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緒論 1
1.1 珍稀瀕危植物保育重要性 1
1.2 珍稀瀕危植物研究現狀 2
1.2.1 四合木繁育、更新、復壯研究現狀 3
1.2.2 霸王繁育、更新、復壯研究現狀 6
1.2.3 沙冬青繁育、更新、復壯研究現狀 7
2 沙冬青群落退化特征及其非損傷診斷技術 10
2.1 研究區概況 10
2.2 沙冬青退化階段劃分 16
2.2.1 沙冬青退化階段劃分依據 16
2.2.2 植被調查與指標測定 17
2.2.3 沙冬青群落物種組成 18
2.2.4 沙冬青群落生活型組成 20
2.2.5 沙冬青群落蓋度變化 21
2.2.6 沙冬青群落地上生物量變化 21
2.2.7 沙冬青群落物種多樣性指數 22
2.2.8 沙冬青群落相似性 23
2.2.9 沙冬青群落土壤特性 23
2.3 沙冬青衰退等級非損傷診斷技術 36
2.3.1 沙冬青衰退等級的劃分 37
2.3.2 植被表面溫度的獲取 38
2.3.3 生理生態指標的測定 38
2.3.4 不同衰退等級沙冬青生理生態特征 39
2.3.5 沙冬青蒸騰擴散系數與光合參數回歸模型 46
小結 47
3 沙冬青平茬復壯技術 48
3.1 留茬高度對沙冬青生長特性的影響 49
3.1.1 樣地設置與平茬 49
3.1.2 生長特性指標測定 49
3.1.3 不同留茬高度沙冬青高度生長對比 50
3.1.4 不同留茬高度沙冬青新枝數量對比 50
3.1.5 不同留茬高度沙冬青生長量對比 51
3.1.6 同一灌叢不同留茬高度對生長的影響 52
3.2 平茬枝條粗度對沙冬青生長特性的影響 54
3.2.1 平茬沙冬青次年生枝條生長狀況 54
3.2.2 不同平茬粗度對萌蘗枝條長度的影響 54
3.2.3 不同平茬粗度對萌蘗枝條基徑的影響 55
3.3 茬口涂抹油漆處理對沙冬青生長特性的影響 56
3.4 平茬對沙冬青生長與生理特性的影響 58
3.4.1 平茬對沙冬青光合特性及水勢的影響 58
3.4.2 平茬對沙冬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58
3.4.3 平茬對萌發的作用 60
3.4.4 平茬對生長特性的影響 61
3.5 平茬對沙冬青抗旱性的影響 70
3.5.1 平茬對沙冬青葉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響 70
3.5.2 平茬對沙冬青葉片脯氨酸(Pro)含量的影響 71
3.5.3 平茬對沙冬青葉片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的影響 71
3.5.4 平茬對沙冬青可溶性糖(SS)含量的影響 72
3.5.5 平茬對沙冬青葉綠素(Chl)含量的影響 73
3.5.6 平茬處理下沙冬青各指標間相關性分析 73
3.5.7 沙冬青抗旱能力評價 74
3.6 平茬對沙冬青種群結構及土壤環境的影響 75
3.6.1 土樣采集與測定 75
3.6.2 平茬沙冬青年齡等級密度變化動態 76
3.6.3 平茬萌蘗叢構件的密度制約 77
3.6.4 沙冬青平茬后土壤水分的變化 78
3.6.5 土壤顆粒組成與土壤分形維數間的關系 78
3.6.6 平茬后土壤分形維數的變化 79
3.6.7 土壤分形維數與水分的相關性 80
小結 81
4 霸王平茬復壯技術 83
4.1 霸王平茬復壯方式篩選 84
4.1.1 地塊選擇 84
4.1.2 平茬前后測量林木生長狀況 84
4.1.3 平茬方案 85
4.1.4 注意事項與平茬后管護撫育 85
4.1.5 留茬高度對霸王生長特性的影響 86
4.1.6 平茬霸王母株基部徑粗對生長特性的影響 89
4.1.7 涂抹油漆與未涂抹油漆處理的霸王平茬生長狀況 92
4.2 平茬對霸王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93
4.2.1 平茬對霸王生長特性的影響 93
4.2.2 平茬對霸王生理特性的影響 96
4.2.3 平茬對霸王生化特性的影響分析 99
4.2.4 基于“三溫模型”的平茬條件下霸王蒸騰特性 103
4.2.5 霸王平茬對土壤“肥島”作用的影響分析 107
4.3 人工灌溉對霸王復壯的影響 118
4.3.1 霸王人工灌水試驗設計 118
4.3.2 灌水量對植株生長的影響 118
4.3.3 灌水量對霸王生理特性的影響 120
小結 122
5 四合木平茬復壯技術 125
5.1 樣地選擇與平茬方法 125
5.1.1 樣地選擇 125
5.1.2 平茬處理 125
5.1.3 人工模擬降雨設計 125
5.2 試驗設計與方法 126
5.2.1 生長指標的測定 126
5.2.2 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126
5.3 留茬高度對四合木生長及生理特性影響 127
5.3.1 留茬高度對四合木生長特性的影響分析 127
5.3.2 留茬高度對四合木生理特性的影響分析 132
5.3.3 不同留茬高度四合木對人工模擬小強度降雨的響應 138
5.3.4 不同留茬高度四合木蒸騰擴散系數特征的影響 145
小結 146
6 霸王硬枝扦插繁殖技術 148
6.1 霸王扦插育苗土壤基質的篩選 148
6.1.1 土壤基質的配比 148
6.1.2 插穗制作與處理 148
6.1.3 扦插方法與插后管理 148
6.1.4 土壤基質對插穗生根狀況的影響 149
6.1.5 土壤基質對插穗地上部分生長狀況的影響 150
6.2 外源激素對霸王扦插的作用 150
6.2.1 激素配置 150
6.2.2 外源激素試驗 151
6.2.3 IAA對霸王硬枝扦插生長的影響 151
6.2.4 NAA對霸王硬枝扦插的影響 155
6.2.5 ABT1對霸王硬枝扦插的影響 160
6.2.6 ABT2對霸王硬枝扦插的影響 165
6.2.7 ABT6對霸王扦插的影響 170
6.2.8 不同激素對霸王扦插的影響 174
6.2.9 扦插生根狀況隨時間的變化 175
6.3 插穗及扦插深度的篩選 176
6.3.1 插穗及扦插深度選擇 176
6.3.2 取穗部位選擇 179
6.3.3 扦插深度選擇 180
6.4 沙藏處理對霸王扦插的作用 181
6.4.1 沙藏池準備 181
6.4.2 沙藏試驗設計 181
6.4.3 沙藏對霸王扦插生根的影響 182
6.4.4 沙藏對霸王扦插地上部分生長狀況的影響 182
小結 183
7 珍稀瀕危植物固碳能力 184
7.1 荒漠灌叢生物量分配格局及預測模型 185
7.1.1 樣地的設置 186
7.1.2 荒漠灌叢群落調查及樣品采集 186
7.1.3 荒漠灌叢生物量模型的構建 187
7.1.4 荒漠灌叢個體生物量分配特征 188
7.1.5 荒漠灌叢地下生物量特征 190
7.1.6 荒漠灌叢生物量根冠比 193
7.1.7 荒漠灌叢生物量模型建立 194
7.2 荒漠灌叢含碳率研究 200
7.2.1 樣品的采集與測定 201
7.2.2 荒漠灌叢不同季節各器官含碳率 202
7.2.3 荒漠灌叢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含碳率 203
7.2.4 各器官含碳率總體特征及差異性分析 205
7.2.5 荒漠灌叢綜合含碳率 206
7.3 荒漠灌叢生態系統碳儲量 206
7.3.1 荒漠灌叢生態系統碳儲量計算方法 206
7.3.2 荒漠灌叢植被層生物量密度 208
7.3.3 荒漠灌叢植被層碳密度 208
7.3.4 荒漠灌叢群落植被層年固碳量 210
7.4 荒漠灌叢地枯落物固碳量 214
7.4.1 荒漠灌叢地枯落物生物量 214
7.4.2 荒漠灌叢地枯落物含碳率 215
7.4.3 荒漠灌叢地枯落物固碳量 216
7.5 西鄂爾多斯地區荒漠灌叢土壤碳儲量 216
7.5.1 荒漠灌叢地土壤有機碳含率 216
7.5.2 荒漠灌叢地不同土層土壤容重 217
7.5.3 荒漠灌叢地土壤碳密度 218
7.6 荒漠灌叢生態系統碳儲量 219
7.7 荒漠灌叢光合固碳能力 220
7.7.1 試驗材料、設計與方法 221
7.7.2 荒漠灌叢葉片凈光合速率動態及影響因子 223
7.7.3 荒漠灌叢葉面積與單株固碳能力 227
7.7.4 荒漠灌叢光響應擬合參數分析 231
7.8 荒漠灌叢地土壤碳排放及影響因子 233
7.8.1 試驗設計與方法 233
7.8.2 灌叢地土壤碳排放速率及環境因子日動態 234
7.8.3 荒漠灌叢地土壤碳排放季節特征 236
7.8.4 土壤碳排放速率與主要環境因子的關系 237
7.8.5 Q10值分析 245
7.8.6 氣候情景模擬條件下灌叢地土壤碳排放分析 245
7.9 西鄂爾多斯地區荒漠灌叢生態系統碳收支 246
7.9.1 荒漠生態系統碳收支估算方法 246
7.9.2 荒漠灌叢生態系統碳收支平衡 247
小結 248
主要參考文獻 250
附錄A 沙冬青平茬技術規范 254
附錄B 有害生物防治常見藥劑及其防治對象 257
附圖 258 2100433B
本書以珍稀瀕危植物保育為主題,介紹了珍稀瀕危植物沙冬青群落衰退特征,采用熱成像技術結合生物學常規觀測方法,研發出沙冬青衰退非損傷診斷技術,對其生長狀態進行了評價分級。通過課題組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了沙冬青、霸王平茬復壯和扦插育苗技術、四合木平茬技術,發布了沙冬青平茬技術規程,揭示了平茬對沙冬青和霸王生長、生理特性、抗逆性及土壤環境的影響,分析了西鄂爾多斯地區主要珍稀瀕危植物灌叢固碳能力及其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固碳潛力。本書是課題組成員多年來所取得的相關研究結果的系統總結,對于提高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拯救水平,為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實踐指導與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同類地區其他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提供一定的參考,對實現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0~2030年)具有指導意義。
前言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互換性概述第二節 加工誤差和公差第三節 極限與配合標準第四節 技術測量概念第五節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與基本要求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章 光滑孔、軸尺寸的公差與配合第一節 公差與配合的...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第一篇 綜合篇第一章 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實踐第二章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體情況第三章 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第四章 綠色建筑委員會國際合作情況第五章 上海世博會園區生態規劃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第六...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1 工程常用圖書目錄(電氣、給排水、暖通、結構、建筑) 序號 圖書編號 圖書名稱 價格(元) 備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動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結構體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能專篇-暖通空調 ?動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 -剪力墻、框 支剪力墻結構、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獲獎名稱 | 珍稀瀕危植物金花茶種苗繁殖技術與規范化種植研究 |
完成單位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廣西桂人堂金花茶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百喜金花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 | 韋記青、蔣運生、韋霄、唐輝、漆小雪、楊繼住、符筍 |
授獎部門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
獲獎時間 | 2010 |
獲獎類別 | 廣西科技進步獎 |
獲獎等級 | 三等獎 |
百歲蘭(Welwitschia mirabilis)又名百歲葉、千歲蘭、二葉樹,是單種科百歲蘭科百歲蘭屬的唯一品種,系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草狀木本植物,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安哥拉與納米布沙漠。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保護植物,被國際植物學會列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
最早發現于1859年9月3日,由奧地利探險家Friedrich Martin Joseph Welwitsch發現于安哥拉的沙漠之中。莖短,兩片葉。雌雄異株。葉上的氣孔會吸收大氣中的水汽,根極長,可達3米至10米,以吸收地下水。由于是裸子植物演化成為被子植物的過渡環節(詳細請參見買麻藤綱),具有高度學術價值。具有強烈的直根性,主根一但受傷,將非常容易死亡,根又極長,人工栽培十分困難。
一生只有兩片葉子,不凋不謝,其葉子壽命為植物界中最長,在原產地可達3000年之久,故此得名。原產地為氣候炎熱、極為干旱的多石沙漠,枯竭的河床或沿海岸的沙漠,所以根極長,可達30米。雌雄異株,雌株有大的雌球果,雄株有雄花。一般的雌株可以結60到100個雌球果,種子可以達到10000粒。種子有紙狀翼,靠強風散播,但發芽率極低。百歲蘭具有強烈的直根性,主根一旦死亡,將非常容易死亡,根又極長,人工栽培十分困難,目前在我國存活的植株不過3~5株,親眼目睹過這種植株的人也屈指可數。
保育欄結構
本產品由保育欄側欄、保育欄隔欄、保育欄前門、復合雙面料槽、復合材料地板、中腳、邊腳、螺絲等組成。30×30×3角鋼圍欄(刷漆防腐),圍欄高700mm,雙面鑄鐵底飼槽,2套不銹鋼欽水器。型號可定制。保育欄可養1窩(約10頭)保育豬,全塑料地板(地板規格:500×600mm),玻璃鋼支撐梁,PVC板圍欄(高600mm,厚35mm),2欄共用一套干濕自動飼糟(國產)。