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結構構件 | 外文名 | Structure member |
---|---|---|---|
文????件 | 《住宅建筑規范》 |
(GB50368-2005)規定,
3.2.3 當需要對住宅建筑拆改結構構件或加層改造時,應經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設計單位鑒定、校核后方可實施,以確保結構安全。 2100433B
1、非結構構件,包括建筑非結構構件和建筑附屬機電設備,自身及其與結構主體的連接,應進行抗震設計。
2、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由相關專業人員分別負責進行。
3、附著于樓、屋面結構上的非結構構件,以及樓梯間的非承重墻體,應與主體結構有可靠的連接或錨固,避免地震時倒塌傷人或砸壞重要設備。
4、框架結構的圍護墻和隔墻,應估計其設置對結構抗震的不利影響,避免不合理設置而導致主體結枸的破壞。
5、幕墻、裝飾貼面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連接,避免地震時脫落傷人。
6、安裝在建筑上的附屬機械、電氣設備系統的支座和連接,應符合地震時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應導致相關部件的損壞。
責任編輯:ivor
住宅圍護結構主要指直接面向建筑室外的非承重墻體、各類建筑幕墻(包括采光頂)等,相對于主體結構而言實際上屬于“非結構構件”。圍護結構和非結構構件的安全性和適用性應滿足住宅建筑設計要求,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對非結構構件的耐久性問題,由于材料性質、功能要求及更換的難易程度不同,未給出具體要求,但具體設計上應予以重視。本條中非結構構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結構構件和附屬機電設施。
長期以來,非結構構件的可靠性設計沒有引起設計人員的充分重視。對非結構構件,應根據其重要性、破壞后果的嚴重性及其對建筑結構的影響程度,采取不同的設計要求和構造措施。對抗震設計的住宅,尚應對非結構構件采取抗震措施或進行必要的抗震計算。對不同功能的非結構構件,應滿足相應的承載能力、變形能力(剛度和延性)要求,并應具有適應主體結構變形的能力;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錨固應牢固、可靠,要求錨固承載力大于連接件的承載力。2100433B
【學員問題】抗震結構構件應符合要求?
【解答】1、砌體結構應按規定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和構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體等。
2、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于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于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于構件破壞。
3、預應力混凝土的抗側力構件,應配有足夠的非預應力鋼筋。
4、鋼結構構件應合理控制尺寸,避免局部失穩或整個構件失穩。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