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
健康危害:高毒。吸入、攝入會中毒,引起吞咽困難、腹痛、突發性嘔吐、休克、麻痹等癥狀。砷化合物屬致癌物。受熱分解釋出有毒的砷和汞煙霧。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本品不燃,高毒。
包裝等級:II
危險類別:6.1(a)
危險品運輸編碼:UN 1623
發生觸電事故時,在保證救護者本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后進行以下搶修工作。(1) 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2) 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1)發現有人觸電應設法使其盡快脫離電源。 (2)使觸電人脫離電源的同時,還應防止觸電人脫離電源后發生二次傷害。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人在解脫電源時從高處墜落。 (3)使觸電人脫離電源后,若其呼吸停止,...
造成枯萎的原因會有很多種的哦,不一定就是缺水引起的。我們一般在處理時都是要先找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的,不過看情形你的應該就是屬于暴曬引起的吧,還有就是澆水時間沒選對,當它受了一天的暴曬后突然澆水降溫就如...
外觀與性狀:白色晶體或粉末。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鹽酸、硝酸。
主要用途:用作化學試劑及用于油漆涂料工業。
中文名稱:砷酸汞
英文名稱:mercuric arsenate
中文名稱2:砷酸氫汞
英文名稱2:mercury(Ⅱ)arsenate
分子式:HgHAsO4
分子量:340.52
CAS號:7784-37-4
精確質量:341.88000
PSA:83.42000
危險特性:本身不能燃燒。遇高熱分解釋出高毒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砷、汞、氧化汞、氧化鉀。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堿類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前蘇聯MAC(mg/m3):0.2/0.05(皮)
TLVTN:0.1mg(Hg)/m3(皮)
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禁配物:強氧化劑、強堿。
其它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嚴禁該物質進入環境。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
廢棄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復使用容器或在規定場所掩埋。
包裝方法:塑料袋或二層牛皮紙袋外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鋼板厚1.0毫米,每桶凈重不超過150公斤;鋼板厚0.75毫米,每桶凈重不超過100公斤);塑料袋外榫槽接縫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玻璃瓶外套塑料袋,袋口扎緊)。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下列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對該化學品的管理作相應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止法: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2015):未列入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危險品化學品目錄(2015):列入
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7):未列入
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
首批和第二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未列入
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辦法(試行):
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目錄:未列入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
麻醉藥品品種目錄:未列入
精神藥品品種目錄:未列入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
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2013):未列入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急 救 措 施 建筑工地任務重,工程繁多,條件簡陋,各種突發性疾病和意外傷害事故常有發生。以下介紹幾種 現場應急處理要求和方法。 一.高熱(體溫 39℃以上) (一)物理降溫 1.用冰袋敷頭部; 2.酒精加冷水擦拭病人頸部、腋下、腹股溝; 3.多喝冷開水或冷飲; 4.用井水浸浴。 (二)即送醫院診治 二.中暑 (一) 即將病人搬到陰涼地方平臥,解開衣領,用浸濕 的冷毛巾敷在頭部,快速扇風,同時可以服用一些人丹或十滴水。 (二) 重病人即送醫院救治,送醫院途中可用冰塊或冰 棒敷在頭部、腋下、腹股溝處,或用井水和冷水反復擦身、扇風進行降溫。 三.觸電 (一)急救才切勿直接接觸傷員,應立即切斷電源,或迅速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 等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 (二)傷員脫離電源后,應檢查傷員全身情況,并同時進行現場急救: 對輕癥傷員,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 對重癥傷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7頁
評分: 4.7
1 施 工 現 場 急 救 措 施 一、外傷現場救護的五不原則 一是不用手接觸傷口;二是不用碘酒涂擦傷口;三是不隨便沖洗傷口;四是不 隨便取出傷口異物;五不隨便塞回脫出的內臟組織。 二、傷救護的注意事項 事故現場救護工作應按照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的原則, 分秒必爭的實施,發現傷口要充分暴露,處理后仍將衣服蓋上,防止受涼。對重傷 員,除處理傷口外,必須觀察其意識狀態、脈搏呼吸等,并注意面色、手足溫度。 有呼吸、循環衰竭時,先行心肺復蘇術,后處理局部傷口。 三、外傷初步包扎再送醫院 及時正確的包扎能保護傷口,防止再感染。壓迫止血,固定傷處,減輕疼痛。包 扎時動作應輕巧敏捷,部位準確,松緊適宜又牢靠不脫,打結應避開傷口。 四、開放性氣胸包扎 胸部一側穿通傷時,空氣從傷口進入胸腔,造成開放性氣胸,常可危及傷員性 命。急救時應用消毒敷料或干凈毛巾嚴堵住傷口,最好外蓋一層塑料膜,再
1799年,EC霍華德制造出雷酸汞。
1814年,雷酸汞開始被用于制造火帽。雷酸汞成為最早被人們發現的起爆藥。
雷酸汞與氯酸鉀混合制成爆粉,爆粉具有高的針刺感度,撞擊感度,摩擦感度。
可以加入油、脂肪或石蠟使雷酸汞鈍化,還可以用霧狀水、泡沫,NaOH溶液處理雷酸汞。
在干燥狀態時,即使是極輕的摩擦、沖擊,也會引起爆炸。但在含水情況下雷酸汞較為穩定,例如空氣含水量達到10%時,可在空氣中點燃而不爆炸;含水量達到30%時,則點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