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黃土公路連拱隧道 | 作????者 | 劉新榮、鐘祖良 |
---|---|---|---|
ISBN | 9787030492456 | 類????別 | 交通運輸工程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7-01 |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黃土的基本特征及圍巖分級
第3章黃土連拱隧道信息化施工監控量測
第4章黃土連拱隧道圍巖參數的位移反分析
第5章黃土連拱隧道相似模型試驗研究
第6章黃土連拱隧道施工方案優化研究
第7章黃土連拱隧道中隔墻形式及最小厚度分析
第8章黃土連拱隧道施工過程的空間效應分析
第9章黃土連拱隧道動態施工損傷局部化研究
第10章黃土連拱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2100433B
本書對我國公路黃土連拱隧道的支護參數選擇、隧道開挖方案設計、中隔墻選形與地基加固以及防排水系統設計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為我國公路黃土連拱隧道的修建提供了理論依據及施工參考。主要內容包括黃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及其本構模型、黃土連拱隧道現場監控量測和參數反分析技術、黃土連拱隧道大型物理模型試驗、黃土連拱隧道施工方案優化和空間力學效應分析、黃土連拱隧道的中隔墻形式及合理厚度選擇,以及黃土連拱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等。
分離式隧道通常是兩個并行隧道凈距大于2倍的開挖寬度。小凈距隧道是指2m到0m之間的。連拱隧道是指并行隧道共用一個立墻的。
不是,雙連拱是兩個挨在一起的隧道,共用中間的中隔墻;雙側壁導坑是開挖方法,多用在圍巖差的隧道,分部施工的一種方法
分離式隧道通常是兩個并行隧道凈距大于2倍的開挖寬度。小凈距隧道是指隧道間的中間巖柱厚度小于下表建議值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宜用于洞口地形狹窄或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也可用于長或特長隧道洞口局部地段。連拱...
格式:pdf
大?。?span id="q58pzwk" class="single-tag-height">630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以離石黃土連拱隧道為工程依托,詳細介紹了影響黃土隧道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研究了該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洞施工采取先左洞,后右洞的施工順序,主洞開挖分上下臺階,上臺階施工完成以后,立即進行支護,封閉拱頂,下臺階采用機械開挖。同時對監測量控要點進行了重點闡述,可供類似工程特別是類似黃土地質條件下連拱隧道施工借鑒和參考。
《公路連拱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以連拱隧道建設關鍵技術課題研究報告為基礎,參照課題組編制的連拱隧道設計標準圖、施工操作規程及相關施工資料等撰寫而成。本書簡述了連拱隧道的發展歷史,分析了病害產生的原因,提出了中墻類型及病害防止措施,介紹了連拱隧道設計和施工技術,詳述了進洞、洞身掘進、襯砌施作程序、動態反饋分析及典型病害調查方法。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已經和正在修建大量的公路隧道。連拱隧道的采用雖然只有不到40年的歷史,但因其適應于一些特殊地形和地質條件,因此發展很快,也由此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連拱隧道跨度大,結構復雜,各種不利因素比較多,施工困難,而可供類比的工程很少,難以尋求到可供借鑒的工程實例。鑒于人們對連拱隧道的認識尚未十分清楚,為了促使其健康發展,針對存在的一些病害,由云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為承擔單位,同濟大學、思小公路建設指揮部等部門參加,共同組成了連拱隧道課題研究小組,會同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和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等單位,以思小公路工程為依托,開展了連拱隧道工程的課題研究。2100433B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國內外公路連拱隧道工程設計、科研、施工和組織管理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介紹了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成功案例,突出了各種施工方案的適用條件及其優缺點、工藝流程、工藝步序和工藝要點,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 本書適用于公路隧道科研、設計、施工和管理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研究生及大專院校學生參考用書,還可作為企事業單位中、高級技術人員培訓用書。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