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水玻璃砂工藝原理及應用技術(第2版) | 作????者 | 樊自田、朱以松、董選普 |
---|---|---|---|
ISBN | 9787111525325 | 頁????數 | 274頁 |
定????價 | 49元 | 出版社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6年3月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概述
1.1水玻璃砂工藝發展的歷程
1.1.1CO2吹氣硬化水玻璃砂
1.1.2粉末硬化劑自硬水玻璃砂
1.1.3液態有機酯自硬水玻璃砂
1.1.4對水玻璃砂潰散性和舊砂回用的再認識
1.1.5其他水玻璃砂工藝方法
1.1.6水玻璃砂工藝的最新發展
1.2水玻璃砂的特征及其與黏土砂和樹脂砂的比較
1.2.1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應用范圍
1.2.2水玻璃砂、樹脂砂和黏土砂用于鑄鋼件生產的比較
1.2.3選擇鑄鋼件鑄造工藝技術改造方案的思考
1.3基于水玻璃砂綠色鑄造的關鍵技術
1.3.1綠色鑄造的重大意義
1.3.2水玻璃——綠色鑄造黏結劑
1.3.3實現水玻璃砂綠色鑄造的關鍵技術
1.3.4綠色鑄造水玻璃砂工藝的技術優勢及目標
參考文獻
第2章水玻璃砂的工藝原理及特征
2.1水玻璃的種類及基本特征
2.1.1鈉水玻璃
2.1.2鉀水玻璃
2.1.3鋰水玻璃
2.2鈉水玻璃砂的硬化機理概述
2.2.1化學硬化形成新的產物
2.2.2失水由液態到固態的物理硬化
2.2.3物理硬化與化學硬化的區別
2.3CO2氣體硬化鈉水玻璃砂的硬化機理
2.3.1CO2氣體硬化鈉水玻璃砂的機理
2.3.2CO2氣體硬化鈉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影響因素
2.3.3CO2氣體硬化鈉水玻璃砂的改進工藝方法
2.4加熱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機理
2.4.1加熱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及特點
2.4.2加熱硬化水玻璃砂的基本特征及影響因素
2.4.3加熱硬化水玻璃砂的改進工藝方法
2.5粉末硬化劑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2.5.1硅鐵粉硬化劑
2.5.2硅酸二鈣硬化劑
2.6有機酯液態硬化劑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2.6.1有機酯硬化劑的化學組成
2.6.2有機酯硬化劑的硬化原理
2.6.3有機酯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2.7不同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的對比分析
2.8鑄件材質對水玻璃砂性能的要求及特點
參考文獻
第3章水玻璃黏結劑的老化及改性
3.1水玻璃黏結劑的老化現象
3.1.1水玻璃的老化
3.1.2老化現象對水玻璃砂性能的危害
3.2水玻璃黏結劑改性的方法與技術
3.2.1水玻璃的物理改性
3.2.2水玻璃的化學改性
3.2.3水玻璃的復合改性
3.3水玻璃黏結劑改性技術新進展
參考文獻
第4章CO2硬化水玻璃砂
4.1原材料的性能與要求
4.1.1原砂
4.1.2水玻璃
4.1.3其他材料
4.2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藝
4.2.1傳統工藝配方
4.2.2近年開發的CO2硬化水玻璃砂工藝
4.2.3造型制芯要求
4.3吹氣硬化工藝及裝備
4.3.1傳統吹氣方式
4.3.2復合吹氣方法
4.4真空CO2硬化水玻璃砂
4.4.1VRH法的主要工作原理
4.4.2VRH法工藝的主要特點
4.4.3VRH法的主要工序
4.4.4典型工藝配比
4.4.5VRH法的新發展
4.5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響因素
4.5.1常溫強度
4.5.2高溫性能
4.5.3出砂性的指標——殘留強度
4.6CO2硬化水玻璃砂的常見缺陷及防止方法
4.6.1黏砂
4.6.2表面粉化(白霜)
4.6.3吸濕性
4.6.4出砂性差
4.6.5舊砂再生回用困難
4.7CO2硬化水玻璃砂生產線
4.7.1普通CO2水玻璃砂生產線
4.7.2VRHCO2水玻璃砂生產線
參考文獻
第5章有機酯硬化水玻璃砂
5.1原材料的性能與要求
5.2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藝
5.2.1常用的型砂配方
5.2.2混砂工藝
5.3酯硬化水玻璃砂主要設備
5.3.1混砂機
5.3.2振動緊實臺
5.4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5.4.1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
5.4.2影響酯硬化水玻璃砂強度的因素
5.4.3水玻璃砂硬化速度的調節方法
5.4.4影響水玻璃砂潰散性的因素
5.5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5.5.1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藝的典型缺陷分析
5.5.2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藝的常見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5.6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生產線
5.7新一代的有機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藝及其特點
參考文獻
第6章水玻璃砂涂料
6.1水玻璃砂涂料的組成、混制及其要求
6.1.1涂料的組成
6.1.2涂料的混制及其涂敷方法
6.1.3水玻璃砂對涂料性能的要求
6.1.4水玻璃砂涂料的作用及其分類
6.2醇基水玻璃砂涂料
6.3水基水玻璃砂涂料
6.4水玻璃砂特種涂料
6.4.1加固性涂料
6.4.2水玻璃砂轉移涂料
6.5涂料常見的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參考文獻
第7章水玻璃舊砂再生技術
7.1鑄造舊砂再生的基本過程及其方法
7.1.1鑄造舊砂的回用與再生
7.1.2鑄造舊砂再生的常用方法及特點
7.1.3典型舊砂再生設備的結構原理及使用特點
7.2水玻璃舊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方法的選擇
7.2.1水玻璃舊砂的性能特點
7.2.2水玻璃舊砂常用的兩種再生方法比較
7.3典型的水玻璃舊砂干法再生設備系統
7.3.1立式逆流攪拌干法再生系統
7.3.2“振動破碎球磨—加熱干燥—氣流沖擊”干法再生系統
7.3.3“水平滾筒式逆流攪拌”干法再生系統
7.3.4振動式干法再生系統
7.3.5離心沖擊式干法再生系統
7.4水玻璃舊砂的濕法再生技術及設備
7.4.1國內常見的濕法再生系統
7.4.2國外較完整的濕法再生系統
7.4.3強擦洗濕法再生及污水處理系統
7.4.4水玻璃舊砂濕法再生的污水處理技術
7.5水玻璃舊砂的其他再生回用方法
7.5.1“化學改性”水玻璃舊砂方案
7.5.2水玻璃舊砂的“干法回用—濕法再生”方案
7.6水玻璃舊砂的再生機理及影響因素
7.6.1干法再生的再生機理及其影響因素
7.6.2濕法再生的機理及其影響因素
7.7水玻璃再生砂的性能特征
7.7.1吸濕性
7.7.2可使用時間
7.7.3再生砂的黏結強度
7.7.4再生砂循環使用后的潰散性
7.8水玻璃舊砂的再生效率與再生砂性能的綜合評價
7.8.1再生效率的評價指標
7.8.2Na2O含量的測定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7.8.3Na2O含量累積的理論計算
7.8.4再生砂性能的指標及其綜合評價
7.9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及經濟效益計算
7.9.1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
7.9.2新砂成本及運輸費
7.9.3經濟效益計算舉例
7.10水玻璃再生砂技術研究新進展
參考文獻
第8章水玻璃砂工藝技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發展方向
8.1水玻璃砂工藝技術研究的最新成果
8.1.1改性水玻璃研究與開發
8.1.2水玻璃舊砂再生理論、新技術與裝備的研究
8.1.3水玻璃復合硬化工藝研究
8.1.4其他水玻璃砂工藝及理論研究成果
8.2水玻璃砂工藝技術研究及應用的發展方向
8.2.1水玻璃砂工藝技術仍存在的問題
8.2.2水玻璃砂工藝技術研究及應用的發展方向
8.3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藝新進展
8.3.1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藝的影響因素
8.3.2二次微波硬化水玻璃砂新方法
8.3.3微波硬化水玻璃砂的抗吸濕技術
8.421世紀基于水玻璃砂工藝的綠色清潔鑄造生產技術展望
8.4.1建立友好的水玻璃砂清潔鑄造生產的環境
8.4.2實現無污染的水玻璃舊砂完全再生回用
8.4.3智能化水玻璃自硬砂鑄造技術及裝備
參考文獻
第9章水玻璃黏結劑及其型砂的性能測試方法
9.1水玻璃黏結劑
9.1.1密度
9.1.2黏度
9.1.3Na2O含量
9.1.4SiO2含量
9.1.4模數
9.1.5水不溶物
9.2水玻璃砂
9.2.1取樣和試樣制備
9.2.2含水量
9.2.3透氣性
9.2.4強度
9.2.5可使用時間
9.2.6表面穩定性
9.2.7吸濕性
9.2.8潰散性
9.3水玻璃舊砂及其再生砂
9.3.1水玻璃舊砂及再生砂中Na2O含量的測定
9.3.2水玻璃舊砂及再生砂中的可溶和不可溶部分的測定
9.3.3灼燒減量
9.4硬化劑性能測試
9.4.1CO2硬化劑
9.4.2有機酯硬化劑
參考文獻
第10章水玻璃自硬砂工業應用實例
10.1水玻璃自硬砂造型關鍵設備及其生產線
10.1.1大型連續(移動式)混砂機
10.1.2大噸位大臺面振實臺
10.1.3大型翻轉起模機在鐵路道岔上的應用
10.1.4大型液壓全自動合箱機
10.1.5大型電動翻轉機械手
10.1.6大型流涂機
10.1.7取件下芯機械手
10.1.8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自動生產線實例
10.2水玻璃舊砂再生實用系統及關鍵設備
10.2.1中溫加熱干法再生系統及關鍵設備
10.2.2多級強擦洗濕法再生系統及關鍵設備
10.3水玻璃舊砂再生短流程技術、設備及其應用
10.3.1水玻璃舊砂短流程再生系統原理與特點
10.3.2短流程舊砂再生系統組成
10.3.3短流程舊砂再生系統關鍵設備
10.3.4水玻璃自硬砂綠色鑄造“升級版”新技術
參考文獻2100433B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水玻璃砂的工藝原理及實用生產技術,還介紹了水玻璃砂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新成就及其發展趨勢。主要內容包括:概述、水玻璃砂的工藝原理及特征、水玻璃黏結劑的老化及改性、CO2硬化水玻璃砂、有機酯硬化水玻璃砂、水玻璃砂涂料、水玻璃舊砂再生技術、水玻璃砂工藝技術研究的新成果及發展方向、水玻璃黏結劑及其型砂的性能測試方法、水玻璃自硬砂工業應用實例。本書內容豐富新穎,密切結合工廠的生產實際,對水玻璃砂材料、工藝、裝備的理解及應用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水玻璃砂CO2是某些車間常用的制芯造型工藝。此法既可以用于大量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也適用于大小型、芯。 目前廣泛采用的CO2-鈉水玻璃砂,大都有純凈的人造(或天然)石英砂加入4.5%~8.0%的鈉水玻...
水玻璃是各種聚硅酸鹽水溶液的統稱。鑄造上常用的是鈉(Na2O·mSiO2)水玻璃,其次是鉀(K2O·mSiO2)水玻璃,此外還有鋰(Li2O·mSiO2)水玻璃,鉀鈉(mK2O·Na2O·mSiO2)...
對于鈉水玻璃砂的硬化機理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其不同硬化方式與鈉水玻璃模數,密度的關系以指導生產。 硬化方式 硬化劑類型 模數 密度 CO2法 CO2 2.0~2.3 1.4...
格式:pdf
大小:24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質量管理體系 C層次文件 版本號: A/1-0 水玻璃砂造型工藝規程 XB/Q-C-01.4-2006-A7.0 一、 混砂 1、面砂 1.1、面砂采用專用混砂機,每碾混砂量為 350kg; 1.2、面砂工藝配方:(單位 kg) 石英新砂 350,陶土 14,粘土 7,水玻璃 22.5。 1.3、混制 加料定量要準確, 砂和粉料均勻加入到混砂機中, 干混 2分 鐘,再加水玻璃濕混 8~10分鐘出砂, 混制好的面砂用濕麻袋 覆蓋,防止風干;對于需要長時間放置(≥ 2小時)的水玻璃 砂要盛放在密閉的桶內保存。 2、背砂 背砂采用回用砂經破碎、 過篩去除鐵塊等塊狀物體后, 加入 占砂重 2%的粘土和適量的水,混制均勻即可使用。 二、 造型 1、造型 1.1、正確放置模型、冷鐵和澆冒系統模,側吃砂量大于 50mm,底 吃砂量大于 90mm,頂吃砂量大于 100mm,底箱下面灑放軟砂 層。 1.
格式:pdf
大小:24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天津 XXX 機械有限公司 2014-9-16 改性水玻璃砂現場工藝 編制 審核 批準 Wangyongyi 18093286226 1.型(芯)砂配比 組元 百分數% 石英砂 100% 改性水玻璃 3% 有機酯( 環境溫度 30℃時, L04:L10=1:1) 16%(改性水玻璃) 2型(芯)砂混制 將石 英 砂填入 混 砂機 , 干混 20 秒 , 緩慢 加 入有 機 酯 (L04:L10=1:1)混制 60秒左右。計時,緩慢加入改性水玻璃,混制 60秒左右。出砂,制型(芯)。 從加入改性水玻璃開始到制芯結束, 總時間不能超過 6 分鐘。 B166 30T連體 BOSS,長芯重量 20kg。芯砂配比 組元 稱重( kg) 石英砂 25 改性水玻璃 0.75 有機酯( 環境溫度 30℃時, L04:L10=1:1) 0.12 3起模時間 制芯完工,固化 25分鐘后可起模, 45 分鐘后搬
課程資源
《傳感器應用技術(第2版)》的數字課程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數字課程為演示文稿。
作品名稱 |
“傳感器應用技術(第2版)”數字課程 |
---|---|
出版時間 |
2020年6月9日 |
出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內容提供者 |
王戈靜、楊玲 |
策劃編輯 |
唐笑慧 |
技術編輯 |
周鋼 |
鈉水玻璃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出砂性差:a)在鈉水玻璃中加入附加物;b)減少鈉水玻璃的用量;c)減低易熔融物質的含量;d)采用以石灰石作原砂的鈉水玻璃CO2自硬砂。
2)鑄鐵件粘砂:a)刷涂料,最好使用醇基涂料;b)一般鑄鐵件也可以在鈉水玻璃中加入適量的煤粉或者適量具有填料性能的高嶺土式粘土
3)型、芯表面粉化(白霜):a)需要控制吹CO2的時間,如果過長時間吹CO2,則會造成沙礫間存留CO2,生成過多地碳酸氫鈉。;b)據有關工廠的經驗,在鈉水玻璃中加入占砂質量1%左右,密度為1.3克∕立方厘米的糖漿,可以有效防止粉化。
4)砂芯抗吸濕性差:a)在鈉水玻璃砂中加入鋰水玻璃或在鈉水玻璃中加入Li2CO3、CaCO3、ZnCO3等無機附加物;b)在鈉水玻璃中加入少量有機材料或加入具有表面活性劑作用的有機物,粘結劑。
5)此外,還存在發氣量大(注意排氣;先烘干砂芯再澆注)、舊砂再生和回用困難、熱膨脹(加入質量分數4%的高嶺土粘土形式的鋁土)等問題 。
《現代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第4版)》從實際工程應用和便于教學需要出發,介紹和講解了繼電器控制系統和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和實際應用。和其他同類的教材相比,《現代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第4版)》主要有以下特點:(1)除基本的常用低壓電器外,還介紹了和電氣控制技術有關的其他器件和一些新型器件;(2)對傳統電氣控制系統的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刪減,簡明扼要地講解了其中基礎的知識,給出并講解了電氣控制線路和可編程序控制器程序的“簡單設計法”;(3)詳細講解了軟啟動器、變頻器和人機界面HMI的基本原理和使用;(4)全面使用新的電氣控制系統圖形符號和文字符號國家標準;(5)以SIEMENS S7-200 PLC為對象,詳細講解了其系統組成、尋址方式和各種模塊的特點;(6)結合大量實例講解了S7-200 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用法和功能圖(SFC)的編程;(7)對PLC控制系統的網絡通信技術以及S7-200 PLC的通信功能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給出了大量實例;(8)有數個工程設計案例,并附有相應程序和詳細講解;(9)附有思考題、練習題、實驗指導書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素材指導書;(10)介紹了編程軟件的使用;(11)附有作者精心挑選并修訂過的S7-200 PLC資料速查表。
《現代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第4版)》可作為大專院校、高職高專和中職技師院校的自動控制、電氣技術、機電一體化及相關專業的“電氣控制及可編程序控制器”或類似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同時它也是廣大從事和電氣控制技術專業有關的電工和技術人員的一本很好的自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