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買成熟黃梅。一定要挑選最優(yōu)質的原料,如果有傷痕、有蟲眼、有斑點的東西,要除去不良品。使用的容器一定要消毒。
2.除掉梅子的蒂。這時請注意,不要弄傷梅子。
3.把稍微帶綠色的黃梅泡在水里泡一個晚上,把帶黃色的泡在水里泡四、五個小時,以便除掉澀味。
4.將梅子放進淺筐,甩去梅子上的水。
5.瀝乾水分后,用鹽淹漬。如果要加工2kg的原料,就用350g的鹽。把鹽撒滿均勻,把原料放進容器內。用的鹽最好選用沒有精制的那種。
6.把壓石放在上面。壓石的重量是原料的2、3倍。
7.過幾天后,從黃梅滲出來的果汁積到容器的上面,就購買紫蘇。
8.紫蘇的葉子摘下來后,把沙子與泥洗掉。
9.將紫蘇放進淺筐,甩去紫蘇上的水。瀝乾水分后,用半量的鹽,搓紫蘇榨出澀味。倒?jié)逗螅僦貜鸵淮巍S檬O碌囊话氲柠},搓紫蘇榨出澀味。榨出澀味兩次,擰干澀味。如果用400g的紫蘇,就用80g的鹽。
10.把黃梅滲出來的果汁倒擰干的紫蘇上,讓它的顏色變得鮮紫紅。
11.將紫蘇放在黃梅上,似乎用紫蘇蓋上。
12.等到暑伏后,到了夏季最熱的大晴天,把黃梅從容器里撈上來,放在陽光直接曬到的地方,曬3天3晚。曬一天后,把黃梅放在黃梅滲出來的果汁里浸一浸,在曬黃梅。同時也曬梅汁。
13.曬完后,把梅干放進容器里保存下來。大約過10天,隨時可以吃,但過半年后,味道會變得更醇和。2100433B
青梅洗凈加鹽浸漬,至梅子軟化(期間將梅子上下層互換使梅子鹽分平均)。
將梅子撈出,以流水漂水2小時后,日曬2天至約七分干。
取紫蘇葉置入容器中,取1斤糖將梅子置入容器并以一層梅子一層糖的方式放置。
待糖于數日后溶化,將糖水倒掉再續(xù)加1斤糖入容器中。
重復步驟4,但此后無需將糖液倒掉,至糖全數加完即完成。
泰國蘇梅島山頂海景別墅 &nbs...
黃梅鴻泰裝飾公司是一家集專業(yè)設計、施工、售后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裝飾企業(yè)。
1、東湖華都·格蘭道 價格:28000元/平米 地 址:黃州區(qū)黃岡市黃州區(qū)黃州大道99號 2、南湖學府商業(yè)街 價格:15000元/平米 地 址:黃州區(qū)黃...
紫蘇的栽培歷史和文化
紫蘇原產中國,中國兩千年前解釋詞意的專著《爾雅》中就有紫蘇的記載。西漢揚雄《方言》(公元前1世紀)記有:“蘇… …其小者謂之)。據宋代地方志《赤誠志》卷三十六《物產"蔬之屬》記載:臺州常見上市的蔬菜有蘇 (紫蘇、花蘇、板蘇)等。
而西漢枚乘在其名賦《七發(fā)》中即開列了“鯉魚片綴紫蘇”等佳肴。李時珍說“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日做熟湯飲之”。紫蘇子原名蘇,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本草綱目》引蘇頌說:"蘇,紫蘇也,處處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
夏采莖葉,秋采子"。《本草綱目》載:"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團而有尖,四圍有巨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紫蘇嫩時采葉。……八月開細紫花,成穗作房,如荊芥穗。九月半枯時收子,子細如芥子而色黃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載:"氣味:辛,溫,無毒。主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蘇子與葉同功,發(fā)散風氣宜用葉,清利上下則宜用子也"。此記述與現今市場所售紫蘇子的形態(tài)特征和功效相符。
本草綱目還載:"今有一種花紫蘇,其葉細齒密紐,如剪成之狀,香色莖子并無異者,人稱回回蘇云"。2100433B
紫蘇價值介紹
【漢語拼音】:zǐsū
【英文名】:Shiso 或者Perilla是一種可藥用的植物的名稱。
藥用植物紫蘇
【別名】:蘇葉/在登封的別名。紫蘇有紫色和綠色兩種。
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 Brltt.var.arguta Benth.Hand.-Mazz.」的帶葉嫩枝。以莖、葉及子實入藥。紫蘇屬于綜合交叉商品,既可 藥用,是臨床常用藥,又能食用。入藥形式以莖稱紫梗,葉又稱蘇葉,解表,子又稱蘇子、黑蘇子、赤蘇子,是蘇子降氣湯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主治感冒發(fā)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癥。我們做平菇擬菌實驗時,發(fā)現紫蘇擬菌效果很好。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長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見于村邊或路旁。
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排水良好,沙質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溝邊地邊,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長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為好。果樹幼林下均能栽種。
紫蘇嫩葉每百克含水分85.7 克,蛋白質3.8 克,脂肪1.3 克,碳水化合物6.4 克,磷44 毫克,鐵2.3 毫克,胡蘿卜素9.09 克,維生素B10.02 毫克,維生素B20.35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維生素C47 毫克,還有揮發(fā)油等物質具有特異芳香。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治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本草綱目》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注意:溫病及氣弱表虛者忌食。
紫蘇子
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種子。種子出油率高達45 %左右,油中亞麻酸占62.73 %,亞油酸占15.43 %,油酸占12.01 %。種子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5 %,還含有谷維素、維生素E 、B1、甾醇、磷脂等。紫蘇子性味辛溫,具有下氣消痰、潤肺、寬腸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氣虛、陰虛久咳、脾虛便搪者忌食。
葉片多皺縮卷曲,常破碎,完整的葉片呈卵圓形,長4~13厘米.寬2.5~9厘米或過之.頂端急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撕裂狀鋸齒.葉柄長2~7厘米.兩面紫色至紫藍色或上面紫綠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見多數凹陷的腺點。質脆易碎。氣辛香,味微辛.以葉片大、色紫、不帶 枝梗、香氣濃郁者為佳。
【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
【來源】: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 cens (L.) Britt.的帶枝嫩葉。9月上旬花序將長出時,割下全株,倒掛通風處陰干備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表,理氣寬中,解魚蟹毒。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概述】: 紫蘇,別名荏、赤蘇、白蘇、香蘇等,學名 Perillafrutescens L.,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原產中國,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在我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于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 (蘇葉)、梗 (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yǎng)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yè)性栽種,開發(fā)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紫蘇葉的功效:味辛,性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本品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fā)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兼濕滯之癥尤為適宜。《隨息居飲食譜》言其“下氣,安胎,活血定痛,和中開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風寒”。《本草綱目》言其“解肌發(fā)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正義》言“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郁結而利氣滯。”對于出現畏寒、鼻塞、咽中不適等風寒感冒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單用紫蘇葉煎水服用即有功效,但是,由于紫蘇葉發(fā)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較緩和,因此,感冒出現的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兼有咳嗽者,常與杏仁、前胡、桔梗等配伍,如杏蘇散。一般輕淺的感冒,用紫蘇10克,揉成粗末泡茶喝,效果也不錯。脾胃氣滯引起的腹脹、胸悶、惡心、嘔吐,可用蘇梗、荷葉梗各15克煎湯服用治療。魚鱉蝦蟹等生猛海鮮,寒膩腥膻,多食損人腸胃,還易引起吐瀉腹痛等中毒癥狀,用紫蘇葉30克,生姜15克,厚樸、甘草各10克,煎湯服用可解因吃魚蟹導致的食物中毒。日本人總是在吃生魚片的時候,同時吃下一些新鮮紫蘇的葉和嫩莖,這樣不僅提味,還能解毒。在蒸煮螃蟹的時候,不妨放上一把蘇葉,以解腥、祛寒。
紫蘇梗的功效: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理氣寬中、安胎的功效。胃脘脹悶、不思飲食,可將紫蘇梗與陳皮、茯苓、雞內金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胎動不安,或是妊娠嘔吐,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將紫蘇梗與紫蘇葉、陳皮等藥材一起調配藥膳食用。
夏秋采莖,大暑前后采葉。陰干,生用。
夏秋季開花前分次采摘,除去雜質,曬干。
紫蘇屬簡介
紫蘇屬
屬中文名:紫蘇屬
屬拼音名:zisushu
屬拉丁名:Perilla
中國植物志:6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