為領導在經營決策上提供依據。
第三章 內部審計機構的職權
第九條 內部審計機構的主要職權是:
(一)檢查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憑證、帳簿、報表、決策、資金、財產、查閱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二)參加生產、技術、財務、計劃及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會議。審查經濟合同、協議和其他經濟文件。
(三)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詢問或召開審計調查會議,索取證明材料,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積極配合。
(四)提出糾正和處理違反財經紀行為的意見,以及堵塞漏洞、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議,經本單位領導批準后監督執行。對正在進行的嚴重違反財經法紀、嚴重損失浪費行為,有權作出臨時的制止決定。
(五)對嚴重違反財經法紀和嚴重失職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人員,有權向單位領導或主管部門提出追究其責任的建議,經批準后執行。
(六)對阻撓、破壞審計工作,拒絕提供有關資料的,必要時,經單位領導批準,可采取適當的臨時措施,并提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建議。
(七)對審計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可直接向上級審計機構或國家審計機關反映。
第十條 國家建材局直屬各單位,可在管理權限范圍內,授予內部審計機構經濟處理、處罰的權限。
第十一條 國家建材局直屬各單位的有關職能機構及下屬單位,應根據內部審計機構的要求及時向其提供財務收支計劃、預算、決算、會計報表及有關文件資料。本單位向上級主管部門編送的年度財務決算,必須經內審機構或專職的內審人員審簽意見后報出。
第四章 內部審計工作的程序
第十二條 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程序是:
(一)準備階段。根據上級部署,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審計工作計劃,報經本單位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充分做好審計前期準備工作,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搜集有關資料,擬定審計方案,向被審計單位發出審計通知書。
(二)實施階段。聽取被審計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匯報,審查憑證、帳簿、報表,檢查現金、實物,查閱有關文件、資料、核實有關數據,了解事實真象。調查核實的記錄要由被審單位或有關當事人簽字(或取得其所寫書面材料)后,方可作為審計依據和證明材料。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可隨時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提出改進意見。
(三)報告階段。審計終了,依照有關法規和制度規定,并根據事實情況,對審計事項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審計報告和處理建議,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后,報送本單位領導審批。
(四)處理階段。經批準的審計結論和決定,被審計單位必須執行。如有異議,可在十五日內向內部審計機構所在單位領導人提出申訴。單位領導人應在接到申訴二十日內做出是否更改的決定。審計機構和被審計單位對本單位領導人所做出的決定有異議,可向上級審計機構申請復審。申訴和復審期間,原審計結論和決定不停止執行。
審計部門為了檢查審計結論和決定執行情況,可以進行回訪或后續審計。
第十三條 內部審計機構必須建立審計檔案,定期或長期保管各項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結論和決定及有關資料,以備查考;非經批準,不得任意銷毀。
第五章 內部審計人員
第十四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根據審計工作需要配備審計、會計、經濟、工程等專業人員,對審計人員的選配應保證其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設機構而設置專職審計員的單位,必須配備知識面較廣、業務能力較強、能勝任獨立審計工作的人員擔任審計工作。
第十五條 內部審計人員的職務按照審計干部管理權限的規定任免。根據干部條件,可設置處、科級(及以上)職位的審計員。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和獨立專職審計員職務的任免,應征得上審計機構的同意。國家建材局直屬單位審計機構負責人和獨立專職審計員職務的任免,要征得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的同意。正式任免后,按有關規定備案。
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定和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根據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到離、退休年齡而身體能堅持工作,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審計人員,征得本人同意適當延長離退休時間,繼續任職,或辦理返聘任審計工作。
第十七條 內部審計人員要努力學習審計理論知識,熟悉國家財經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和審計、財會等業務,積極參加有關的培訓學習和審計學術組織活動,不斷提高審計工作水平。
第十八條 內部審計人員要依法審計、堅持原則、廉潔奉公、忠于職守、秉公辦事、保守秘密。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泄漏秘密、玩忽職守。
內部審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打擊報復。
第十九條 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有權根據需要抽調和集中各單位的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專項、重點審計,或由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派員辦公室組織各單位內審人員對各單位實施聯合輪審。有關單位給予積極支持和配合。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條 國家建材局直屬企業事業單位可根據本辦法擬定本單位內部審計實施細則,報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備案。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審計署駐國家建材局審計特派員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批準發布部門
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