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質量體系文件編寫指南》共分3篇,第一篇以計量認證基本知識和質量體系的建立與運行為主要內容,分11章,第1章一第2章介紹了計量認證的起始與發展及有關計量認證的法律依據和適用范圍;第3章重點介紹了計量認證的目的、意義和特點;第4章一第7章介紹了計量認證的基礎知識,包括常用術語和定義、法定計量單位、測量不確定度評價、數據處理及測量誤差;第8章介紹了常規監測質量控制技術的特性;第9章介紹了質量體系的建立與運行;第10章重點介紹了質量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及質量記錄的編寫原則、方法、編寫格式等;第11章詳細介紹了水環境檢測機構質量體系的運行與管理,以及如何進行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和質量體系管理評審。《水環境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質量體系文件編寫指南》的第二、三篇為質量體系文件,介紹了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編制格式及內容。2100433B
作 者: 張曙光 著
版 次: 1
頁 數: 251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科技>水利水電
1、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用于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1、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用于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很多這種檢測機構現在遍地都是,大的小的都有,主要看看有沒有單獨的檢測實驗室和相關具備的檢測資質,如果都有的話可以考慮,最好找一下當地的可以考察到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1 目的 規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程序、格式和內容,確保其規范性和協 調性。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 3 職責 3.1 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工作。 4 工作規程 4.1 總要求 4.1.1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所有規定應與公司的其它管理規定相協調, 各級體系文件之間也要相互協調。 4.1.2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編寫時力求“表達清楚、準確、全面、簡單 扼要”,實現唯一理解,不能針對某一事項有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時出現 和使用。 4.1.3 遵循“現場、現實、現物”的原則編寫各類文件,應確保在實 際工作中能完全做到。 4.2 文件編寫和格式 4.2.1 編寫 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相關人員成立編寫小組,根據標準及公司要求編 寫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4.2.2 編碼方法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文件號及使用部門的編號制定方法,見《文件編 碼規定》。 4.2.3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以在實驗室日常規范化管理工作中積累的實踐經驗為基礎,通過對“組織機構、質量體系文件的建立、人員、環境、儀器設備、樣品、檢測過程、消耗材料、規章制度”九個要素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詳細地總結和探討,論述了水利系統水環境監測機構開展計量認證工作的意義和作用,以期對已通過或即將通過計量認證評審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工作有所借鑒。
《水利質量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評審準則(SL 309-2007替代SL 309-2004)》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水利質檢機構計量認證準備指南(第2版)》共分六章,由質量檢測機構計量認證準備指南和管理體系文件范本兩部分內容構成。在第一部分中,以計量認證基本知識、計量認證準備與迎審、管理體系文件編制、管理體系運行與改進為主要內容,并有針對性地增加了質檢機構對《水利質量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評審準則》(SL 309—2007)理解要點的闡述和部分應用實例,使本書更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在第二部分中,為了方便質檢機構查閱、借鑒和使用,給出了按照評審準則編制的不同類型質檢機構適用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范本。
《水利質檢機構計量認證準備指南(第2版)》作為水利計量認證宣貫培訓的專用教材,不僅可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人員、質檢機構管理和檢測人員、計量認證評審員使用,也可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設計和施工企業等單位從事質量檢測人員學習和參考。
本書簡要介紹了計量認證的發展過程和基本情況,對《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試行)和《水利質量檢測機構計量認證評審準則》(SL 309-2004)的相關條款進行了逐條講解,并闡述了計量認證評審類型、評審準備、考核過程把握、檢查核對和綜合評價、考核基本方法、評審組和評審員等內容。
本書作為水利計量認證宣貫培訓的專用教材,不僅可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人員、計量認證評審員、質檢機構接受評審前準備使用,也可供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設計和施工企業等單位從事質量檢測的人員學習和參考。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l
第一節 計量認證/認可的發展過程/l
第二節 質檢機構計量認證的目的和工作特點/4
第三節 水利質檢機構計量認證評審工作的基本依據/5
第四節 水利質檢機構計量認證評審工作程序/8
第五節 水利行業計量認證工作概況及組織實施/8
第二章 《評審準則》的掌握要點/11
第一節 《評審準則》的適用范圍/11
第二節 組織與管理/11
第三節 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19
第四節 人員/33
第五節 設施和環境/36
第六節 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39
第七節 量值溯源和校準/43
第八節 檢驗方法/46
第九節 檢驗樣品的處置/49
第十節 記錄/51
第十一節 證書和報告/53
第十二節 檢驗的分包/56
第十三節 外部支持服務和供應/57
第十四節 抱怨/58
第三章 計量認證的評審類型/60
第一節 首次評審/60
第二節 監督評審/6l
第三節 擴項評審/63
第四節 復查評審/63
第四章 評審準備/64
第一節 審閱質檢機構質量文件/64
第二節 制訂評審工作計劃/66
第三節 準備評審大綱/70
第四節 預備會議/81
第五章 考核過程的把握/84
第一節 首次會議/84
第二節 試驗室現場考察/86
第三節 理論考試/88
第四節 操作考核/90
第五節 文件資料審查/92
第六節 座談考核/94
第七節 評審組內部溝通/95
第八節 與質檢機構領導的溝通/95
第九節 末次會議/98
第六章 檢查核對和綜合評價/lOO
第一節 檢查核對質檢機構填寫的各類表格/100
第二節 對質檢機構技術能力的評價/103
第三節 質檢機構授權簽字人的考核/113
第四節 對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評價/115
第五節 質檢機構能力驗證考核評價/123
第六節 整改意見的編寫原則/125
第七節 評審意見/129
第七章 現場評審的基本方法/133
第一節 聽/134
第二節 看/136
第三節 查/141
第四節 問/151
第五節 考/155
第六節 評審案例/160
第八章 評審組的組成與組長的職責/173
第一節 評審組的組成/173
第二節 評審組的分工/173
第三節 評審組長的職責/174
第九章 評審員的基本要求/178
第一節 評審員的基本條件/178
第二節 評審員評審工作原則/180
附錄 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報告范例/182
參考文獻/214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