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陸鼎中 / 等 | 出版社 | 同濟大學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1999年03月 | 頁????數 | 326 頁 |
定????價 | 30 元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560809311 |
目 錄
再版前言
前 言
第一章 緒論
1.1路基路面的功能和要求
1.2路基路面的構造
1.3路基路面工程的特點與內容
1.4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第二章 行車荷載的分析
2.1車輛的類型和軸型
2.2車輛的重力作用
2.3行車的動態影響
2.4交通分析
第三章 自然因素的影響
3.1公路自然區劃
3.2路面溫度狀況
3.3路基濕度狀況
第四章 材料的力學特性
4.1極限強度
4.2疲勞特性
4.3變形特性
4.4荷載-彎沉關系
第五章 一般路基設計
5.1路基的病害和設計要求
5.2填料選擇和壓實標準
5.3路基邊坡和地基要求
5.4路基排水
5.5路基防護與加固
第六章 路基穩定性分析
6.1基本分析方法
6.2條分法的解
6.3穩定性驗算
6.4整治措施
第七章 擋土墻設計
7.1擋土墻的類型、構造和布置
7.2土壓力計算
7.3擋土墻驗算
7.4加筋土結構計算
第八章 柔性路面結構設計
8.1柔性路面的損壞模式和設計標準
8.2彈性層狀體系的應力和位移計算
8.3路面結構層次的組合
8.4以彎沉為設計指標的路面結構厚度計算方法
8.5路面結構層的應力驗算及防凍層厚度檢驗
8.6路面補強層設計
第九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
9.1混凝土路面的損壞模式和設計要求
9.2彈性地基板的應力分析
9.3結構層組合設計
9.4路面板尺寸的確定
9.5接縫和配筋設計
9.6混凝土加鋪層設計
第十章 路面狀況的調查和評定
10.1概述
10.2路面行駛質量的評定
10.3路面抗滑性能的評定
10.4路面損壞狀況的評定
10.5路面結構承載能力的評定
10.6路面管理系統簡介
第十一章 路基建筑
11.1概述
11.2土方作業
11.3石方爆破
第十二章 路面建筑
12.1石灰(水泥)穩定類基(墊)層
12.2砂石類結構層
12.3瀝青類結構層
12.4水泥混凝土結構層
階段測驗作業
主要參考文獻
內 容 提 要
本書是根據我國最新頒布的有關道路工程的技術標準、規范,并吸收近幾年來
取得的科技成果,在《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版)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全書共分十
二章,主要介紹路基路面工程的概貌;影響路基路面結構性能的諸因素(行車荷載、
環境條件、材料特性等)分析;一般路基設計、路基穩定性分析和擋土墻設計;瀝青
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路面狀況調查和評定;路基土方作業
和石方爆破;路面結構層的材料組成及施工技術等內容。書中配有計算實例、復習
思考題和習題以及測驗作業。
本書為高等院校交通土建工程(道路工程)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
有關專業教材,還可供道路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將來可以考一建還有造價師的證書,條件不夠可以私信我
2002版的.
公路工程名詞術語(JTJ_002-87),在網上搜索一下就有了!!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指導書 (一) 任務起止日期: 學 生 姓 名 學 號 指 導 教 師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指導書 一、課程設計任務 根據指導老師要求,完成相應的設計任務,主要包括: 1、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 2、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 3、擋土墻設計。 二、課程設計內容 1、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雙向 4車道高速公路) (1)路面結構設計圖、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塊布置圖、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設計圖, 至少完成其一(一張 A3圖紙) (2)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計算書 (3)交通量根據學生班級及學號尾數按照表 1采用,若學號尾數超過 34,則 35號選 用 1號的資料, 36號選用 2號的資料,依此類推。 表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交通量與土基資料 交通量(輛 /晝夜) 路基中濕, E=35MPa 路基干燥, E=50MPa 學生學號尾數 01 02 03 04 0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 27頁
評分: 4.6
第一次作業 二、主觀題 (共 13 道小題 ) 14. 名詞解釋:路面耐久性 答:路面結構具備的抗疲勞、抗老化和抗形變積累的能力。 15. 名詞解釋:路面的穩定性 答:路面結構在長期使用中, 抵御大氣溫度和水分變化的影響, 保持強度和高度以及整體 性不降低過多的能力。 16. 問答題:路基路面工程特點有哪些? 答:(1)工程量大、投資大,施工周期 (2)工程涉及面廣,占地 范圍大。對當地的農田水利、水止保持、和生態環境影響大。 (3)根據公路所經過的地帶的水文地質條件, 結構變化多。 (4)路基 與路面直接相關,路基設計要與路面設計綜合考慮。 17. 名詞解釋:路基臨界高度 答:對應路基處于干燥、中濕、潮濕和過濕狀態的路基最小 填土高度,是判斷路基干濕類型的指標。它是根據大量調查資料 統計得來的標淮值,考慮了不同地區公路自然區劃的差異,不同 土質對路基干濕類型的影響。 18. 名詞解釋:
《新編路基路面工程》(劉黎萍編著)是根據我國最新頒布的有關道路工程的技術標準、規范,并吸收近幾年來取得的科技成果,在《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
《路基路面工程》配有““路基路面工程”數字課程” 。
數字課程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內容提供者 |
---|---|---|---|
“路基路面工程”數字課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2009年8月 |
殷青英 |
本書以最新頒布的規范為依據,匯集當前路基路面工程領域內的新思想、新成果和新技術,注重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的緊密聯系,力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本書共12 章,分為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兩部分,主要對路基路面工程的結構、材料、設計等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理論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對施工和質量控制相關內容進行介紹。本書圖文并茂,并附有示例,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