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亭,鐵路工程專家、教育家,我國鐵路選線設計學科開拓者。畢生致力于我國鐵路的建設和教育事業。他參加和領導了我國多條鐵路的建設和管理工作;1953年后,專心培養鐵路科技人才;勤于筆耕,著作頗豐。為我國鐵道工程專業和鐵路選線設計學科的創立和發展、為我國的鐵路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王竹亭,字紹莊、號雅軒,1904年2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縣一戶書香門第之家。祖父和父親在他幼年時相繼去世,家境困難,靠母親變賣家產撫養長大。在母親的教育下,從小養成了刻苦、耐勞、勤奮、簡樸的優良品德。1919年,王竹亭進入保定育德中學讀書。時值“五·四”運動高潮,加之該校擁有潘梓年、劉仙洲等一批優秀教師,校方還經常聘請一些社會名流來校演講,如當時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英國哲學家羅素等。王竹亭在保定育德中學學習的五年時間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樹立了“科學救國”的終身抱負。王竹亭學識淵博,又長期在工程部門工作,所以講課中事例豐富、深入淺出,學生的學習熱情高、興趣濃,在教學中他還特別注重貫徹愛國主義教育,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強調工科學生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并親自帶領學生到設計院、鐵路建設工地實習。王竹亭對解放初期我國鐵路工程部門的領導干部學習專.業知識特別熱情,親自在“高干班”上為他們講課和輔導。
我國鐵路興建之初,選線設計工作多為外國人把持。作為一門學科,從基本理論到所含內容,以及設計方法等等,很長時間內在我國未真正形成。
格式:pdf
大小:345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近日,國家鐵路局在京組織召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會議,審查新制定的《重載鐵路設計規范》。鐵路相關科研院校、勘察設計、運輸企業等14家單位的39位專家學者應邀參會。國家鐵路局技術委員會主任、局黨組成員鄭健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認為,《重載鐵路設計規范》是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性標準,制定工作意義重大。該規范自2009年開始制定,全面總結和吸納了國內外重載鐵路,特別
格式:pdf
大小:345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設計概算作業 一、工程背景 1.建設名稱:某客運專線。 2.工程概況:設計為雙線,旅客列車設計行駛速度為 250km/h,電力牽引。該標段全 長 20正線公里,工程所在地在河北省石家莊地區。 3.設計階段:初步設計。 4.建設工期: 3 年 二、編制依據 1.一般規定 按《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鐵建設 [2006]113 號文執行。 2.采用定額 采用現行預算定額編制, 包括《鐵路路基工程預算定額》 、《鐵路橋涵工程預算定額》及 《鐵路工程混凝土、砂漿配合比用料表》 (鐵建設 [2010]223 號),定額缺項部分另行補充。 3.材料價格 (1)水泥、鋼材等主要材料編制期價格參照鐵道部發布的主要材料信息價格及調查情 況綜合取定,參見主要材料價格表 8-1。 (2)汽油、柴油的到工地價分別為 9.551 元/ kg、 8.7元 / kg。 (3)水的編制期單價: 4.50元
意義
2015年1月6日國家鐵路局批準發布了鐵道行業標準《城際鐵路設計規范》(TB10623-2014),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這是中國第一部城際鐵路建設的行業標準,將為吸引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城際鐵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內容
這個新制訂的城鐵規范體系即《城際鐵路設計規范》(TB10623-2014),簡稱是《城際鐵路設計規范2014》,規定:城際鐵路是指專門服務于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旅客列車設計時速200公里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運專線鐵路。
簡明內容是:城際鐵路是時速不超200公里的城際客運專線。
城際鐵路一般具有區域性、短距離的特點,大多采用高密度、小編組、公交化運輸組織模式。與高速鐵路相比,城際鐵路在功能定位需求、內在技術特點和運營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考慮相鄰城市間及城市群的客流分布規律,適應我國城鎮化發展戰略和城際鐵路多元化投資建設的特點,《城際鐵路設計規范》按照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經濟適用、方便快捷的總體目標,提出系列化速度匹配、設備配套設計要求。在貫徹安全優先原則、強化綠色建設理念的同時,《城際鐵路設計規范》的技術經濟性更為突出。
據測算,在保證安全且鐵路等級、設計速度、輸送能力、運輸效率相同條件下,采用《城際鐵路設計規范》的工程項目靜態投資較原客運專線標準節省投資達10%以上。同時,《城際鐵路設計規范》更加注重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城際鐵路在路網中的作用以及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融合,重要節點考慮與鐵路網互聯互通或換乘的條件,注重實現與城市軌道交通等公交系統的順暢銜接、便捷換乘。
時速不高于200公里
定義的簡明內容是:城際鐵路是設計速度不超過200km/h的城際客運專線。
這是城際鐵路定義的時速范圍。依據新定義,京津城鐵等高速鐵路不再屬于城際鐵路范圍,而是屬于區域鐵路的范圍。城際鐵路的軌道設計速度范圍屬于中級型快速鐵路,采用的鐵路等級是國鐵Ⅰ級而不是高鐵級。這導致城際鐵路、區域鐵路、市域鐵路版圖的重新劃分。
車站間距最長50公里
新制定的《規范》是我國第一部城際鐵路建設行業標準,將從3月1日起實施。
《規范》對城際鐵路的定義進行明確,城際鐵路是指專門服務于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旅客列車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運專線鐵路。城際鐵路是連接相鄰城市或城市群的客運專線鐵路,包含了距離的概念,其線路長度一般介于50公里-200公里之間。在此距離范圍以外的鐵路,短距離的一般屬于市域或市郊鐵路,長距離的則一般屬于干線鐵路。
同時,城際鐵路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區域內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內的通勤客流,車站間距一般為15公里-50公里。服務對象以中短途旅客為主,且單程時間通常較短,特別強調旅客出行的快速和便捷。
最大編組為8輛
《規范》在系統總結城際鐵路建設和運營實踐經驗、深入開展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經濟適用、方便快捷的總體目標,提出系列化速度匹配、設備配套設計要求。
國家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際鐵路采用“高密度、小編組、公交化”的運輸組織模式,其最大編組為8輛,也可采用6輛、4輛等其他編組方式,并據此優化了線路有效長度、站臺長度等技術標準。
專家論證過
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規范》更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國家鐵路局會同中國鐵路總公司,在組織編制過程中多次邀請國內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進行論證和審查,廣泛征求了國家有關部委、31個省份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意見,收到反饋意見700余條。2100433B
《鐵路職業教育鐵道部規劃教材·鐵路設計基礎》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鐵路勘測設計,第二部分為高速鐵路設計基礎。第一至五章主要敘述了鐵路選線的基本理論,包括鐵路能力、線路平縱斷面設計、中間站、既有線改造與第二線設計。第六章講述了高速鐵路平縱斷面設計的基本知識。《鐵路職業教育鐵道部規劃教材·鐵路設計基礎》為高職高專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及現場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內 容 簡 介
本書從較高層次上探討了中國鐵路路網建設、投資決策等重大
宏觀問題,并結合國內外最新科學技術的發展,論述了中國的高速鐵
路、重載鐵路建設,同時介紹了運用電子計算機手段進行鐵路設計的
新技術。其中包括數字地形模型、鐵路平縱面優化設計、CAD技術、
鐵路線路列車縱向動力學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鐵路設計中的應用等
新理論、新方法。
本書可供鐵路設計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供鐵路工程、
交通工程研究生、本科生作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