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1講 1851,走向新建筑
第2講 朗香,上帝的耳朵
第3講 突破技術,加入人情元素
第4講 “玻璃盒子”前的狂歡
第5講 創作就是回歸自然
第6講 當房屋覆蓋上皮膚
第7講 鍛造出蘇格蘭高地精神
第8講 現代建筑的神秘主義之旅
第9講 生活在半透明世界
第10講 柯布西耶的“散步建筑”
第11講 神圣與世俗并存
第12講 工業文明的紀念碑
第13講 表現主義與愛因斯坦天文臺
第14講 機械廠房浮現出神廟之魂
第15講 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制造藝術
第16講 玻璃盒子與流動空間
第17講 用紅、黃、藍啟動新生活
第18講 走入“豎向城市”的烏托邦
第19講 期待日出與日落的地方
第20講 魏森霍夫住宅群,一場勝利的征伐
后記2100433B
吳煥加,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建筑學會史學分會理事、《互聯網紓建筑》雜志編委會主任委員。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現代主義建筑已經死亡”——這句話在建筑史上是有所記載的,史實如下。 1977年,美國建筑評論家詹克斯(CharlesJencks)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后現代主義建筑語言》。在這本書中,詹克斯...
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思想。這種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要擺脫傳統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于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筑。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 5頁
評分: 4.4
501/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華中建筑 中圖分類號 TU24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739X (2011)01-0005-05 摘 要 白天鵝賓館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建設的 大型公共建筑物。在全面接受現代主義建筑思想 設計的同時,將嶺南文化與現代建筑進行了完美 結合。通過對建筑空間、型體、細部進行分析研 究,對現代主義建筑形式中蘊含的審美(文化) 現代性意義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 現代主義建筑 嶺南文化 現代性 白天 鵝賓館 Abstract W h i t e Sw a n H o t e l i s t h e construc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in China afte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 1頁
評分: 4.5
老實說,《迷失的建筑帝國》這本書讀起來確實有那么一點艱澀。若不是小巧的開本和并不巨大的篇幅讓它捧在手里不會令人“本能”地感到太過沉重,僅憑引經據典的正文之后那長達27頁的參考文獻目錄,就足以嚇退大多數讀者。但是對于那些真正喜愛建筑,或者那些從事著相關職業的人們來說,出于對“壓力”的畏懼而與邁爾斯的這本書失之交臂又著實可惜。
1977年,美國建筑評論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出版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后現代主義建筑語言》。書中寫道:“現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3時32分在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
正是因為這段陰陽怪氣的評述,一時之間,“現代主義建筑死亡說”甚囂塵上。而“后現代主義建筑”這一新的大旗,也從此在歷史舞臺上拉開。當然,真正為后現代主義建筑打造理論的是羅伯特·文丘里。文丘里在1980年的一次談話里說:“就某種意義而言,我想我們自己是現代主義的一部分,是從中發展出來的一部分。”
事實上,關于“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界定,從來都是含混的、模糊的,在中國建筑界尤其如此。本中的300多幅精美圖片,亦為不可多得的珍貴建筑資料。
序言
第1講 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第2講 “高技派”:未來建筑的曙光
第3講 都市主義的瘋狂熱情
第4講 “白派”的叛徒
第5講 把痛苦收藏起來
第6講 在觀山與觀海時融化
第7講 哲學的邊緣與建筑的“anti"
第8講 用最少的建最好的
第9講 建筑構成與藝術包裝
第10講 磯崎新:“清醒的精神分裂”
第11講 白色是一種精神
第12講 “之間”的藝術
第13講 嚴肅的戲法
第14講 我看到了神廟的靈魂
第15講 揭示永恒關懷的建筑設計
第16講 有機建筑與“新陳代謝”觀
第17講 建筑中的“政治洞察力”
第18講 “隱藏在茂葉下的小構筑物”
第19講 極限主義的折翼
第20講 小,中,大,超大
后記 2100433B
作 者:許力 主編
出 版 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6-1
版 次:1
頁 數:319
字 數:130000
印刷時間:2006-3-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6816790
包 裝: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