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中心的建設與發展雖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但長春工大人憑著勤儉辦學、艱苦創業的精神,不斷積累,重點投入,保證和推動了中心的發展與壯大。為了進一步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要,2002年10月,學校將原實習工廠、金工教研室和電工電子教研室進行重新整合,組建了如今的工程訓練中心。
中心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擴大工程訓練內涵,重組師資隊伍,全面實施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中心軟硬件條件建設,實現了由傳統的單一金工實習向現代綜合性工程訓練模式與創新訓練的轉變,中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心以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省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材料加工工程(省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省重點學科)等學科為支撐,開展實踐教學。中心下設機械制造基礎、材料成型與加工、工程圖學、電工電子、先進制造技術、控制工程、數字化產品開發及工程創新等8個實訓部門,擁有教職工80人,每年承擔全校6200人次、53.3萬人時的教學任務。2006年,中心在原有基礎上改擴建廠房,現達到15800平方米。5年來,中心共獲省教育廳、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日元貸款項目及學校配套資金2000多萬元的設備設施投入,擁有實訓設備2394臺套,設備資產總值達2975萬元。
中心按“大工程”理念擴展實訓內容,堅持“三個課堂相結合”,建立了4個層次、12個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環境改造、設備更新、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在實踐教學改革中實現“三提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堅持“四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
2007年年初,學校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出發,計劃4年時間投入1200萬元用于“質量工程”建設,特別對與中心建設有關的教改、開放基金、精品課、創新實驗、教學團隊、創新實踐基地、優秀教材、科技競賽等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中心人員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一等獎2項,省二等獎4項,省三等獎1項。擁有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課2門,省級優秀課4門。
獲省部級科研獎勵20項,其中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專利25項;發表論文285篇(科研260,教研25)。經過實踐鍛煉,學生獲“挑戰杯”競賽國家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吉林賽區)一等獎5項;國家級機器人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
經過多年的重點建設,中心的軟硬件條件、教學質量和水平及綜合實力均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在學生的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吉林省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2003年12月,中心被省政府評定為首批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 “重點建設工程訓練中心”(排名第一), 2007年7月被評為吉林省首批“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還先后被確定為“國家勞動技能鑒定所”、“長春市下崗人員轉崗再就業培訓基地”和“長春市勞動技能鑒定站”。中心所屬的智能測控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被評為“吉林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示范基地”。以中心實踐教學環節為依托,建成了吉林省新型結構材料及加工技術研究中心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工程訓練中心已發展成為教育理念先進,教學體系科學,實驗教材系統,實驗設備完善,實驗裝備精良,隊伍結構合理,管理一流,特色鮮明的現代化開放式的綜合性工程訓練中心。中心的整體實力和水平已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在省內乃至全國均有了一定的影響,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1.2002-2004年省教育廳投入“重點建設工程訓練中心”經費120萬元,學校配套投入500萬,購置數控加工設備、電火花成型機、加工中心、機器人、激光雕刻機和計算機等。
2.2004年,日元貸款500萬元,購置數控車臺、加工中心、三坐標測量儀等。
3.2005年中央與地方共建資金460萬元,購置數控車、數控銑、展柜、CAXA制造工程師軟件、快速成型機等現代制造技術設備。
4.2006年學校投資1600萬元改擴建新廠房。
5.2007年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資金400萬元,購置柔性制造生產線、圓度儀、測長儀、數控仿真軟件和計算機等。
6.2007年,學校質量工程項目經費80萬,用于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及支持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
林園校區現在有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外語學院、軟件學院五個學院。四棟教學樓,其中一棟是新建的綜合教學大樓,非常的好。一棟圖書館,正在興建中的長春工業大學體育館也在林園校區。學生宿舍方面有七...
我是林園校區大二的 學校不大,八棟寢室樓,三棟教學樓,一個新建的教學圖書樓,體育館正在建設,里面應該有游泳館 女生寢室是上下鋪,新生應該是六人寢,學校有網線,自己帶電腦可以上網 長春工業大學文科...
長春工程學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原長春建筑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等學...
中心主任:毛志陽,男,教授
1.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負責中心的規劃、設計與基礎建設工作。
2.負責中心的實踐和理論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等工作,擔任金屬工藝學課程帶頭人。
3.負責中心的教學監督檢查、落實貫徹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
4.負責中心的師資隊伍建設、人員的管理及培養工作。
5.負責中心的資金管理。
6.中心的實訓技術安全和綜合治理責任人。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 5頁
評分: 4.6
長春工業大學 級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書 領域名稱: 項目管理 研究生姓名: 校內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研究方向: 企業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學時 學 分 學期分配 任課教師第一學年 第一學期 第一學年 第二學期 學 位 課 公 共 基 礎 課 外國語 40 2 √ 王笑梅 自然辯證法概論 40 2 √ 韓明友 工程數學 40 2 √ 譚佳偉 知識產權基礎 20 1 √ 李 雪 信息檢索 20 1 √ 陳 榕 專 業 基 礎 課 專業外語及外文資料閱讀 60 3 √ 何悅桐 項目管理學 40 2 √ 李明春 管理經濟學 40 2 √ 劉繼偉 IT 與管理信息系統 40 2 √ 于 立 經濟法與合同管理 40 2 √ 張智利 非 學 位 課 必 修 課 運籌學 40 2 √ 王亞君 項目計劃與控制 40 2 √ 劉汶榮 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 40 2 √ 沈 瀅 項目質量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1個)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東南大學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綜合性工程訓練中心
哈爾濱工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現代工業實訓中心
福州大學機電工程實踐中心
昆明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太原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11個)
山東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四川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中國民航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
華北電力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江蘇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工業中心)
廣東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河南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西安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工程訓練類,11個)
長春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
河北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上海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
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工程訓練中心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工程實訓中心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實驗實訓中心
西南科技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業訓練中心
太原工業學院工程訓練中心
南京理工大學工程創新綜合實驗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北方工業大學綜合工程訓練中心
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
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中南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是一個較大規模的教學組織, 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而言, 擁有獨特的硬件和軟件資源優勢。在許多建設良好的學校里, 工程訓練中心都成為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實踐的主要的訓練和活動基地, 成為大學生完成發明創造和競賽作品制作的第一場所。工程訓練中心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背景教育的重要載體,在高校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傳統“金工實習”不同,工程訓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
(1)改變了傳統的“金工實習”觀念,樹立“大工程”意識,在原有金屬工藝學實習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提升,建立完整的具有現代工業體系內容的教學訓練基地;
(2)改變傳統的講課、 實驗、 實習分離的做法, 逐步形成學前認知、 學時實踐、 學后綜合的實訓模式;
(3)打破傳統的專業劃分界限, 按工業系統認知、傳統制造技術、 現代制造技術、 工業系統控制技術和創新實踐等多層面建立統一、完整、綜合的工程訓練體系;
(4)努力搭建體現現代化大工程意識的真實的工業環境,建立完善的創新訓練機制, 逐步把創新訓練融入工程訓練全過程;
(5)樹立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構建開放型的工程訓練教學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