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調水是調節區域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書采取理論分析與實例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分析調水對水源區、輸水區和受水區生態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和造成的負面影響,探析主要的影響因子,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制定定量評價指標的評價標準,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并應用于引黃濟青跨流域調水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本書理論扎實、觀點新穎、實例豐富,可供水利、電力、環境等專業的科研、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人員和各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跨流域調水工程概述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及研究動態
1.4 主要研究內容、方法
第2章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研究基本理論
2.1 生態環境學理論
2.2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理論基礎
2.3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2.4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程序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因子分析
3.1 城市供水工程
3.2 農業灌溉工程
3.3 生態補水工程
3.4 綜合利用工程
3.5 綜合分析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4.2 評價指標的識別與篩選
4.3 評價指標的含義及量化
4.4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模型建立
5.1 評價方法優選
5.2 評語集選擇和評語數值化
5.3 建立隸屬度集
5.4 多級模糊評價模型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實例分析
第7章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去申請。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維護環境影響評價行業...
就是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簡稱。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英文名稱: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英文名稱: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簡稱環境影響評價師。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并經登記后...
格式:pdf
大?。?span id="xzqcchi" class="single-tag-height">16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指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也越來越多,水利工程和人們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也是目前重大的工作任務。其中,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利民工程,它建設的目的是改善生存環境,發展當地經濟,作為人工調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對水資源按照人的意志進行時間和空間的重新分配,以促進發展。但這類工程的建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就跨流域調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進行了重點探究,以供參考。
格式:pdf
大小:164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濕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初步探討 3 呂憲國 3 3 王起超 劉吉平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長春 摘 要 探討了濕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理論框架 指出由于濕地生態環境的特殊性 應將非 污染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放到重要位置 ? 應重視工程項目對濕地水文條件 !植物區系 !動物種 群改變以及移民和誘導開發的影響分析 ? 從濕地分類開始 以濕地功能為核心建立評價指標 體系 把濕地潛在的生態環境效益和工程項目可能產生影響有機結合在一起 評價建設項目的 急性和慢性影響 提出減緩影響的措施和替代方案 ? 著眼于維持現存的生態過程和自然系統 保護濕地的生態效益和功能 為濕地可持續利用服務 ? 關鍵詞 濕地 生態環境 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Πριμαρψστυδψ ονιμπαχτασσεσσμεντοφωετλανδεχολογιχαλεν?ιρονμεντ. ∏ ? Νορ
跨流域調水規劃研究的范圍較廣,與流域規劃或地區水利規劃類似,但工作深度應基本上達到水利工程規劃的要求。
跨流域調水是通過大規模的人工方法從余水的流域向缺水流域大量調水,以便促進缺水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緩解流域人畜用水的矛盾。因為這里所指的流域一般都是空間尺度較大的流域,所以跨流域調水經常又被稱為“遠距離調水”??缌饔蛘{水中的人工方法一般有兩種類型:改變河流的流向和修建能輸送大量水的大運河??缌饔蛘{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溝通珠江和長江流域的靈渠工程、京杭大運河都是歷史上跨流域調水的典型事例。2100433B
用于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環境目標值主要指環境質量目標值.是經過有關環保部門批準的大氣環境質量評價標準,通常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和相關的地方標準中的指標,缺項則由選定的國外標準等補充。
總量控制是指控制某一區域內全部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使該區域環境質量達到特定目標的方法。以總量控制目標評價擬建項目時,評價參數主要是由更高行政區分解下來的當地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此外,擬建項目所在地的環保行政主管部門也可根據本區域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值、當地社會經濟和環境狀況,對擬建項目的總量控制目標提出具體要求。
常用的評價指數是單項指數Li=,Li≥l為超標,根據預測值和評價指數計算結果,繪制各污染因子的等濃度曲線,指明其超標區域或未超標情況下最大區域的位置和面積、超標區的功能特點、變化范圍和平均值。
當計算出某評價因子的日平均值或一次取樣濃度值超標時,應再計算其季(期)或年平均濃度值的超標小時數或頻率值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