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成本控制是指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力求以最小的審計成本最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的一種控制手段。
對于一個審計項目來說,如果需要人員多、耗費時間長,其所需的審計成本就比較高;反之則審計成本較低。因此要在充分把握控制審計成本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審計成本的影響因素,從而完善審計成本控制手段,最終提高審計效率,促進審計效益最大化。審計機關實行審計成本控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內在要求;第二,是提高審計效率的重要內容;第三,是解決審計機關審計力量不足與審計任務重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
格式:pdf
大小:106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隨著審計工作不斷深入發展,審計成本控制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現,《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規定:“審計機關制定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時,應當考慮審計項目的時間、經費和人員要求”,“確定審計目標時,應當考慮審計的時間和經費預算”。由此可見。加強審計成本控制勢在必行。
審計成本控制是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力求以最小的審計成本最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的一種控制手段。通常,審計成本包括完成審計工作需花費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對審計成本進行綜合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成本效益。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審計成本的影響因素,選擇采取多種方式降低審計成本。
1、嚴格控制審計程序,盡量減少中間環節。
審計程序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為達到審計目標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驟的總和。在審計過程中,程序越繁瑣,審計成本就越高,所以,要降低審計成本,必須嚴格控制審計程序。為實現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從審計工作整體發展要求出發去分析和設計審計程序,避免重復交叉;二是要保證審計程序的計劃性,促進程序的有效運行;三是要評估程序運行所需費用,簡化審計程序。
優化審計組織,整合審計資源的利用狀況直接決定著審計成本的高低,所以,有效促進現有審計力量與審計對象的最佳結合,也是審計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審計計劃管理工作中,優化審計項目組織工作、促進審計資源整合的手段主要有:
1)計劃安排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根據審計工作發展目標和有效實施審計監督的需要,在計劃安排上要突出重點,明確年度審計工作總體目標和各項目審計目標。
2)加強對統一組織審計項目的管理,全面深入把握被審計對象的情況。一方面有利于從全局上系統地掌握情況,反映普遍性問題;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審計報告的全面性和針對性,給政府決策提供大量的、全面的、系統的材料。這樣,在無需增加審計資源和力量的情況下,也能從更高層次上、更加深入地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3)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注重發揮延伸審計或調查的作用,對重點問題進行重點審計,對于其他問題,可以在不影響審計質量的前提下,起到節約審計力量的作用。
4)在不影響獨立性的前提下,項目安排要盡可能就地就近。長期以來,為了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審計署對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的審計項目安排,多采用異地交叉方式。異地交叉審計大大增加了審計外勤費用,而且由于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人員來說都是全新的部門,有很多不熟悉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去了解,客觀上也增加了審計成本。所以,在不影響獨立性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審計。
5)靈活采用就地審計與送達審計方式。就地審計與送達審計是兩種不同的審計方式。與就地審計相比,送達審計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資源和各種潛在的審計信息資源得到更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所以,在審計計劃安排時,科學分析項目特點,靈活采用送達審計方式,對降低審計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開發利用審計成果,合理轉嫁成本。
從費用效益的角度分析,審計成本還可以通過審計成果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加強審計成本控制,還可以采用合理轉嫁成本的方式,促進審計資源的充分利用。
1)注重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第一,提高審計報告質量,提升審計成果的層次和水平;第二,要強化審計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實現審計信息資源共享;第三,要實行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對所有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其他不宜對外披露的內容外,全部對社會公告,實現審計信息(成果)的社會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2)建立審計結果跟蹤落實制度。審計不僅要查出問題,還要促進問題的解決落實。所以,加強審計成本控制,還要強化對審計決定和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做到查出一個問題,就處理解決一個問題。
強化預算控制,降低費用支出預算作為一種控制手段,屬于計劃范疇,是對未來一定時期內收支情況的預計。根據國家財務制度規定,強化預算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實行定額預算。這是預算管理的最主要形式。國家統一對機關行政經費實行定額定員管理,也就是由人員定預算,由預算定經費,由經費定支出,這對強化預算約束起到了重要作用。審計機關對審計經費的管理也可以比照上述方法,實行定額預算,由項目定人員、定時間,由人員和時間定工作量,再由工作量定經費,這樣在年初制定計劃的同時,就相應編好了經費預算。
為了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可以根據審計工作經驗,分別項目的性質、類型、規模等實行定額管理,減少預算編制中的人為因素,這樣在保證計劃科學性的同時,也實現了經費使用的計劃性和科學性。
2)建立節約獎勵制度。節約獎勵制度是定額預算的配套措施。審計項目的多樣性和不可測性,給定額的確定帶來很大困難,而且對于一些較為復雜或有較強變化性的審計項目,即使年初制定了預算,隨著項目審計的推進也難免會造成預算的追加、追減,這樣很容易使預算流于形式。所以,對于一些特殊的審計項目,可以采取經費包干、節約獎勵的方式等。2100433B
目成本控制原則:全面成本控制原則
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松,應使施工項目成本自始至終置于有效控制之下。
一般準則是指對審計人員任職資格和執業行為所作出的規則,主要用于對訓練與能力、獨立性、職業道德方面的約束。
工作準則是指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行為時應遵守的規則,也稱為審計的實施準則或審計的外勤準則,主要用于制定審計計劃,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收集甄別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報告準則是指對審計人員編制審計報告的原則、形式、內容所作出的規則,主要用于編寫審計報告,運用審計報告的形式,規定審計報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