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水環境退化 | 外文名 | degrad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
---|---|---|---|
表????現 |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體質量下降 | 后????果 | 間接地影響到人類生活、社會經濟 |
水環境退化的特征表現為:水環境容量減少。水體自凈能力降低,水質變差,湖泊富營養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以及在農業、工業、漁業、航運、旅游、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的降低 。
水環境的退化影響了水生態環境,降低了水環境的使用價值,增加了處理的費用 。2100433B
水環境退化是指由于自然的變化或者人類的活動引起水環境質量和狀況變差的現象。
我們來到郊外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看看小河,里面都是吃過的食品袋和垃圾袋,還有許多其他的臟物。河里的小魚好象快沒有了氣似的,似乎在請求燕子幫助它們把水里的臟東西給清理一下。然后告訴人們不要...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關于水環境調查報告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
首先清江山水一線臨湖,有很好的綠化,私藏有氧生態,帶給住戶健康的生態生活;其次就是70米廣闊樓間距和1.89超低容積率,帶來寬松的環境和開闊的視野,聽著就很好吧。
水環境退化的原因除了自然界的變化以外主要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污染物的超標排放引起水質變壞,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可能引起水文情勢變化的負面影響,土地圍墾、森林砍伐加劇了水土流失和洪澇災害等。
格式:pdf
大小:44KB
頁數: 10頁
評分: 4.7
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畢 業 論 文 ( 設 計 ) 課 題 名 稱 論水環境治理 專 業 及 班 級 水環境 3091 學 號 0961309129 姓 名 馬標 指 導 老 師 邵老師 2010年 12 月 22日 論水環境治理 摘 要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該 區水資源的需求量加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多,水環境惡化, 造成水質型缺水并 影響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水環境治理迫在眉睫。 長江三角洲的主要水問題有洪 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三大問題,其中水環境惡化是核心。水環境惡化 導致地表水資源供水不足。 迫使地下水過量開采,引起地面沉降,加劇了洪澇 災害。長江三角洲水環境惡化久治不見大效并有加劇趨勢, 主要原因是造成長江 三角洲水環境惡化的點源污染雖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面源污染、內源污染仍未得 到有效的治理。因此,長 江三角 洲水環境治理應總結過
格式:pdf
大小:4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程度也在不斷的提升。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問題成為與經濟發展相互制約的一個重要因素。泰州地區水量豐沛,為當地農村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但是在工業、農業、養殖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排污、處理不當等造成了當地水環境的破壞。因此,如何提升泰州地區農村河道水環境的保護力度,成為當前的重要內容。基于此,文章就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
草地退化是一個動態過程,既是漸進的,又有階段性,按其退化程度分為:輕度退化、中度退化和嚴重退化。
輕度退化。牧草在頻繁采食或刈割下,生機衰退,草層高度、蓋度下降,產量較正常下降20%~30%;
中度退化。草層中優良牧草明顯減少,劣質牧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對增加,草地向低產低質演替的同時,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明顯惡化,牧草產量下降30%~40%,放牧家畜牧草嚴重不足;
嚴重退化。植被和土壤條件進一步惡化,牧草產量降低40%以上,草地出現嚴重的侵蝕,家畜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生長發育受阻,生產性能衰退,個體變小,或由低產家畜取代高產家畜,草原的整個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下降。如不能及時扭轉,整個系統就可能崩潰,草原將不復存在。
人們應采取強力措施防止草地退化,對已退化的要進行重建,使它恢復,并提高其生產能力與生態功能。
根據趙云云等的研究,永凍土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全球氣候轉暖。溫度上升趨勢與凍土退化幅度相呼應;
(2)降水因素。在雨季的間歇期,處于高溫階段,蒸發量很大,土壤容易干旱。因此,在降水期內,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給予地下水充足的水量補給,同時也伴隨著水熱交換,從而引起凍結層上界慢慢消融、退化。
(3)地下徑流作用。地下水對多年凍土層起加溫作用,導致高原永凍土在平面上分布的連續性變差和厚度減薄,并對永凍土的形成和演化有極大的影響。
(4)凍土自身的性質。巖土成分和性質主要是通過其熱物理性質和含水量來影響凍土的發育。堅硬巖石的導熱系數一般大于第四紀松散層的導熱系數。所以,在其他條件等同情況下,堅硬巖石中凍土層厚度是松散層中的1.3-1.5倍。在島狀凍土區,巖性和含水量對凍土島的生存起決定作用,土顆粒越細表面能越大,其持水能力越強,一般細顆粒地層要比粗顆粒結構的地層含水量大。在相同的氣候條件下,潮濕的細粒土在冬季散失的熱量大,融化時所消耗的熱量就會更大。凍土的導熱系數大于融土的導熱系數,凍土的熱融量小于融土的熱融量,凍結速度要比融化速度和深度大。因此,潮濕細粒土的季節融化或凍結速度要比粗粒小。
(5)植被、沼澤的覆蓋。植被處于大氣和巖石圈之間,參與它們之間的熱量交換,熱量條件的變化必然要影響永凍土;沼澤化草甸土壤通氣不良、溫度較低、微生物活動較弱等,有利于永凍土的保溫。因此,植被、沼澤能夠減小進入土層的熱量,起到降溫作用。
(6)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經濟能源的開發、公路和鐵路的修建、草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對凍土退化有促進作用。因此,人類活動的影響已成為永凍土退化不可忽視的因素。
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類從草地上不斷取走大量的物質與能量,草地長期入不敷出,違背了生態平衡的基本原則而造成的。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
(1)過度放牧。草地上放牧的家畜長期超載,頻繁啃食和踐踏,牧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種子繁殖和營養更新受阻,生機逐漸衰退;
(2)不適當開墾、挖藥材、砍薪柴、割草、摟草、摟發菜等,破壞了草地植被,使風蝕、水蝕、沙化、鹽漬化和土壤貧瘠化加劇;
(3)管理不當。在居民點、畜群點、飲水點或河流、道路兩側,由于缺乏保護與管理措施,各種不適當因素強烈影響,草地退化以同心圓或平行于河流、道路,逐步向外擴展,離基點、路道、水源越近,退化愈嚴重;
(4)草地使用、管理權限不明。家畜戶有戶養,而草地權屬不清,無償無限使用,造成搶牧濫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