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對刀 | 目????的 | 確定程序原點的位置 |
---|---|---|---|
要????求 | 使對刀點與刀位點重合。 | 位????置 | 可以設(shè)在零件上、夾具上或機床上 |
Fanuc系統(tǒng)數(shù)控車床設(shè)置工件零點常用方法
一, 直接用刀具試切對刀
1、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后,用X坐標減外圓直徑,所的值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X值里。
2、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端面,記住當前Z坐標,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Z值里。
二, 用G50設(shè)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代加工零件外圓,測量外圓直徑后,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X軸坐標減去直徑值)。
2.選擇MDI方式,輸入G50 X0 Z0,啟動START鍵,把當前點設(shè)為零點。
3.選擇MDI方式,輸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離開工件進刀加工。
4.這時程序開頭:G50 X150 Z150 …….。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點和終點必須一致即X150 Z150,這樣才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
6.如用第二參考點G30,即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這時程序開頭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統(tǒng)里,第二參考點的位置在參數(shù)里設(shè)置,在Yhcnc軟件里,按鼠標右鍵出現(xiàn)對話框,按鼠標左鍵確認即可。
三, 用工件移設(shè)置工件零點
1、在FANUC0-TD系統(tǒng)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輸入零點偏移值。
2.用外圓車刀先試切工件端面,這時Z坐標的位置如:Z200,直接輸入到偏移值里。
3.選擇“Ref”回參考點方式,按X、Z軸回參考點,這時工件零點坐標系即建立。
4.注意:這個零點一直保持,只有從新設(shè)置偏移值Z0,才清除。
四, 用G54-G59設(shè)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園直徑后,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2.把當前的X和Z軸坐標直接輸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調(diào)用如:G54X50Z50……。
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標系。
第一種是:通過對刀將刀偏值寫入?yún)?shù)從而獲得工件坐標系。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靠性好,他通過刀偏與機械坐標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只要不斷電、不改變刀偏值,工件坐標系就會存在且不會變,即使斷電,重啟后回參考點,工件坐標系還在原來的位置。
第二種是:用G50設(shè)定坐標系,對刀后將刀移動到G50設(shè)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對刀時先對基準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對于基準刀的。
第三種方法是MDI參數(shù),運用G54~G59可以設(shè)定六個坐標系,這種坐標系是相對于參考點不變的,與刀具無關(guān)。這種方法適用于批量生產(chǎn)且工件在卡盤上有固定裝夾位置的加工。
航天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工件坐標系建立是通過G92 Xa zb
(類似于FANUC的G50)語句設(shè)定刀具當前所在位置的坐標值來確定。加工前需要先對刀,對刀首先對的是基準刀,對刀后將顯示坐標清零,對其他刀時將顯示的坐標值寫入相應(yīng)刀補參數(shù)。然后測量出對刀直徑Фd,將刀移動到坐標顯示X=a-d
Z=b 的位置,就可以運行程序了(此種方法的編程坐標系原點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在加工過程中按復位或急停健,可以再回到設(shè)定的G92
起點繼續(xù)加工。但如果出意外如:X或Z軸無伺服、跟蹤出錯、斷電等情況發(fā)生,系統(tǒng)只能重啟,重啟后設(shè)定的工件坐標系將消失,需要重新對刀。如果是批量生產(chǎn),加工完一件后回G92起點繼續(xù)加工下一件,在操作過程中稍有失誤,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標系,需重新對刀。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就想辦法將工件坐標系固定在機床上。我們發(fā)現(xiàn)機床的刀補值有16個,可以利用,于是我們試驗了幾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參考點偏差值寫入9號刀補,將對刀直徑的反數(shù)寫入8號刀補的X值。系統(tǒng)重啟后,將刀具移動到參考點,通過運行一個程序來使刀具回到工件G92起點,程序如下: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92 X0 Z0;
N004 G00 X100 Z100;
N005 G00 T18;
N006 G92 X100 Z100;
N007 M30;
程序運行到第四句還正常,運行第五句時,刀具應(yīng)該向X的負向移動,但卻異常的向X、Z的正向移動,結(jié)果失敗。分析原因懷疑是同一程序調(diào)一個刀位的兩個刀補所至。
第二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的Z值寫入9號刀補的Z值,將顯示的X值與對刀直徑的反數(shù)之和寫入9好刀補的X值。系統(tǒng)重啟后,將刀具移至參考點,運行如下程序: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00 X100 Z100;
N004 M30;
程序運行后成功的將刀具移至工件G92起點。但在運行工件程序時,刀具應(yīng)先向X、Z的負向移動,卻又異常的向X、Z的正向移動,結(jié)果又失敗。分析原因懷疑是系統(tǒng)運行完一個程序后,運行的刀補還在內(nèi)存當中,沒有清空,運行下一個程序時它先要作消除刀補的移動。
第三種方法:用第二種方法的程序?qū)⒌毒咭浦凉ぜ礼92起點后,重啟系統(tǒng),不回參考點直接加工,試驗后能夠加工。但這不符合機床操作規(guī)程,結(jié)論是能行但不可行。
第四種方法:在對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值個加上100后寫入其對應(yīng)刀補,每一把刀都如此,這樣每一把刀的刀補就都是相對于參考點的,加工程序的
G92起點設(shè)為X100 Z100,試驗后可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每一次加工的起點都是參考點,刀具移動距離較長,但由于這是G00 快速移動,還可以接受。
第五種方法:在對基準刀時將顯示的與參考點偏差及對刀直徑都記錄下來,系統(tǒng)一旦重啟,可以手動的將刀具移動到G92 起點位置。這種方法麻煩一些,但還可行。
車床分有對刀器和沒有對刀器,但是對刀原理都一樣,先說沒有對刀器的吧.
車床本身有個機械原點,你對刀時一般要試切的啊,比如車外徑一刀后Z向退出,測量車件的外徑是多少,然后在G畫面里找到你所用刀號把光標移到X輸入
X...按測量機床就知道這個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內(nèi)徑一樣,Z向就簡單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個地方然后測量Z0就可以了.這樣所有刀都有了記錄,確定加工零點在工件移里面(offset/setting),可以任意使用一把刀確定工件坐標系原點.這樣對刀要記住對刀前要先讀刀.有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夾頭對刀,我們知道夾頭外徑,刀具去碰了輸入外徑就可以,對內(nèi)徑時可以拿一量塊用手壓在夾頭上對,同樣輸入夾頭外徑就可以了.如果有對刀器就方便多了,對刀器就相當于一個固定的對刀試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記錄進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種類小批量加工最好買帶對刀器的.節(jié)約時間.以前用的MAZAK車床,換一個新工件從停機到新工件開始批量加工中間時間一般只要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包括換刀具軟爪試切)
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木料上有釘子等金屬物體時,需要去除才能使用).刨料時應(yīng)視木料的長短,采用不同的姿勢,入料時一手向下壓前端,另一手托住木料的后端,長料盡量往后托,保持木料平穩(wěn),保證被刨削面與電刨平臺...
對刀的目的是確定程序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對刀點可以設(shè)在零件上、夾具上或機床上,對刀時應(yīng)使對刀點與刀位點重合。因為車削加工過程中,零件的裝夾,車刀的磨損,車刀的裝夾,零件的圓度等因素都會影響車削加...
1、試切法對刀
試切法對刀是實際中應(yīng)用的最多的一種對刀方法。下面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數(shù)控系統(tǒng)的RFCZ12車床為例,來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裝夾完畢,驅(qū)動主軸旋轉(zhuǎn),移動刀架至工件試切一段外圓。然后保持X坐標不變移動Z軸刀具離開工件,測量出該段外圓的直徑。將其輸入到相應(yīng)的刀具參數(shù)中的刀長中,系統(tǒng)會自動用刀具當前X坐標減去試切出的那段外圓直徑,即得到工件坐標系X原點的位置。再移動刀具試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應(yīng)刀具參數(shù)中的刀寬中輸入Z0,系統(tǒng)會自動將此時刀具的Z坐標減去剛才輸入的數(shù)值,即得工件坐標系Z原點的位置。也可以直接試切一個完整的端面,先Z軸方向進刀到距離原始端面2~5mm左右,再X方向進刀車削端面,當車刀即將抵達圓軸的回轉(zhuǎn)中心時候,換用點動低倍率X軸進刀,直到車刀到達回轉(zhuǎn)中心,此時按下OFFSET/SETTING>補正>形狀>輸入Z0,點擊測量,完成Z軸的刀偏設(shè)定>輸入X0,點擊測量,完成X軸的刀偏設(shè)定。完成工件坐標系的設(shè)定。(工件坐標系零點位于圓軸的回轉(zhuǎn)中心)
例如,2#刀刀架在X為150.0車出的外圓直徑為25.0,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X值為150.0-25.0=125.0;刀架在Z為
180.0時切的端面為0,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Z值為180.0-0=180.0。分別將(125.0,180.0)存入到2#刀具參數(shù)刀長中的X與Z中,在程序中使用T0202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標系。
事實上,找工件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該點的實際位置,而是找刀尖點到達(0,0)時刀架的位置。采用這種方法對刀一般不使用標準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將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對好。
2、對刀儀自動對刀
很多車床上都裝備了對刀儀,使用對刀儀對刀可免去測量時產(chǎn)生的誤差,大大提高對刀精度。由于使用對刀儀可以自動計算各把刀的刀長與刀寬的差值,并將其存入系統(tǒng)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時候就只需要對標準刀,這樣就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對刀儀對刀一般都設(shè)有標準刀具,在對刀的時候先對標準刀。
下面以采用FANUC 0T系統(tǒng)的日本W(wǎng)ASINO
LJ-10MC車削中心為例介紹對刀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隨刀架向已設(shè)定好位置的對刀儀位置檢測點移動并與之接觸,直到內(nèi)部電路接通發(fā)出電信號(通常我們可以聽到嘀嘀聲并且有指示燈顯示)。在2#刀尖接觸到a點時將刀具所在點的X坐標存入到圖2所示G02的X中,將刀尖接觸到b點時刀具所在點的Z坐標存入到G02的Z中。其他刀具的對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對好了X的零點以及該刀具相對于標準刀在X方向與Z方向的差值,在更換工件加工時再對Z零點即可。由于對刀儀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總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換工件后,只需要用標準刀對Z坐標原點就可以了。操作時提起Z軸功能測量按鈕“Z-axis shift measure”面。
手動移動刀架的X、Z軸,使標準刀具接近工件Z向的右端面,試切工件端面,按下“POSITION
RECORDER”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記錄刀具切削點在工件坐標系中Z向的位置,并將其他刀具與標準刀在Z方向的差值與這個值相加從而得到相應(yīng)刀具的Z原點,其數(shù)值顯示在WORK
SHIFT工作畫面上。
根據(jù)刀具的實際參數(shù)和位置,將刀尖圓弧半徑補償值和刀具幾何磨損補償值輸入到與程序?qū)?yīng)的存儲位置。如試切加工后發(fā)現(xiàn)工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時,可根據(jù)零件實測尺寸進行刀偏量的修改。例如測得工件外圓尺寸偏大 0.5mm ,可在刀偏量修改狀態(tài)下,將該刀具的 X 方向刀偏量改小 0.25mm。2100433B
提高磨齒機對刀精度和效率,對提高齒輪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有顯著意義。磨齒機自動對刀能實現(xiàn)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調(diào)整對刀,且操作簡單,效率高,對刀精度高。自動精確對刀的主要思路為: 數(shù)控系統(tǒng)自動獲取工件兩側(cè)齒槽邊界并記錄其位置,然后計算得到精確的齒槽中點位置所在,也即進給加工起點所在,最后發(fā)出指令,由伺服系統(tǒng)確定砂輪位置所在。因此,如何快速、精確地獲取齒槽邊界位置是自動精確對刀技術(shù)的關(guān)鍵所在。
采用接觸檢測技術(shù),配合主軸進行坐標運算,可快速、精確地獲取齒槽位置,最終確定刀具具體位置。當前最主要的接觸檢測技術(shù)歸納起來有: 主軸電機功率檢測、轉(zhuǎn)矩檢測和AE聲信號檢測。國外關(guān)于磨齒機自動對刀技術(shù)的研究起步較早,技術(shù)較為成熟,德國KAPP、NILES以及瑞士RE-ISHAUER等高端磨齒機均可實現(xiàn)自動精確對刀功能。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起步晚,進展緩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秦川機械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借鑒國外的磨齒機對刀技術(shù),提出了運用AE聲發(fā)射技術(shù)進行接觸檢測,并輔助機床坐標檢測和計算,實現(xiàn)了單片成形砂輪磨削圓柱直齒內(nèi)齒輪的粗磨、精磨自動對刀,以及防碰撞功能,對刀痕跡在0.01mm以內(nèi),滿足生產(chǎn)要求。南京工業(yè)大學劉海寧等同樣采用AE傳感器檢測磨削聲信號,并作為反饋信號由電控箱進行分析處理。該方法運用于SINUMERIK840D數(shù)控系統(tǒng),最終實現(xiàn)了蝸桿砂輪的精確自動對刀。
自動對刀銑邊砂邊機
RK-SKX-1N2S1W
自動對刀銑邊砂邊機
RK-SKX-1N2S1W
RK-MBJ-2S1W(3頭 輪式壓料)
RK-XMB-2X1S4H2W(9頭 輪式壓料)
RK-XBJ-2S2W(4頭 皮帶壓料)
直線銑型砂邊機
走近銳科
佛山市銳科機械有限公司(原銳科木工機械廠)是一家有多年專業(yè)生產(chǎn)木門、門套線、踢腳線、衛(wèi)浴板、抗倍特板、櫥柜板、嬰兒床、木窗等產(chǎn)品的銑型、銑邊、拋光、砂光設(shè)備廠家。本公司整合意大利、臺灣技術(shù),研發(fā)制造異形線條砂光機、全自動直線砂邊機、全自動抗倍特銑邊機、全自動板材銑邊機、門套砂光機、異形門心板銑邊機、寬幅異形砂光機、嬰兒床砂光機、重型150木線機、等一系列木門木窗設(shè)備的廠家,目前開發(fā)的MXS系列線條仿形砂光機、MX系列直線仿形砂邊機、WYX系列抗倍特銑邊機、線條板材自動生產(chǎn)線等行業(yè)設(shè)備,集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于一體。本公司憑著雄厚的技術(shù)力量與專業(yè)精神—“以質(zhì)量立廠,信譽致尚”的經(jīng)營理念,屢創(chuàng)佳績,今日的質(zhì)量就石明天的市場,今天的起航就明天的領(lǐng)航。我們誠懇期待與您的合作,在這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共同發(fā)展。
直線砂邊砂機
該系列機型主要應(yīng)用于高檔櫥柜門、木門、移門、竹菜板、畫框、禮盒等類似工件側(cè)邊砂光、研磨、拋光、具有仿形功能,科砂削弧面,帶W頭機型可砂異形面。配置K型銑刀頭時可以進行砂光前的預銑加工,及型邊成形、側(cè)面開槽等。配置X型倒角銑頭時可對工件進行上、下邊倒角、銑R圓角,S型400砂架平面造型砂光,H型兩用砂架底漆異形砂光、W倒角仿形砂頭倒角砂光,砂光頭及送料變頻調(diào)速,適應(yīng)多種材質(zhì)的白胚和底漆砂光。
設(shè)備特點:
1.本機種具有成型比砂光的功能,以利生產(chǎn)效率,適合合開復雜的直線曲子面成型沙光,例如:各式門板、門心板、門框比家私各式配件。
2.本機種砂帶速度及送料速度均采用無段變速度,適合各種木材白身或在漆砂光。
3.本機種各機組為重型結(jié)構(gòu)均有上、下、前、后比角度調(diào)整功能,調(diào)整方便準確及穩(wěn)定。
4.本機種打磨頭配有自動補給功能,用研磨輪在研磨時能持續(xù)研磨,確保曲子面研磨精上。
5.砂架帶有振蕩裝置,保證加工表面光潔、均勻;
6.壓料裝置采用彈簧負載,壓緊可靠,不傷工件,短小或中間凹陷的工件選用皮帶式壓料裝置較適合;連續(xù)平整的長工件選用滾輪式壓料裝置較適合;
7.履帶采用鏈條輸送、機械無級變速、圓柱導軌導向,送料能力強、穩(wěn)定可靠;
8.砂架壓模塊進退由程序控制,無需調(diào)節(jié),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打磨單元組介紹
(K)高頻銑刀
進口導軌帶銑刀帶自動進退功能;
銑頭可進退升降調(diào)整;
采用3.7kw功率高頻電機;
主軸轉(zhuǎn)速12000轉(zhuǎn)(變頻控制);
主軸尺寸30mm(直徑)×60mm(軸長);
套35墊套可后安裝35軸經(jīng)銑刀;
(R)跟蹤倒角銑刀
采用0.37kw高頻電機;
主軸轉(zhuǎn)速18000轉(zhuǎn)(變頻控制);
主軸尺寸16mm×10mm;
銑刀帶跟蹤功能適合各種板材倒角;
跟蹤銑刀帶可以擺角度、進退、升降調(diào)整;
(S)400砂架
適合各種平面白胚油漆砂光,仿形砂光;
帶自動進退功能(檢測板材到達打磨塊,自動突出砂光解決頭尾砂圓問題);
模塊可根據(jù)各種板材形狀進行仿形砂光;
采用環(huán)式砂帶砂光機構(gòu),砂帶帶搖擺功能,減小砂痕出現(xiàn);
砂帶裝緊采用氣動拉緊裝置,方便更換砂帶;
(H)兩用砂架
可安裝砂帶和砂輪,適合各種平面油漆異形油漆砂光,靈活性強;
主軸電機1.5kw;
主軸轉(zhuǎn)速2800轉(zhuǎn)(變頻調(diào)速);
主軸尺寸25.4mm×100mm(適合市面上各種砂光輪安裝);
帶自動補償功能,電腦控制在磨輪磨損的情況下及時補給保證打磨效果;
(W)倒角砂頭
適合各種異形邊、平面、倒角的砂光;
主軸電機1.5kw;
主軸轉(zhuǎn)速2800轉(zhuǎn)(變頻調(diào)速);
主軸尺寸25.4mm×100mm(適合市面上各種砂光輪安裝);
帶自動補償功能,電腦控制在磨輪磨損的情況下及時補給保證打磨效果;
輪式壓料
適合平面型板材送料;
鋁型材壓料梁結(jié)構(gòu)穩(wěn)定;
采用斜紋型膠輪保證工件平穩(wěn)前進;
皮帶壓料
適合中間鏤空的板材輸送;
鋁型材壓梁前后皮帶輪輔助;
采用多彈簧頂壓進口皮帶保證皮帶壽命;
技術(shù)參數(shù):
序號 |
項目 |
|
1 |
送料寬度 |
100-1800mm |
2 |
最小加工長度 |
200mm |
3 |
加工厚度范圍 |
5-80mm |
4 |
送料速度 |
(變頻調(diào)速)5-30m/min |
5 |
送料電機功率 |
3.7kw |
6 |
主梁電動升降電機 |
0.37kw |
7 | 高頻銑刀電機 | 3.7kw |
8 | 高頻銑刀電機轉(zhuǎn)速 | 12000min/r |
9 |
跟蹤倒角刀 |
0.37kw |
10 | 跟蹤倒角刀轉(zhuǎn)速 | 18000min/r |
11 |
400砂架主電機 |
1.53kw |
12 |
400砂架砂帶尺寸(周長×寬度) |
2010×100mm |
13 |
主軸旋轉(zhuǎn) |
可調(diào)角度0°~180° |
14 |
兩用砂架主電機 |
1.5kw |
15 |
兩用砂架砂帶尺寸(周長×寬度) |
1150×100mm |
16 |
主軸尺寸(軸經(jīng)×長度) |
25.4×100mm |
17 |
主軸旋轉(zhuǎn) |
可調(diào)角度0°~380° |
18 |
倒角打磨頭主電機 |
1.5kw |
19 |
主軸尺寸(軸經(jīng)×長度) |
25.4×100mm |
20 |
研磨輪安裝最大直徑尺寸 |
200mm |
21 |
兩用砂架、磨頭補償 |
(PLC電腦控制砂輪自動補償) |
22 |
吸塵口直徑 |
97mm |
23 |
工作氣壓 |
0.6Mpa |
24 |
電源 |
380V;50HZ |
備注:1、有多種規(guī)格、品種的砂頭或砂架可選;2、根據(jù)客戶需求選擇各項配置,價格均有不同;3、如有特殊要求可與我廠工程師協(xié)商后解決。
本文系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quán)問題,請通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一、直接用刀具試切對刀
1.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 X 坐標,測量外圓直徑后,用 X 坐標減外圓直徑,所的值輸入 offset 界面的幾何形狀 X 值里。
2.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園端面,記住當前 Z 坐標,輸入 offset 界面的幾何形狀 Z 值里。
二、 用 G50 設(shè)置工件零點
1.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測量外園直徑后,把刀沿 Z 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X 軸坐標減去直徑值)。
2. 選擇 MDI 方式,輸入 G50 X0 Z0 ,啟動 START 鍵,把當前點設(shè)為零點。
3. 選擇 MDI 方式,輸入 G0 X150 Z150 ,使刀具離開工件進刀加工。
4. 這時程序開頭: G50 X150 Z150 …… . 。
5. 注意:用 G50 X150 Z150 ,你起點和終點必須一致即 X150 Z150 ,這樣才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
6. 如用第二參考點 G30 ,即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這時程序開頭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 在 FANUC 系統(tǒng)里,第二參考點的位置在參數(shù)里設(shè)置,在 Yhcnc 軟件里,按鼠標右鍵出現(xiàn)對話框,按鼠標左鍵確認即可。
三、 用工件移設(shè)置工件零點
1. 在 FANUC0-TD 系統(tǒng)的 Offset 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輸入零點偏移值。
2. 用外圓車刀先試切工件端面,這時 Z 坐標的位置如: Z200 ,直接輸入到偏移值里。
3. 選擇“ Ref ”回參考點方式,按 X 、 Z 軸回參考點,這時工件零點坐標系即建立。
4. 注意:這個零點一直保持,只有從新設(shè)置偏移值 Z0 ,才清除。
四、 用G54-g59設(shè)置工件零點
1. 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測量外圓直徑后,把刀沿 Z 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2. 把當前的 X 和 Z 軸坐標直接輸入到 G54----G59 里 , 程序直接調(diào)用如 :G54X50Z50 ……。
3. 注意 : 可用g53指令清除 G54-----G59 工件坐標系。
如果其它系統(tǒng):
1.試切法對刀
試切法對刀是實際中應(yīng)用的最多的一種對刀方法。下面以采用 MITSUBISHI 50L 數(shù)控系統(tǒng)的 RFCZ12 車床為例,來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裝夾完畢,驅(qū)動主軸旋轉(zhuǎn),移動刀架至工件試切一段外圓。然后保持 X 坐標不變移動 Z 軸刀具離開工件,測量出該段外圓的直徑。將其輸入到相應(yīng)的刀具參數(shù)中的刀長中,系統(tǒng)會自動用刀具當前 X 坐標減去試切出的那段外圓直徑,即得到工件坐標系 X 原點的位置。再移動刀具試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應(yīng)刀具參數(shù)中的刀寬中輸入 Z0 ,系統(tǒng)會自動將此時刀具的 Z 坐標減去剛才輸入的數(shù)值,即得工件坐標系 Z 原點的位置。
例如, 2# 刀刀架在 X 為 150.0 車出的外圓直徑為 25.0 ,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 X 值為 150.0-25.0=125.0 ;刀架在 Z 為 180.0 時切的端面為 0 ,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 Z 值為 180.0-0=180.0 。分別將 (125.0 , 180.0) 存入到 2# 刀具參數(shù)刀長中的 X 與 Z 中,在程序中使用 T0202 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標系。
事實上,找工件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該點的實際位置,而是找刀尖點到達 (0 , 0) 時刀架的位置。采用這種方法對刀一般不使用標準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將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對好。
2. 對刀儀自動對刀
很多車床上都裝備了對刀儀,使用對刀儀對刀可免去測量時產(chǎn)生的誤差,大大提高對刀精度。由于使用對刀儀可以自動計算各把刀的刀長與刀寬的差值,并將其存入系統(tǒng)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時候就只需要對標準刀,這樣就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對刀儀對刀一般都設(shè)有標準刀具,在對刀的時候先對標準刀。
下面以采用 FANUC 0T 系統(tǒng)的日本 WASINO LJ-10MC 車削中心為例介紹對刀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隨刀架向已設(shè)定好位置的對刀儀位置檢測點移動并與之接觸,直到內(nèi)部電路接通發(fā)出電信號 ( 通常我們可以聽到嘀嘀聲并且有指示燈顯示 ) 。在 2# 刀尖接觸到 a 點時將刀具所在點的 X 坐標存入到圖 2 所示g02的 X 中,將刀尖接觸到 b 點時刀具所在點的 Z 坐標存入到 G02 的 Z 中。其他刀具的對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對好了 X 的零點以及該刀具相對于標準刀在 X 方向與 Z 方向的差值,在更換工件加工時再對 Z 零點即可。由于對刀儀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總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換工件后,只需要用標準刀對 Z 坐標原點就可以了。操作時提起 Z 軸功能測量按鈕“ Z-axis shift measure ”面。
手動移動刀架的 X 、 Z 軸,使標準刀具接近工件 Z 向的右端面,試切工件端面,按下“ POSITIONrecorder”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記錄刀具切削點在工件坐標系中 Z 向的位置,并將其他刀具與標準刀在 Z 方向的差值與這個值相加從而得到相應(yīng)刀具的 Z 原點,其數(shù)值顯示在 WORK SHIFT 工作畫面上。車床分有對刀器和沒有對刀器,但是對刀原理都一樣,先說沒有對刀器的吧.
車床本身有個機械原點,你對刀時一般要試切的啊,比如車外徑一刀后Z向退出,測量車件的外徑是多少,然后在G畫面里找到你所用刀號把光標移到X 輸入 X...按測量機床就知道這個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內(nèi)徑一樣,Z向就簡單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個地方然后測量Z0就可以了.
這樣所有刀都有了記錄,確定加工零點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決定工件原點.
這樣對刀要記住對刀前要先讀刀.
有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夾頭對刀,我們知道夾頭外徑,刀具去碰了輸入外徑就可以,對內(nèi)徑時可以拿一量塊用手壓在夾頭上對,同樣輸入夾頭外徑就可以了.
如果有對刀器就方便多了,對刀器就相當于一個固定的對刀試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記錄進去位置了.
所以如果是多種類小批量加工最好買帶對刀器的.節(jié)約時間.
我以前用的MAZAK車床,我換一個新工件從停機到新工件開始批量加工中間時間一般只要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包括換刀具軟爪試切)
數(shù)控車床基本坐標關(guān)系及幾種對刀方法比較
在數(shù)控車床的操作與編程過程中,弄清楚基本坐標關(guān)系和對刀原理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對我們更好地理解機床的加工原理,以及在處理加工過程中修改尺寸偏差有很大的幫助。
一、基本坐標關(guān)系
一般來講,通常使用的有兩個坐標系:一個是機械坐標系 ;另外一個是工件坐標系,也叫做程序坐標系。
在機床的機械坐標系中設(shè)有一個固定的參考點(假設(shè)為(X,Z))。這個參考點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給機床本身一個定位。因為每次開機后無論刀架停留在哪個位置,
系統(tǒng)都把當前位置設(shè)定為(0,0),這樣勢必造成基準的不統(tǒng)一,所以每次開機的第一步操作為參考點回歸(有的稱為回零點),也就是通過確定(X,Z) 來確定原點(0,0)。
為了計算和編程方便,我們通常將程序原點設(shè)定在工件右端面的回轉(zhuǎn)中心上,盡量使編程基準與設(shè)計、裝配基準重合。機械坐標系是機床唯一的基準,所以必須要弄清楚程序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這通常在接下來的對刀過程中完成。
二、對刀方法
1. 試切法對刀
試切法對刀是實際中應(yīng)用的最多的一種對刀方法。下面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數(shù)控系統(tǒng)的RFCZ12車床為例,來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裝夾完畢,驅(qū)動主軸旋轉(zhuǎn),移動刀架至工件試切一段外圓。然后保持X坐標不變移動Z軸刀具離開工件,測量出該段外圓的直徑。將其輸入到相應(yīng)的刀具參
數(shù)中的刀長中,系統(tǒng)會自動用刀具當前X坐標減去試切出的那段外圓直徑,即得到工件坐標系X原點的位置。再移動刀具試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應(yīng)刀具參數(shù)中的刀寬中輸入Z0,系統(tǒng)會自動將此時刀具的Z坐標減去剛才輸入的數(shù)值,即得工件坐標系Z原點的位置。
例如,2#刀刀架在X為150.0車出的
外圓直徑為25.0,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X值為 150.0-25.0=125.0;刀架在Z為 180.0時切的端面為0,那么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Z值為180.0-0=180.0。分別將(125.0,180.0)存入到2#刀具參數(shù)刀長中的X與Z中,在程序中使用T0202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標系。
事實上,找工件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該點的實際位置,而是找刀尖點到達(0,0)時刀架的位置。采用這種方法對刀一般不使用標準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將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對好。
2. 對刀儀自動對刀
很多車床上都裝備了對刀儀,使用對刀儀對刀可免去測量時產(chǎn)生的誤差,大大提高對刀精度。由于使用對刀儀可以自動計算各把刀的刀長與刀寬的差值,并將其存入系統(tǒng)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時候就只需要對標準刀,這樣就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對刀儀對刀一般都設(shè)有標準刀具,在對刀的時候先對標準刀。
下面以采用FANUC 0T系統(tǒng)的日本W(wǎng)ASINO LJ-10MC車削中心為例介紹對刀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隨刀架向已設(shè)定好位置的對刀儀位置檢測點移動并與之接觸,直到內(nèi)部電路接通發(fā)出電信號(通常我們可以聽到嘀嘀聲并且有指示燈顯示)。在2#刀尖接觸到a點時將刀具所在點的X坐標存入到圖2所示G02的X中,將刀尖接觸到b點時刀具所在點的Z坐標存入到G02的Z中。其他刀具的對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對好了X的零點以及該刀具相對于標準刀在X方向與 Z方向的差值,在更換工件加工時再對Z零點即可。由于對刀儀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總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換工件后,只需要用標準刀對Z坐標原點就可以了。操作時提起Z軸功能測量按鈕“Z-axis shift measure”面。
手動移動刀架的X、Z軸,使標準刀具接近工件Z向的右端面,試切工件端面,按下“POSITION RECORDER”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記錄刀具切削點在工件坐標系中Z向的位置,并將其他刀具與標準刀在Z方向的差值與這個值相加從而得到相應(yīng)刀具的Z原點,其數(shù)值顯示在WORK SHIFT工作畫面上。
Fanuc系統(tǒng)數(shù)控車床對刀及編程指令介紹
Fanuc系統(tǒng)數(shù)控車床設(shè)置工件零點常用方法
一、 直接用刀具試切對刀
1.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記住當前X坐標,測量外圓直徑后,用X坐標減外圓直徑,所的值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X值里。
2.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圓端面,記住當前Z坐標,輸入offset界面的幾何形狀Z值里。
二、用G50設(shè)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圓直徑后,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X軸坐標減去直徑值)。
2.選擇MDI方式,輸入G50 X0 Z0,啟動START鍵,把當前點設(shè)為零點。
3.選擇MDI方式,輸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離開工件進刀加工。
4.這時程序開頭:G50 X150 Z150 …….。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點和終點必須一致即X150 Z150,這樣才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
6.如用第二參考點G30,即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這時程序開頭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統(tǒng)里,第二參考點的位置在參數(shù)里設(shè)置,在Yhcnc軟件里,按鼠標右鍵出現(xiàn)對話框,按鼠標左鍵確認即可。
三、用工件移設(shè)置工件零點
1.在FANUC0-TD系統(tǒng)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輸入零點偏移值。
2.用外圓車刀先試切工件端面,這時Z坐標的位置如:Z200,直接輸入到偏移值里。
3.選擇“Ref”回參考點方式,按X、Z軸回參考點,這時工件零點坐標系即建立。
4.注意:這個零點一直保持,只有從新設(shè)置偏移值Z0,才清除。
四、 用G54-G59設(shè)置工件零點
1.用外圓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圓直徑后,把刀沿Z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2.把當前的X和Z軸坐標直接輸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調(diào)用如:G54X50Z50……。
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標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