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非結構輕質幕墻抗震減災理論與試驗研究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
項目負責人 | 曹資 | 依托單位 | 北京工業大學 |
本課題對非結構玻璃幕墻抗震設計進行了系統的理論與試驗研究。首次提出了考慮結構與幕墻動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整體分析方法,成功地完成了帶玻璃幕墻框架模型的振動臺試驗,率先給出了玻璃幕墻地震反應隨各參數的變化規律及玻璃主應力分布曲線,導出了合理計算陷框幕墻平面內地震反應的簡化計算方法,得出了明框幕墻比隱框幕墻地震反應大0.5-2.0倍,玻璃平面外地震反應起控制作用等系列新概念,并指出按現行規范計算的玻璃平面外最大應力比實際反應小5倍多。該成果創造性發展了玻璃莫墻抗震分析理論,為規范修訂提供了科學依據。經科技查新及專家函審,一致認為該項成果學術水平高、實用價值大,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達國際先進水平。 2100433B
批準號 |
59578027 |
項目名稱 |
非結構輕質幕墻抗震減災理論與試驗研究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E0804 |
項目負責人 |
曹資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北京工業大學 |
研究期限 |
1996-01-01 至 1998-12-31 |
支持經費 |
10(萬元) |
石材、玻璃、鋁窗、鋁板幕墻試驗,如果是材料試驗報告需要由供貨廠商出具,如果是工程驗收試驗是由當地的檢測單位抽查就可以了
直接到檢測室問一下就可以了,費用不少,5、6萬
是不是幕墻的綜合測試。。。。。! 括節能、環保和幕墻其他的一些試驗?
格式:pdf
大小:293KB
頁數: 2頁
評分: 4.3
對背栓連接的石材幕墻抗震性能進行了試驗研究。通過對振動臺上足尺模型試件進行模擬地震作用 ,檢驗其抗震性能 ,可為工程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格式:pdf
大小:293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本文通過足尺鋼結構框架外掛陶板幕墻模型的震動臺試驗,研究了陶板幕墻的抗震性能。試驗分別輸入Elcentro地震波、人工波及唐山地震天津記錄波。試驗結果表明,所測試的陶板幕墻體系抗震性能良好,符合抗震設計要求。
,,
該專利有效地解決了保溫與防火的矛盾,增強了樓房的抗震性能。
輕質抗震組裝樓房以型材或管材與預應力的組合為受力骨架,形成預應力鋼結構,拓展了預應力的應用范圍,提高了鋼材的利用率,大大節約了鋼材用量;其內部填充不燃的輕質保溫材料,不僅很好地解決了保溫問題,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防火問題。輕質抗震組裝樓房組件重量輕,僅為鋼筋混凝土的1/6~1/3,大大減輕了樓房自重。
輕質抗震組裝樓房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后由預應力鋼結構貫通連接,抗震性能大大提高。
低層的輕質抗震組裝樓房,如果與地基做活性連接,則可以象船一樣浮在水上,起到抗洪作用;如果在下部安裝輪子,還可以做成能夠移動的樓房。
輕質抗震組裝樓房將結構與圍護、保溫等完美結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墻體總體厚度,增加了樓房的使用面積;其建造只有結構要求而無特殊材料要求,可就地取材并且大大節約材料用量,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價。
輕質抗震組裝樓房的組件采用工廠化生產,現場組裝;一三六八,叁伍陸零,六九零獲取專利技術詳情;該專利技術促進了房屋建筑工業化,使得未來的樓房建筑象搭積木一樣簡單方便。
隨著這一專利技術的應用,將會讓我們普通民眾賴以生存的居所更具安全性。2100433B
土釘支護技術在永久支護工程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國內外對永久性土釘支護的抗震性能研究開展甚少。我國是地震多發地區,研究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和設計理論顯得尤為重要。本項目旨在通過振動臺模型試驗揭示土釘支護結構體系在地震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和破壞機理;考慮土釘支護結構和土體的動力相互作用,采用合理的土體動力本構模型,尋求適當方案合理預測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破裂帶的產生、寬度和傾角,消除因破裂帶產生造成的計算時的病態網絡依賴性后,開發相應的有限元計算程序,并利用振動臺試驗驗證和完善此方法。建立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的強度、穩定性和變形的分析方法,提出穩定分析的時變安全系數計算方法,建立基于地震永久變形的安全評價方法。針對幾種典型形狀的邊坡,統計地震作用下破壞面的地震反應規律,提出簡便的抗震穩定性分析方法。對推動土釘支護結構抗震設計理論發展具重要意義。 2100433B
《空間結構抗震理論與設計》該書重點闡述r大跨空間結構的抗震理論與設計方法,涉及的主要結構形式包括網架、網殼、懸索等,分別淪述了這類結構體系的抗震分析理論、計算方法、結構抗震性能、抗震設汁和振動控制技術等。全書共4篇19章,第一篇主要闡述空間網格結構抗震分析理論與設計;第二篇主要闡述多維地震作用下結構隨機響應分析理論與網殼結構響應規律;第三篇主要闡述幾何非線性懸索結構抗震分析理論與設計;第四篇主要闡述大跨空間結構的振動控制。
本書可供土木建筑專業從事空間結構研究、設計及施工的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高年級學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