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涉及一種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流化床煤氣發生爐及采用該設備制備煤氣的方法。
圖1為2010年2月以前的技術中一種煤氣發生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煤氣發生爐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煤氣制備方法具體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中:10-爐膛、20-還原區、30-導氣區、40-填充結構、100-爐體、110-粉煤入口、120-第一進氣口130-第二進氣口、140-導氣口、150-細粉煤入口、200-旋風分離器
|
|
|
《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以促進煤氣發生爐內反應的有效進行,提高煤氣生產效率。
《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煤氣發生爐,在爐體壁內從下至上依次包括爐膛、還原區和導氣區,所述爐膛壁面上設置有粉煤入口,所述還原區壁面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還原區壁面上或所述還原區與所述爐膛交界的壁面上還設置有細粉煤入口。如上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優選的是所述細粉煤入口的數量為多個,周向均勻布設在爐體壁面上。如上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優選的是所述細粉煤入口具體為噴槍結構。如上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優選的是所述粉煤入口通入的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毫米,所述細粉煤入口通入的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0.3毫米。為實現上述目的,《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煤氣制備方法,包括: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粉煤顆粒和氣化劑進行燃燒;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所述煤氣發生爐內的物質反應以獲得一氧化碳和氫氣。如上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優選的是通入的所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所述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0.3毫米。如上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優選的是還包括:在細粉煤顆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水蒸氣或氣化劑。如上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優選的是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的步驟具體為:以脈沖方式間隔向煤氣發生爐內噴入細粉煤顆粒。如上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優選的是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的步驟具體為:向煤氣發生爐內連續噴入細粉煤顆粒。
《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采用在煤氣發生爐上增設細粉煤入口,以便在還原制備一氧化碳的反應中通入細粉煤顆粒的技術手段,提高了還原區內碳的濃度,提高還原區內的還原反應效率,進而可提高煤氣制備效率。
煤氣發生爐不同廠家不同價格,建議您咨詢一下專業人士,一般都是要面談的哦!
煤氣發生爐[1]屬于固體燃料(煤或焦炭)經過氣體的一種熱加工過程,即用氧或氧化合物(蒸汽、二氧化碳)通過高溫的固體燃料(煤、焦炭)層、其中起氧化作用的有機物質(空氣、水蒸汽)稱為氣化劑,生成含有氫、及...
煤氣發生爐是將煤炭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煤氣(主要成分為CO、H2、CH4等)的生產設備。工作原理為:將符合氣化工藝指標的煤炭篩選后,由加煤機加入到煤氣爐內,從爐底鼓入自產蒸汽與空氣混合氣體做為氣化劑。...
相比于煤的燃燒,煤氣的燃燒更為清潔、高效,因此煤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將煤轉換為煤氣的煤氣發生爐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固定床、流化床和氣流床。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粉煤的氣化相比于塊煤氣化效率更高,是2010年2月以前研究和應用的主要煤氣化手段。利用粉煤生產煤氣的氣化原理是煤和氣化劑的反應,本質上是碳、氧和水蒸汽的反應。在通常的煤氣發生爐中,將粉煤通入煤氣發生爐中,并將水蒸汽、空氣通入煤氣發生爐中,而后粉煤和氣化劑發生反應,主要的反應式包括碳與氧氣的燃燒反應,放出熱能,如下式(1)所示:
C O2→CO2 Q(1)其中,“ Q”代表放出熱量。
還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被碳還原為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反應,主要反應式如下式(2)、(3)和(4)所示:
CO2 C→2CO-Q(2)
H2O C→H2 CO-Q(3)
2H2O C→CO2 2H2-Q(4)其中,“-Q”代表吸收熱量。
截至2010年2月,已有技術基于上述原理來生產煤氣所使用的煤氣發生爐可以為循環流化床,其一般結構如圖1所示,在爐體100壁內從下至上的區域依次為爐膛10、還原區20和導氣區30。其中,在爐體100側壁的中下部設置有粉煤入口110,又可稱進煤口;在爐體100底部設置有第一進氣口120,所通入的第一次進氣主要是空氣和水蒸汽,又可稱氣化劑進氣口。爐體100壁內偏下部的空間直接連通粉煤入口110和第一進氣口120的區域就是爐膛10,提供粉煤燃燒所需的空間,主要完成的是上述反應式(1)。在爐體100側壁的中部設置有第二進氣口130,通入的第二次進氣是水蒸汽或氣化劑,又稱二次風進口。在爐膛10的上方,與第二進氣口130直接連通的區域為還原區20,提供二氧化碳、水蒸汽和碳完成上述還原反應式(2)—(4)的反應空間。在還原區20的上方為導氣區30,爐體100的上部一般通過管道連接旋風分離器200,將夾雜著固體顆粒的混合氣,俗稱煤氣,傳輸到旋風分離器200中。旋風分離器200的上部設置導出管道,將分離出來的混合氣導出,其下端通過設置在爐體100中部的回引口與爐體100相連,用于導引未反應的固體顆粒,主要是粉煤,循環回到爐體100中再次燃燒。2010年2月以前的技術采用上述結構的煤氣發生爐,其存在的缺陷是:還原區內壓強較低,所以二氧化碳、水蒸汽和碳的分子難以充分接觸以進行反應,導致煤氣發生爐的反應效率普遍不高。
1.一種煤氣發生爐,在爐體壁內從下至上依次包括爐膛、還原區和導氣區,所述爐膛壁面上設置有粉煤入口,所述還原區壁面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還原區壁面上或所述還原區與所述爐膛交界的壁面上還設置有細粉煤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粉煤入口的數量為多個,周向均勻布設在爐體壁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粉煤入口具體為噴槍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氣發生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入口通入的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毫米,所述細粉煤入口通入的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0.3毫米。
5.一種煤氣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氣發生爐的爐體壁內從下至上依次包括爐膛、還原區和導氣區,所述爐膛壁面上設置有粉煤入口,所述還原區壁面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在所述還原區壁面上或所述還原區與所述爐膛交界的壁面上還設置有細粉煤入口,通過所述粉煤入口和所述第二進氣口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粉煤顆粒和氣化劑進行燃燒;通過所述細粉煤入口向煤氣發生爐通入細粉煤顆粒,所述煤氣發生爐內的物質反應以獲得一氧化碳和氫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的所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所述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0.3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細粉煤顆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氣化劑。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的步驟具體為:以脈沖方式間隔向煤氣發生爐內噴入細粉煤顆粒。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氣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的步驟具體為:向煤氣發生爐內連續噴入細粉煤顆粒。
如圖2所示為《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煤氣發生爐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該煤氣發生爐的爐體100壁內從下至上依次包括爐膛10、還原區20和導氣區30。其中的爐膛10與設置在爐體100底部、用于通入空氣的第一進氣口120相連,還與設置在爐體100中下部的粉煤入口110相連。通入粉煤顆粒和氣化劑后即可在爐膛10內進行燃燒反應。還原區20位于爐膛10的上方,還原區20與設置在爐體100側壁中部、用于通入水蒸汽或氣化劑的第二進氣口130相連。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熱空氣及底部氣流帶動下漂浮在還原區20的煤粉、以及從第二進氣口130通入的水蒸汽或氣化劑可以在還原區20內進行還原反應生成煤氣的主要成份一氧化碳和氫氣,而后包含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進入導氣區30,在爐體100導氣區30的側壁上設有導氣口140,煤氣可以從導氣口140導出。在爐體100內的爐膛10、還原區20和導氣區30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劃分,只是以其內主要發生的反應來劃分。在該煤氣發生爐爐體100內還原區20與爐膛10交界的壁面上還設置有細粉煤入口150,即在粉煤入口120和第一進氣口110之間設置一細粉煤入口150,用于通入細粉煤顆粒。所謂細粉煤顆粒,即粒徑遠小于粉煤顆粒粒徑的粉煤,通常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10毫米,細粉煤顆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0.3毫米。該實施例煤氣發生爐的工作過程是:通過第一進氣口和粉煤入口向煤氣發生爐內分別通入氣化劑和粉煤顆粒,粉煤顆粒和氣化劑在爐內的高溫環境下進行燃燒;通過細粉煤入口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且此時,通過第二進氣口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水蒸汽或氣化劑。在此環境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與未燃燒的高溫粉煤顆粒和細粉煤顆粒發生還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在此過程中,細粉煤顆粒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了還原區內碳的濃度,使反應物各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加速反應的進行,使反應進行的更為充分,因此能夠提高煤氣生成反應的反應效率。在具體實施中,細粉煤入口的數量可以為多個,周向均勻的布設在爐體壁面上,以便均勻地向還原區內供給細粉煤顆粒。進一步的,細粉煤入口可以采用噴槍結構。細粉煤顆粒因其粒徑小,本身就具有可噴射的條件。采用噴射加入的方式能夠更利于細粉煤顆粒在還原區內的混合,且能夠進一步以較高壓力噴入更多細粉煤顆粒,以提高還原區內壓力。該實施例技術方案中,通入細粉煤顆粒的目的是提高還原區內物質濃度,所以細粉煤入口的位置并不限于在還原區和爐膛之間設壁面上置,還可以設置在還原區的壁面上或爐膛的壁面上。
如圖3所示為《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煤氣制備方法具體實施例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向煤氣發生爐的爐膛內通入粉煤顆粒和氣化劑進行燃燒,氣化劑包括空氣和水蒸氣,此時通入的氣化劑也可以為空氣 ;2、向煤氣發生爐的還原區或鄰近進入還原區的位置通入細粉煤顆粒,煤氣發生爐內的物質反應以獲得一氧化碳和氫氣 ;還可以進一步執行步驟3、向煤氣發生爐的還原區內通入水蒸汽或氣化劑,進一步提高還原區20的溫度,同時提高碳的濃度,促進還原反應的進行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而后導出。該實施例的煤氣制備方法可采用《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的煤氣發生爐來完成。通入的粉煤顆粒的粒徑一般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細粉煤顆粒的粒徑一般小于或等于0.3毫米。在細粉煤顆粒和水蒸氣或氣化劑通入的方式上來說,可以一并通入也可以分別通入,例如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細粉煤顆粒,在細粉煤顆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氣發生爐內通入水蒸氣或氣化劑。在通入順序上來說,對于連續進料、燃燒、還原、導出一氧化碳的煤氣發生爐,細粉煤顆粒和水蒸氣的通入順序沒有嚴格意義的先后之分。具體實施中,較佳的是采用噴槍以脈沖方式間隔向煤氣發生爐內噴入細粉煤顆粒,或者也可以采用噴槍向煤氣發生爐內連續地噴入細粉煤顆粒。該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還原區內通入細粉煤顆粒,可以增加還原區內物質的濃度,使反應物各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加速了反應的進行,使反應進行的更為充分,因此能夠提高混合氣生成反應的反應速率。
2021年8月16日,《煤氣發生爐及煤氣制備方法》獲得安徽省第八屆專利獎優秀獎。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煤氣發生爐應急預案 1.主要危險物質的名稱及基本特性 名稱:焦爐煤氣 物理性質:經過凈化焦爐煤氣為無色有臭味的有毒氣體 發熱量 16.7~18.4 MJ/m 3(4000~4400Kcal/m 3) 理論燃燒溫度 2150℃ 著火點 550~650℃ 爆炸極限 5.6~30.4% 密度 0.452Kg/m3 主要成分 CH4 20~30%,H2 56~60%,H2S 0.5%,CMHN2.2~2.6,O 2 0.4~0.6%,CO 6~9%,CO22~3% 描述 焦爐煤氣可燃物多,發熱量較高,屬高熱值煤氣,含有較多的碳氫化合 物,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要特別注意著火、爆炸事故的發生。 1.1 潛在的重大事故類型及后果 1.1.1 煤氣泄漏后如遇有可燃物、助燃物即發生著火燃燒事故; 1.1.2 煤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 若遇到引爆源,即會發生爆炸, 煤氣爆炸事故發生后, 一般會造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本文介紹了昕昊達公司對于煤氣發生爐投產后長期出現的爐況差,管道堵塞,焦油無法正常回收問題解決和改造方法。經改造實施煤氣發生爐產能及煤氣質量顯著提升。
煤氣發生爐使用過程中,煤氣的壓力控制參數是生產過程的重要參數,如果煤氣的壓力控制偏高,將造成煤氣從爐內向外竄漏,但是如果煤氣的壓力控制偏低,又會造成空氣由爐外向爐內竄漏,降低煤氣的質量。下面為大家講解煤氣泄漏檢測及煤氣發生爐設備防漏措施。
1.煤氣泄漏的檢測
檢測煤氣泄漏情況常用工具---靈敏的壓力計、煤氣檢測器和檢漏液。一般情況下,檢漏器對檢漏液是很敏感的,檢修時,應先使用檢漏器,再使用檢漏液,檢測時必須關閉所有的標志燈。進入泄漏區域時,應通知聯絡中心已經到達可能泄漏區域,在進入之前,準備好煤氣檢測裝置;務必與聯絡中心保持通信,通報緊急情況。做好文件記錄,任何泄漏檢查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員都要全面地記錄檢測過程。
2.煤氣泄漏防漏措施
過去在煤氣生產中進行原始的操作,使焦爐里的煤氣壓力一般控制在50~80Pa,造成煤氣的大量泄漏,而且難以保證煤氣中的含氧量小于1%,主要原因是控制調節系統受到現場的干擾因素太多,使調節系統難以達到實現0±10Pa微壓自動控制的目標。20世紀90年代以來,普遍使用PLC控制、集散控制等方法對煤氣發生爐進行控制,在兩段爐中采用發生爐煤氣壓力二級調節控制系統(系統框圖見圖2所示),在系統控制參數整定好后,爐面可實現0±10Pa高性能的壓力自動控制,有效杜絕了煤氣外泄,而且還能確保煤氣的含氧量小于1%。
今天黃臺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下煤氣發生爐風量調節及熱運行!
煤氣發生爐是一種使用空氣、水蒸氣的混合氣體作為輔助料劑,能夠將各種煤類物料發生成為無煙煤、焦炭及煙煤等,產生煤氣。在整個煤氣發生爐的工藝流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煤氣發生爐風量調節及熱運行。
煤氣發生爐風量調節有兩種比較主流的方式:
1、操作人員通過對煤氣發生爐各種狀態、實況判斷好之后通過手工進行調節。
2、煤氣發生爐操作控制臺自動檢測各種參數、狀況、壓力等,綜合進行自動化計算,并且做出自動調節,從而讓煤氣發生爐能夠更加符合用戶的需求。
煤氣發生爐風量熱運行:
1、煤氣發生爐的出口溫度超過類生產工藝的規定最高值。
2、通過探火口進行觀察,如果發現爐面的顏色偏紅色或者亮光色,甚至局部出現冒火現象,則有可能是熱運行。
3、探火口出現了結渣現象,釬子無法插入,火層溫度超出正常范圍。
4、對出料進行化驗,如果二氧化碳超過了規定值,則熱值較低。
【學員問題】煤氣發生爐的煤氣凈化?
【解答】由煤氣發生爐生成的粗熱煤氣(溫度為500~600℃)首先進入雙豎管被熱循環水冷卻洗滌,煤氣中的部分灰塵隨熱循環水從雙豎管下部的水封中排出,被雙豎管洗滌降溫后的煤氣溫度約為80℃,進入洗滌塔進行再次的冷卻和洗滌除塵,煤氣溫度冷卻至30~45℃,出口灰塵含量一般小于50mg/m3 .經隔離水封再進入電捕除塵器進行脫油除塵,煤氣中的焦油與灰塵總含量不超過100mg/m3以內,通過煤氣加壓機加壓至8-15Kpa(也可根據用戶用戶調整),再經脫硫塔脫去硫份后,供用戶使用。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